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宗江;张树荣
目的 了解成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人口学、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自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全国31个临床中心纳入经右心导管确诊的成人肺动脉高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了解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并且将所有患者分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功能Ⅰ/Ⅱ和Ⅲ/Ⅳ级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51例患者,其中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分别有487例和64例.患者平均年龄(35±12)岁,女性患者386例(70.1%).体质指数为(21±4)kg/m2.常见症状为乏力(421例,76.4%)和呼吸困难(398例,72.2%),常见体征为P2亢进(510例,92.6%).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有325例(59.0%),Ⅲ级的患者有213例(38.6%).6 min步行距离和Borg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352 ±91)m和3.0(2.O~4.0).497例(90.2%)患者心电图表现出右室肥厚.右心导管测右房压为(9 ±6)mm Hg(1 mm Hg=0.133 kPa),肺动脉平均压(67±20) mm Hg,心指数(2.7±1.2)L·min-1·m-2,肺血管阻力( 1496±783) dyn·sec·cm-5.结论 我国成人肺动脉高压多累及青壮年女性,体质指数偏低.就诊时患者病情较差,血流动力学状况不佳.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损害与6MWD及心功能分级相关.
作者:董琳;何建国;柳志红;卢献灵;曾伟杰;孙云娟;倪新海;顾晴;赵智慧;程显声;熊长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从早期的右心导管检查到目前普遍开展的冠心病介入治疗以及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技术手段、疾病适应证以及治疗效果多方面均获得长足的进步.而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以及难治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则为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之所以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能够获得快速而巨大的进步,其动力主要就在于微创化.这不仅降低了手术的创伤和风险,同时也扩大了可以获得治疗的人群,使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以及难治性高血压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技术几个方面的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霍勇;刘兆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来源于人甲胎蛋白( AFP)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多抗原肽(MAP)疫苗对原发性肝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2.1阳性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和HLA-A2.1转基因小鼠骨髓来源的成熟树突细胞(DC),用DC负载多肽疫苗,体内外诱导效应细胞,采用标准4 h 51Cr释放实验和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CTL活性.结果 (1)在高效靶比时CTL表位MAP疫苗诱导的效应细胞对AFP阳性并且HLA-A2.1阳性的Hep3B肝癌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单肽表位诱导的效应细胞(73.5%±7.9%比45.6%±6.9%,P<0.01).(2)高效靶比时AFP表位MAP疫苗和单肽疫苗诱导的效应细胞对AFP阴性而HLA-A2.1阳性的PLC/PRF/5肝癌细胞的杀伤率与阴性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3.9%、8.1%±2.8%比8.3%±2.6%,均P>0.05);MAP组和对应单肽组效应细胞对转染AFP全长cDNA的PLC/PRF/5/Ad-AFP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均显著高于阴性肽对照组(74.8%±10.5%、51.4%±12.6%比4.2%±1.3%,均P<0.01),而且MAP诱导的CTL对PLC/PRF/5/AFP肝癌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相应单肽(P<0.01).(3)高效靶比时AFP表位MAP疫苗和单肽疫苗诱导的效应细胞对AFP阳性但HLA-A2.1阴性的HepG2肝癌细胞的杀伤率与阴性肽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对转染了HLA-A2.1全长cDNA的HepG2/HLA-A2.1细胞的杀伤率则均显著高于阴性肽对照组(71.8%±8.6%、46.5%±6.5%比4.1%±1.1%,均P<0.01),MAP诱导的CTL对HepG2/HLA-A2.1的杀伤率显著高于相应单肽(P<0.01).(4)AFP表位MAP疫苗和单肽疫苗诱导的效应细胞产生的IFN-γ斑点数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肽[(158 ±23)、(78±12)比(3±1)斑点/105个细胞,均P <0.01],MAP的斑点数与阳性对照组[(166±32)斑点/105个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的斑点数亦显著高于其单肽[(78±12)斑点/105个细胞,P<0.01].结论 AFP MAP诱导的CTL反应强于相应单肽诱导的CTL反应,对AFP阳性且HLA-A2.1相匹配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对AFP阴性的肿瘤细胞不具有杀伤效应.
作者:范宗江;张树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迟发性出血(DMH)的诊疗经验和文献观点,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14例DMH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993年3月-2011年4月共有1008例患者于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进行PD术,术后DMH患者14例(1.4%).其中10例曾发生胰瘘.DMH发生前10例患者发生先兆出血.DMH表现为单纯腹腔出血6例,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消化道出血3例,低血压休克2例.13例患者止血成功,1例患者于院外未及救治病死.止血方式中,采用介入治疗者8例(n=8),开腹手术者5例(n=5).组间比较止血后再出血例数、止血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和病死例数分别为4例与2例(P=0.83),6例与2例(P=0.96)和4例与2例(P=0.62).终5例患者救治成功.结论 DMH是PD术后少见的严重并发症,诊治困难,病死率高.胰瘘可能是其危险因素,先兆出血是预测DMH发生的重要征象,常规行动脉造影检查是早期诊断,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孟翔飞;王敬;王志军;黄晓强;夏红天;董家鸿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患者男,32岁,福建省龙岩市人,因四肢疼痛性结节伴发热20余天,于2008年7月收住我院.20余天前双前臂、双下肢渐出现6个大小不等、肿痛明显的结节,反复畏冷、发热.皮肌炎病史4年半,现予泼尼松10 mg/d维持治疗.发病前有吃鼠咬后甘蔗史.否认冶游及旅居外地史,无外伤及手术史.体检:体温39℃,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无肿大.
作者:苏惠春;程波;施秀明;张子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临床特点,以期达到对该病早期诊治的目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风湿科和耳鼻喉科1996年4月-2011年10月诊治的23例RP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结果 23例患者中;耳廓软骨受累19例,关节软骨17例,鼻软骨14例,呼吸道软骨10例,眼部6例,内耳4例,肋软骨3例,肾脏1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者18例,C反应蛋白增高者16例,类风湿因子阳性者2例.呼吸道受累者纤维喉镜检查示喉黏膜水肿,声带麻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黏膜高度水肿,管腔狭窄;颈部CT示喉黏膜肿胀,声门裂变小,喉软骨吸收变形;胸部CT示气管黏膜增厚,管腔狭窄,气管软骨变形、钙化;气管软骨病理检查示:软骨组织退行性变,纤维化,软骨周围肉芽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23例患者分别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气管切开、气管内支架置入等不同方法治疗,2例窒息死亡,1例心肌梗死死亡,其余20例症状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复发性多软骨炎临床表现多样,呼吸道受累者预后差,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控制症状,改善预后.
作者:高岭;娄卫华;程秀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明显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以无效造血,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凋亡增加,程度不等的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以及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转化的高风险为特点.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将MDS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等并列为五大髓系恶性肿瘤.
作者:郭青;张翼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香烟烟雾暴露肺气肿小鼠肺部白细胞介素(IL)-21的变化及其对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烟熏组各10只.24周香烟烟雾暴露法建立小鼠肺气肿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改变,计算平均内衬间隔和肺泡破坏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实质中CD4+IL-21R+T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肺实质中IL-21水平;分离烟熏组肺单个核细胞,分为空白组、共培养组2个亚组,后者与IL-21共培养,在24及48 h时分别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h1及Th17细胞比例.结果 烟熏组的平均内衬间隔和肺泡破坏指数[(48.6±4.8)μm和44.9±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2.4±4.0)μm和28.1 ±2.1](均P<0.05).烟熏组肺实质中CD4+IL-21R+T细胞比例(4.1%±1.5%)较对照组(1.4%±0.4%)显著增高(P<0.05).烟熏组IL-21水平[(851±28) ng/L]较对照组[(415±39) ng/L]显著增高(P<0.05).小鼠肺实质中IL-21水平与平均内衬间隔、肺泡破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2和0.955,均P<0.05).在体外共培养24、48 h后共培养组Th17细胞及Th1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均P<0.05).结论 IL-21可能通过诱导CD4+T细胞向Th1及Th17细胞分化,促进肺内Th1、Th17型细胞反应,参与肺气肿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黄颖;钟小宁;段敏超;唐海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和柔红霉素(DN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及促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 提取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2例初发APL患者的APL细胞,以12份健康志愿者全血中提取的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作为对照.用1μmol/L ATO、DNR分别处理APL细胞24 h,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APL细胞的PS暴露,通过凝血时间和凝血因子生成实验测定相关的凝血活性.乳黏素作为检测APL细胞PS暴露的探针和凝血抑制剂.结果 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组比较,ATO处理组APL细胞PS暴露减少;而DNR处理组APL细胞PS暴露明显增加.ATO处理组,APL细胞的凝血时间比未处理组长[(220±41)s比(180±25)s,P<0.05],凝血因子生成比未处理组少(均P<0.05);而DNR处理组,APL细胞的凝血时间比未处理组短[(80±20)s比(180±25)s,P<0.05],凝血因子生成比未处理组多(均P<0.05).加入乳黏素后,DNR处理组APL细胞的促凝活性降低[内源性、外源性凝血因子Xa及凝血酶生成均减少(均P<0.05)].结论 APL细胞的PS暴露量与其促凝活性呈正相关.ATO通过减少APL细胞表面的PS暴露而减弱其促凝活性,DNR通过增加APL细胞表面PS暴露而增强其促凝血活性.
作者:史家岚;李金梅;侯金晓;曹峰林;刘述川;周晋;高春艳;王晶;谭小燕;李甲楠;刘玥;刘岩;马瑞爽;杨雪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明确先天性体肺分流型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CHD)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前瞻、连续纳入首次就诊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并住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肺动脉收缩压>40 mm Hg(1 mm Hg=0.133 kPa)作为判断PAH-CHD的标准,出现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作为判断存在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标准,比较合并与未合并PAH及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合并PAH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92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分别为187例(27.0%)、456例(65.9%)及49例(7.1%).PAH-CHD和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分别为329例(47.5%)和105例(15.2%),后者占PAH-CHD患者的31.9%.先天件心脏病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性随着心脏间隔缺损内径的增加而增加.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OR=1.04,P<0.001),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更易发生肺动脉高压(OR=2.78,P<0.001和OR=2.50,P<0.001).结论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室间隔缺损是引起PAH-CHD的常见类型.年龄增加、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末闭是PAH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云娟;逄坤静;曾伟杰;王浩;何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本临床试验对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70例拟接受开放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5例,分别接受快速康复治疗及传统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 62例患者完成试验,快速康复组32例,传统治疗组30例;相对于传统治疗组,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第3天球蛋白(24.1±2.4)与(22.1±3.3)g/L(P=0.025)、免疫球蛋白G(10.79±2.39)与(8.66±2.09)g/L(P =0.007)和补体4(0.24 ±0.09)与(0.17±0.05) g/L(P=0.035)水平高,术后住院时间短(6.0±1.0)与(11.7±3.8) d(P<0.001).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加速了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部分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杨东杰;张晟;何伟玲;黄文起;蔡世荣;陈创奇;马晋平;宋新明;张常华;何裕隆;詹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