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平
目的 探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对2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环状电极指示下行经验性肺静脉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结果 2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共隔离肺加上腔静脉87条,左上肺静脉22条,左下肺静脉18条,右上肺静脉22条,右下肺静脉12条,上腔静脉13条,平均每例3.78条.平均操作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148±34)min和(52±9)min.1例发生术中心包填塞,2例行2次手术.平均随访(3.8±1.6)个月,20例无房颤复发,2例有房早发作,成功22例.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采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射频消融电隔离术对绝大多数患者是有效的,并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作者:张小乐;苏永才;杨春万;李展鹏;张聪;陈瑞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指缺血期处于可逆损伤的心肌细胞经恢复血液供应后转化为不可逆损伤.随着急诊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脉搭桥术(CABG)等再灌注治疗的开展,心肌I/R损伤成为阻碍缺血心肌从再灌注治疗中获得佳疗效的主要难题.
作者:王高频;孙英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成年男性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高血压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阜新市8个乡镇≥35岁的22 747名农村常住(≥5年)成年男性进行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和资料的收集.结果 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7.0%.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男性高血压患者未知晓率高达74.1%,已明确为高血压的患者对自己的保护意识较弱.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年龄、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家族史、饮食不良等因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应注重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及采取全面的高血压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农村居民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度,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
作者:王秀珍;王高频;孙兆青;郑黎强;张心刚;李制英;孙英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14岁,既往无手术史、麻醉史、药物过敏史.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VSD).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于2007年2月9日下午3时在我院心内科导管室行VSD介入封堵术.
作者:王永;吴继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MZ)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DCM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TMZ治疗组(TMZ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TMZ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 20 mg,3次/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0周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 治疗20周后,TMZ组心功能分级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LVEF明显提高(P<0.01),LVEDs和LVEDd显著缩小(P<0.05,P<0.01).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可以作为辅助治疗.
作者:甘毅;王惠伦;吴晓秋;韦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praque-Dawley大鼠心室肌细胞分离和胞内钙离子浓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三步法行逆行主动脉灌流获得单个耐钙心肌细胞,然后采用胞内钙荧光测定技术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在分离过程中如整个心脏保持红润,则细胞数量在90%以上,耐钙细胞KB液中孵育后在70%左右;在分离过程中心脏局部保持红润部位的细胞数量在80%以上,耐钙细胞在60%左右,而苍白区细胞数量变异较大,但一般均在50%以下,且耐钙细胞较少;在分离过程中如整个心脏始终苍白,则细胞数量不仅低于30%,且几乎没有耐钙细胞.采用荧光探针Fura-2/AM,可准确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论 通过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不仅可获得大量耐钙心肌细胞,而且可准确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作者:丁立群;王如兴;蒋文平;来利红;姜玲;范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1953年由英国流行病学专家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Burkitt和Trowell的研究指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升高可能与膳食纤维摄入量减少有关以来,DF便成为营养学家、流行病学家以及食品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作者:高启军;余长华;于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经肱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较股动脉入径具有创伤小、局部血管出血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等诸多优点,有可能成为今后冠脉造影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血管入径之一.我们于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间采取经肱动脉入径的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共计200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海权;陈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压迫止血后6 h下地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377例非肝素化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后无加压包扎,沙袋压迫10~30 min,6 h下地活动,观察患者舒适度及其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 人工压迫止血时间5~30(11.89±3.22)min,即刻止血成功率100%,沙袋压迫时间10~40(24.42±5.68)min.压迫止血后患肢床上活动时间2~6(4.12±0.66)h,下地活动时间4~8(6.10±0.78)h,58(15.4%)例患者出现腰痛不适,10(2.7%)例患者导尿,33(8.75%)例患者穿刺部位有出血并发症:轻微渗血11(2.92%)例、大血肿5(1.33%)例、小血肿15(3.98%)例、皮下淤斑25(6.63%)例、假性动脉瘤2(0.53%)例.随访1~3 d,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 使用6F动脉鞘、经皮股动脉穿刺、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压迫止血后无加压包扎,6 h下地活动是可行和安全的.
作者:郭金成;马长生;许敏;温宇梅;王国忠;姚立云;张学坤;刘长虹;张海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2(AQP2)与低肾素型高血压(LREH)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选取LREH患者110例,分为1、2、3级高血压三个亚组,设置健康对照者40名,间接ELISA法检测尿液AQP2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血管加压素(AVP)浓度,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分析患者尿液AQP2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血浆AVP浓度、MAP之间的关系.结果 LREH组不同血压级别三个亚组血浆AVP浓度、尿液AQP2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2.99、t=3.01,P<0.05),并随血压级别升高而升高(P均<0.05);尿液AQP2浓度与血浆AVP浓度、MAP之间均呈正相关(r=0.862、r=0.694、r=0.797,P<0.05).结论 LREH患者肾脏集合管主细胞内AQP2穿梭、表达的增加,可能与LREH的水钠潴留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欧阳劭;陈伟;匡希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65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生率为3%~5%,占缺血性卒中病因的15%~20%.每年约5%非风湿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1].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OAC)预防卒中的效果已被证实.但相当一部分栓塞事件的高危人群无法长期使用OAC.左心耳(LAA)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常见部位,在心脏外科手术中通过切除、结扎、缝合、固定等方法可以将LAA与体循环隔离.
作者:于曼丽;秦永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1例,密度梯度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洛伐他汀分别在同一浓度(10 μmol/L)、不同时间(0、6、12、24 h),同一时间(24 h)、不同浓度(0、1、10、100 μmol/L)条件下与单核细胞在细胞培养箱中孵育,孵育结束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ABCA1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比,洛伐他汀作用单核细胞后,ABCA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洛伐他汀不能诱导ABCA1蛋白表达增加,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机制可能与ABCA1蛋白无关.
作者:苟连平;吕湛;秦俭;凡瞿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因轻度活动后胸骨后憋闷,休息2~3 min好转1年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2型糖尿病史2年.来院后心电图未见异常,心肌酶正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确诊为劳力性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2型糖尿病.
作者:高筱红;姚远;魏广林;张崟;马长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群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血脂浓度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400名汉族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 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血清空腹脂联素水平为(9.48±4.86)μg/ml,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脂联素浓度为(8.46±3.97)μg/ml,女性为(10.22±5.30)μg/ml,男性和女性相比脂联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绝经前后脂联素浓度分别为(11.89±4.78)μg/ml和(8.78±4.65)μg/ml,两者脂联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血清脂联素浓度在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脂联素浓度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后女性脂联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LDL-C等指标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陈巍;向娟;梁晓正;杨蔺;吕红根;范列英;张代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冠心病是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心脏病,因此及早、及时、准确地诊断冠心病,提高对冠心病危险程度的认识,并用于指导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冯文化;毛绍芬;刘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1年3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共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2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海军;刘国栋;郑建伟;晋炳申;李征;矫艳;姜文斌;于文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心房利钠肽(ANP)首先是从心房组织中分离出来的,B型利钠肽(BNP)及C型利钠肽(CNP)则是日本人Sudoh等分别于1988和1990年从猪脑中提取出来.随后研究发现,ANP和BNP主要在心脏组织中合成,ANP在心房中而BNP在心室中;CNP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然而近研究表明,CNP也在内皮、巨噬细胞及心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1].
作者:李涛;郝伟;安丰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老年人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CHF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甲状腺片5~20 mg,1次/d,共14 d.对照组不用甲状腺片.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心功能NYHA分级、6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容积(LVESV)、心输出量(CO)和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①心功能NYHA分级(2.6±0.5比2.8±0.5,P=0.0378),6 min步行距离[(267±48)m比(223±55)m,P=0.0321],LVEF[(35.1±8.0)%比(31.8±9.0)%,P=0.0127],LVEDV[(172.9±60.6)ml比(186.6±91.7)ml,P=0.0489 ],LVESV[(121.2±48.5)ml比(133.3±68.6)ml,P=0.0132],CO[(4.56±1.32)L/min比(4.44±1.26)L/min,P=0.0102],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ECG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老年人冠心病严重CHF,可显著提高疗效,治疗期间且未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
作者:侯贺功;赵丽丽;邬德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老年亚组的结果,不但证明老年冠心病患者是再发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而且较非老年患者处于更高危状态;同时证明了血脂康胶囊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血脂康胶囊用于老年患者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老年人获益更多.
作者:叶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