陈忠榜;杨立生;陈妍琳
处方是重要的医疗文件,其书写正确与否,不但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和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也是衡量医生诊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笔者近收集到参加乡医复训的939名乡村医生所开出的医疗处方1 167张,对它们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因素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作者:童小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经40例临床观察,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大71岁,小16岁;病程短1天,长6天;皮损以胸背腰胁部多见,四肢及头面部次之.皆伴腰背部灼热、疼痛.
作者:赵增翠;薛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糖尿病常见的神经病变并发症,以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病变为常见.笔者近几年遇见4例糖尿病并发神经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少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3年来应用大连金港制药厂生产的榄香烯乳治疗4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心忠;李婉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32芍药甘草汤加味(源于<伤寒论>,印氏加味)[方药组成]赤白芍各30克,甘草12克,当归15克,元胡10克,川楝子12克,降香10克.[功用]舒挛定痛.[主要症状]突发或阵作胃脘急痛,挛急感明显,甚者硬痛拒按,痛缓则腹软如常.舌质青暗,脉弦.
作者:陈庆平;王诗雅;徐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草铺镇中心小学1999年4月下旬出现腮腺炎(流腮)爆发流行.我院防保组于1999年5月11日对该校学生进行冻干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流腮疫苗)的应急接种,87人出现了临床反应,随之发生了第二次腮腺炎爆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应禄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注意力缺陷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症或轻微脑功能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学习困难.
作者:赵东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蛇.在乡村诊所由于受许多条件的限制,诊治中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在此,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介绍有关带状疱疹诊治中常见的误区,供读者参考.
作者:苗伟;石劲峰;张向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胃食管反流(GER)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该病易与心绞痛等相混淆,可引发酷似心绞痛样胸痛,极易误诊.现将我院2例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宝;谢细钦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急性肠梗阻患者432例,死亡15例,病死率3.44%,现将死亡原因及诊治措施作一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刘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病,既往多因破裂发生腹腔内出血就诊而手术治疗.能否在破裂前作出诊断及治疗,是临床需探讨的新课题.应患者的要求,在1998年2月至2000年2月,我院对15例未破裂的异位妊娠病例进行了药物杀胚治疗,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春丽;冷双;于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院于1996年10月至1998年12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47例,并与46例西药治疗组对照,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腰椎斜位摄影是医院放射科较常见的检查腰部病变的方法之一.但腰椎斜位摄影仍沿用过去的体位设计.虽然现在X线摄影床能多方向可控移动,在操作前还必需将摄影床与滤线栅相核对,置患者棘突连线于床面中线后5 cm垂线上,中心线平第3腰椎垂直射入.此方法定位困难且准确性差,操作时间长.笔者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种简便快捷的摄影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文海;施振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根据杨思澍主编的<新编中成药应用指南>一书中七厘散治疗带状疱疹,紫金锭有辟秽解毒、消肿开窍止疼之功效,笔者用来治疗带状疱疹3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开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发热及耳下腮部肿痛为主要特征.1997年冬至1998年春季,该病在本地区流行,笔者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洪永健;陈维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病毒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肠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均敏感.实验证明,它对12种RNA病毒、10种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强于阿糖腺苷、阿糖胞苷、金刚烷胺、盐酸吗啉呱、碘苷等抗病毒剂.
作者:张桂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病历简介患者修某,女,11岁.1998年9月25日因突然昏迷、抽搐10分钟急诊入院.患者4天前有上感病史,曾服感冒通,热退症减.10分钟前患儿上课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小便失禁而急来我院.给予吸氧、地西泮(安定)8 mg肌注、20%甘露醇150 ml加压静滴、地塞米松5 mg静推后转入病房.查体:T 39℃,P 108次/分,R 25次/分,BP 13/7 kPa(1 kPa=7.5mmHg).呈深昏迷状态,频繁发作抽搐,牙关紧闭,口唇发绀,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迟钝.
作者:张俊美;高崇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下称改良术式)已普遍开展.我院自1998年2月至1999年6月期间施行改良术式共168例.现将本组资料整理、归纳、报告如下.
作者:林英香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