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眼科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研究

唐丹梅;孙士平

关键词:眼科门诊, 眼科感染, 感染管理, 感染预防
摘要:提高医院内疾病感染管理水平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眼科门诊感染的常见不利因素是不能做好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工作、经常忽略手部卫生、眼科用药不够合理.加强医院眼科感染管理的科学措施是注重挡板消毒管理、强化视力台消毒、重视对诊室的消毒管理并预防处置室污染管理.提高眼科感染管理水平的策略是将感染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严格落实隔离制度,对眼科器械严格消毒.医院只有做好内部消毒工作,将消毒管理制度、感染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做到科学用药,才能有效防止医院发生感染情况,为患者创建安全的诊疗环境.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提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 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提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4年9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1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品管圈联合集束化护理,对两组健康教育质量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疾病认知、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联合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能够显著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首次化疗老年患者PICC自我维护依从性调查

    目的 描述首次化疗的老年患者自我维护依从性的现状,完善PICC置管自我维护的综合健康宣教.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于2016年11月—2017年1月对太原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首次使用PICC化疗的老年患者200例进行调查.结果 50例首次化疗老年患者PICC自我维护依从性标准得分为(59.51±13.21﹚分,其中自我观察(43.6±14.07﹚分,生活方式(72.2±11.63﹚分,定期维护(60±23.19﹚分,异常情况(59±20.66﹚分.结论 首次化疗老年患者PICC自我维护依从性较差,不能全面知晓PICC自我维护的知识,影响因素较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维护依从性.

    作者:王婧铭;董丽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激励机制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医院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把传统人事管理逐渐转移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成为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医院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其中,医院激励机制的完善是医院应对市场竞争,实现战略目标重要步骤.

    作者:韩小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加强职业病专科医院护理管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加强职业病专科医院护理管理.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以及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护理部66名护士,其中前者实施护理管理前,称之为对照组,后者采取护理管理称之为观察组,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84.8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97%,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职业病专科医院采用护理管理的模式进行护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周燕;孙铭楠;杨一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医院科研电子档案的保存与维护策略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及无纸化办公系统的推广应用,医院科研人员的科研环境、科研行为以及科学研究产生的材料成果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数字形式储存的科研电子档案已成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档案形式.基于电子档案的特性,决定其保存和维护方面的复杂性.如何保存、维护好科研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医院科研档案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潘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健康体检路径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 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5年6—12月,选择在该院健康体检者2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比较二者体检效果、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体检时间短于对照组,体检效率和体检可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7.00%﹚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体检中心实施健康体检路径能提高体检效果,改善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健康体检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晓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碘治疗期间辐射安全教育及管理

    131碘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重要的治疗方法,核素病房建立的安全化,合理化、规范化及医务人员在核素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出院后宣教、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防辐射安全教育对于患者及家属起到重要的作用,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核素射线及隔离治疗的恐惧心理,达到对患者、家属、其他人及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辐射安全.

    作者:廖昂;丁炜;黄永祥;严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研究层级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层级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选取该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工作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方法开展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工作,观察组应用层级管理模式开展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工作,对比观察两组健康管理体检人员对该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出错率,记录统计每日接受健康体检的平均人数.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体检工作中未出现任何差错,出错率为0%,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中4名工作过程中出现差错,出错率为16%,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出错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每日接待的体检人员平均(65±3﹚名,对照组平均体检人员为(44±2﹚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平均体检人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检人员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层级管理模式,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使护理质量有效提高,减少出错率,使体检人群的满意度有效提高.

    作者:董红艳;李洪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疾控检验报告软件流程设计中的质量管理要求

    该文介绍了基层疾控系统样品检验报告系统软件流程设计中,怎样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框架中,符合计量认证相关质量管理要求,体现公平、诚信原则.从样品登记、检测、审核、签发每个环节实现了分级授权审批,全流程实行电子痕迹记录.探索将检验检测机构评审准则相关报告管理质量管理要求植入到软件中.

    作者:徐少华;黄凤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控制措施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传染病疫情的控制措施,做好基层医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预防传染病疫情的漏报、误报.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的传染病登记卡等为研究对象,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合格率、漏报率、误报率进行分析.结果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合格率、漏报率、误报率由2012年的60.1%、9.5%、10.0%分别改变为2016年的99.1%、0.2%、0.0%.结论 通过做好基层医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规范了传染病报告的制度,提高了基层医院每位职工的意识,改善了传染病疫情的漏报、误报,对消毒隔离制度进行了完善,整个医院对传染病防治水平得以提高.在基层医院进行传染病疫情的控制,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能够降低漏报、误报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唐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高血压因高患病率、低治疗率和控制率以及严重的疾病结局,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从2009年开始,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被纳入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相应的服务规范和防治指南的指导下,普遍开展了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该文现总结管理中碰到的常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归纳如下,旨在提高责任医生的管理质量,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预防并发症,减少伤残,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洪华;刘伟芬;余云红;汤伟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DCA循环在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出现检验危急值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结果 观察组危急值管理质量和临床抢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应用PDCA循环有助于增强医护人员责任意识,使危急患者及时获得救治,提高检验危急值管理质量.

    作者:牟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对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410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014例﹚与观察组两组(2090例﹚,对照组常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医院感染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0.97%和1.89%,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1.7%,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 为住院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管理能够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完善科室管理构建和谐儿科医患关系

    目的 探讨如何完善科室管理,构建和谐儿科医患关系.方法 将2016年1—6月该院儿科未实施完善科室管理前接受治疗的1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6—12月实施完善科室管理后接受治疗的13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使用该院自制问卷对比儿科完善科室管理实施前后患儿亲属对儿科管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患关系评价,并分析两组医患关系处理情况.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儿亲属对儿科实施完善科室管理构建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不良时间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医患关系评价也得到显著提升(P<0.05﹚.结论 和谐儿科医患关系的关键在于完善科室管理构建机制,将儿科管理水平进行提高,有利于医院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及实施,是提升医疗质量的基础.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质量敏感指标在消毒供应室外来医疗器械质量 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应用敏感指标对医院外来医疗器械进行质量管理,提高灭菌质量,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方法 将2017年1—6月的460件外来医疗器械设为实验组,2016年7—12月的460件医院外来医疗器械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敏感指标进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质量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发放及时率和手术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灭菌质量合格率、发放及时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湿包发生率和手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敏感指标对医院外来医疗器械实施全程标准化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外来器械灭菌质量,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黄恒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的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的价值评估.方法 选取该院急诊科护士20人,同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急诊科住院的150例患者,根据实施柔性管理前后各选取75例患者,比较实施柔性管理理论优化前后急诊护理理论评分、急诊护理技能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前,护理人员急诊护理理论评分(87.63±5.32﹚分、急诊护理技能评分(82.95±4.87﹚分;实施柔性管理后,护理人员急诊护理理论评分(97.42±1.97﹚分、急诊护理技能评分(95.79±3.75﹚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柔性管理后患者总满意度为98.67%;实施柔性管理前患者总满意度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中采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模式,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质量与自身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DCA循环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儿科护理人员20名及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并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89.36±5.65﹚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实施PDCA循环管理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还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邓汝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质量管理对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性研究

    临床中常通过临床检验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生化检验为临床检验的常规项目之一,在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临床检验分析结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漏诊及误诊的风险,临床检验的质量管理是保证检验结果真实性的前提,加强临床生化检验测试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疾病治疗效果、提高医疗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大限度避免误差和降低检验结果的误差率为日常检验工作的重点.该次研究通过总结分析临床生化检验中可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处理措施,以探究质量管理对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性.

    作者:贾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信息化手段在医院医保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中的应用

    近年来,全民医保制度正在快速推广与实施,作为一项政策性较强且与参保人员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工程,医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推动了医院的医保管理模式由初的粗放扩张型向精细化、高质量方向转型,是医保管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李磊;田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BS联合SP在呼吸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BS联合SP在呼吸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112名见习同学随机分为研究组(n=56﹚及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见习教学,研究组采用CBS联合SP进行见习教学,比较两组同学见习成绩.结果 研究组基础理论成绩为(93.6±5.9﹚分,对照组基础理论成绩为(86.4±7.4﹚分,研究组基础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技能成绩为(87.2±8.3﹚分,对照组临床技能成绩为(81.2±9.7﹚分,研究组临床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 CBS联合SP能够提高呼吸内科基础理论学习及临床技能操作实习效果.

    作者:林志国;王玉凤;皮秀杰;李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