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艳玲;韩忠义;李晖
2003年12月8日上午10时,石首市小河口镇防保站报告该镇合兴小学出现2例甲型肝炎病人和12例疑似病例.接到上报后,该市卫生防疫站立即组织应急小分队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同时向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了这一情况.现将此次甲型肝炎局部爆发疫情和应急处理对策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桂习锋;崔斌;张纪平;徐敬明;陈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构建陕西省SARS监测与控制决策信息系统,为SARS的防制决策提供支持信息系统平台.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平台SuperMap Objects为开发工具,运用Delphi 7.0语言和GIS技术建立陕西省SARS监测与控制决策信息系统.结果该系统主要包括SARS信息实时采集、监测,相关信息管理,疫情的实时发布、分析、辅助决策和监控等功能.结论流行病学理论与GIS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为SARS疫情的监测、防治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和手段.
作者:姜建辉;屈景辉;张治英;徐德忠;闫永平;张恒;温亮;张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21世纪初期河南省居民伤害死亡率水平及其原因,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2001年河南省疾病监测系统地区居民伤害死亡特点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桂芳;申振元;底秀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宫颈炎相关病理特征分析.方法 2002年9月~10月,对江苏省5个不同地区的13 066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和各种RTI的实验室诊断检查,并详细地检测了宫颈炎有关的各种病理特征,进一步探讨宫颈炎不同病理特征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江苏省已婚育龄妇女中,52.72%有一种以上生殖道感染.苏北地区各种RTI感染的检出率高于苏南地区(P<0.001).42.81%已婚育龄妇女具有一种及以上的宫颈炎病理特征,且不同的病理特征之间的合并情况不同.苏北地区宫颈炎患者患阴道炎危险性增加.苏北和苏南的不同程度宫颈糜烂的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01).随着宫颈糜烂程度的加剧,宫颈刮片巴氏分级程度增高(P<0.001).结论江苏省已婚育龄妇女RTI不容忽视,宫颈炎不同病理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亮;李瑛;杨明明;朱凤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学校卫生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担负着维护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历史使命.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健康面临严重的威胁.提示学校卫生专业人员要积极主动获取防治新信息,认真掌握各种防治措施,指导各项防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徐英;徐耘;冯伟;秦万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云南省大姚县环境低浓度青石棉暴露与肺癌之间的关联以及肺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当地的肺癌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队列中获得53例肺癌病例,按1∶3的比例分别匹配以性别相同、年龄相当的对照.结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石棉环境污染、吸烟、饮酒、喝茶与肺癌有统计学关联,石棉环境污染的各种形式中,只有使用石棉炉对肺癌发生有显著性意义.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使用石棉炉和吸烟与肺癌有统计学关联,OR值分别是3.38(95%CI 1.43~7.95)和2.62(95%CI 1.08~6.56),其他各因素对肺癌的影响未发现有显著性意义.对吸烟与使用石棉炉的交互作用进行相乘模型的拟合,未发现两因素存在相乘模型的交互作用(P=0.310).相加模型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和使用石棉炉对肺癌发病的影响可能存在着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结论吸烟和使用石棉炉是当地肺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两者存在着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
作者:邹华;罗素琼;杨昌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碘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它主要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当人体碘缺乏时可造成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婴幼儿缺碘则可导致呆小症.我国199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食用加碘盐,对碘缺乏病的防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了解丹阳市居民碘盐食用情况,笔者对丹阳市9个乡镇288户居民的碘盐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刘敬斌;巢农;江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的定量检测鼠疫耶尔森菌的方法.方法针对鼠疫耶尔森菌特异的染色体标识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优化反应体系,检测其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以EV76灭活培养物为对象,检测灵敏度可达每反应体系0.08 CfU;30株非鼠疫菌株的检测结果表明,对照菌株均为阴性,检测特异性良好;对同一样品进行17次重复检测,其循环阈值的标准偏差为0.35.结论 TaqMan探针法能够灵敏、特异、稳定地对鼠疫耶尔森氏菌进行定量检测,为鼠疫监控、诊断提供有力手段.
作者:张玲;翟俊辉;周冬生;郭兆彪;王津;杨瑞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妊高征是现代围产医学中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妊高征孕妇患病时,体内凝血功能的变化较明显,多种凝血因子和纤溶因子水平均会发生变化.为了解妊高征孕妇凝血功能和血液纤溶状态的变化,笔者对59例妊高征孕妇及74例正常孕妇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的含量进行测定,旨在探讨妊高征孕妇凝血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荃;汪思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分型的方法有:全基因或S基因序列测定、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特异性线型探针法等.迄今为止,已发现A到H 8种HBV基因型.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表明,HBV基因型存在区域性分布特征,并与临床疾病谱、疾病的进展以及抗HBV治疗反应不同等方面可能相关[1].本研究采用HBV S区直接测序法对江苏地区128例不同类型HBV感染者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型与临床疾病谱之间的关系.
作者:谢琴秀;许家璋;李平;杨志国;孟运运;李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龙里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边远山区,其中少数民族占39%以上.从解放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末,未发生甲类肠道传染病疫情.2000年8月该县民主乡爆发一起霍乱疫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平波;王洪云;张宏民;李大鹏;陈加春;罗秀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小儿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1],笔者对马钢医院1998~2002年5年期间因烧伤而住院儿童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探讨小儿烧伤的原因、强度,以期对小儿烧伤进行有效预防.
作者:谢俊;张晓龙;张立斌;沈贤友;李辉武;王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趋势面模型分析传染性疾病的地理分布趋势.方法以多元回归分析理论为基础,构造趋势面回归数学模型,并依据模型方程绘制趋势面层次分析图.结果获得对传染性疾病地理分布进行监测的定量方法.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分析疾病地理分布系统和局部变异情况,并可直观地表示不同地理位置疾病严重程度的变化状况,可作为探讨传染性疾病地理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的有效工具.
作者:裘炯良;王旭波;郑剑宁;孙智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过氧乙酸是一种广谱、高效、速效、廉价的灭菌剂,在针对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其具有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强腐蚀等特点,使用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时需要加强管理.
作者:樊玲;刘永烈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某大学1 00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大学生性行为(包括手淫、婚前性行为)的有关因素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手淫的发生与大学生对手淫的认识态度呈正相关,并且男生手淫率高于女生;婚前性行为发生情况与大学生对大学中性行为发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大学生是否了解女性易受孕时间呈负相关.结论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生殖健康的教育,重点在男生.
作者:刘刚;吴赤蓬;王声湧;刘国宁;范存欣;王惠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y,RTI)的发生多与人们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道路环境状况相关,本研究对广西4个县农村地区居民进行了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以了解该地区居民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行为现状,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RTI预防和控制的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作者:谢艺红;陈娜萦;耿文奎;卓家同;孟军;张云;蒙晓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抗菌药物应用不当会导致菌群失调、细菌耐药性增加、人体重要器官损伤等,并可增加医院感染的危险性.为此,笔者对2 410例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与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吴金京;丁艳;尹湘毅;张国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4年7月9日下午,新疆喀什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疏勒县巴仁乡发生一起因食用可疑炭疽病牛肉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对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霞;张丽萍;田力;牛雅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该文在阐述Bowman-Birk型胰蛋白酶抑制剂(BBI)的分子结构、生理活性及吸收分布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BBI在抗癌活性和辐射保护功能上取得的研究进展.目前对于BBI抗癌活性的研究已进入到临床试验的阶段,并已研制出多种有效的结合剂型.
作者:于颖慧;吴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目前赤峰市居民的死因现状及其规律,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对赤峰市2003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迟艳玲;韩忠义;李晖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