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目的 探讨在社区中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运用低盐饮食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120例社区中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观察,根据患者饮食管理方案分为常规组(n=60,不实施盐分摄取控制)和低盐组(n=60,低盐饮食管理),分析总结两种饮食方案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 低盐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水平、管理1年后血压控制达标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社区中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运用低盐饮食管理可提升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冷建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该院在职150名护士以及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分为实验组75名和对照组7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则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士实施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和工作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士的工作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86%,明显高于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前的81.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士的管理中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护士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让护士的管理工作更加合理、高效,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栾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医联体模式下护理专科能力培训在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提升社区患者对于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从江门五邑地区一级﹑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等相关老年机构招收3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自2016年11月-2017年2月对其进行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对比培训前后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评分,并且对于培训前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在培训工作开展后,护理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评分均较培训开展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训工作开展前﹑后,护理工作人员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0.18±4.50)分和(93.73±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专科能力培训工作的开展,既可以使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得以提高,又可以改变之前患者对于社区护理服务不满意的现状,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开展.
作者:李美平;高娟碧;卓明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及可行性,探讨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2016年6-12月期间来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在入院时随机纳入观察组(n=248)和对照组(n=256),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管理.住院期间统计每位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纠纷、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在患儿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儿家属对护理是否满意,并给出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观察组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5例(2.0%),而对照组共发生21例(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6,P<0.05);观察组发生护理纠纷3例(1.2%),相比于对照组的15例(5.9%)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3,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为(95.9±1.1)分,高于对照组的(90.2±1.2)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3±2.3)分,高于对照组的(90.4±3.5)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细节管理,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在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控制评分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护理管理方式.
作者:刘凤;刘海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的现状,探讨如何通过依法监督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感染的管理.方法 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现场监测等方式对126家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进行调查,包括组织制度管理、消毒灭菌管理、医院感染监测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因为机构内感染管理体系不健全、相关培训不到位、规章制度不落实、消毒灭菌不规范、综合监测不到位等基本现状,导致机构内感染现状不容乐观.通过针对组织制度管理、相关培训提出对策,以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提出规范院内感染管理的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负责人和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促使其自觉依法执业.结论 该研究通过现状调查和基本对策,有助于促进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并提高医疗机构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及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能力.
作者:邱炜;彭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4-6月在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2017年1-3月在该院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儿为对照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输液根据常规输液程序进行,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构建输液护理风险小组、开展输液技能培训活动、定期检查服务质量、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沟通技巧.结果 观察组儿科护士输液操作考试平均分数(93.28±2.14)分、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86.37±4.35)分、87.50%(P<0.05);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3.75%(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儿科护士输液操作水平,有助于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上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倪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老年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校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350名,并通过问卷形式进行相关调查分析,分析内容主要有我校护理师资力量、护理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见习满意率、实训课满意率、护理知识结构与养老服务需求是否相符等,以评价学生对该校老年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结果 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350名当中,对我校护理师资力量、护理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见习满意率、实训课满意率分别为42.86%、46.57%、31.43%、48.57%、27.43%、27.71%、24.86%.在护理知识结构与养老服务需求是否相符的调查中发现,只有76名学生认为相符(21.71%).我校教学条件的满意率高,为48.57%,比较其他调查内容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学资源不全、高校护理专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方向尚未统一、高校老年护理教学落后、实践教学条件与实际需求不符等等,为现阶段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对此,整合高校教学资源与社区养老机构资源,使社区养老机构资源利用大化,增加学生见习课程与实训课程,进一步提高我校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水平.
作者:陈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该文通过归纳不同时期健康教育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即从院内健康教育,门诊健康教育,延续健康教育3个方面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以强化健康教育效果,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阐述了冠心病健康教育新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护理提供信息.
作者:姜淑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在防治煤工尘肺病工作中应用职业健康体检方式进行防治,以此评价职业健康体检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煤工人员,共计4532名,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为研究时间段,对所有煤工人员均进行岗前职业健康体检,1年后再次予以职业健康体检,分析实施职业健康体检前后的尘肺病检出人数、比率.结果 4532名煤工人员中,存在459例尘肺病人员,占总人数的10.13%;入职一年后检出尘肺病例数有300例,占总人数的6.62%;实施职业健康体检前后的尘肺病检出人数、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有效保证企业运行和掌握煤工人员健康情况,对其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可以在煤工尘肺病中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作者:伍香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分析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行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简单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对照组)和PDCA循环护理管理(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藏药行为发生概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藏药行为发生概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管理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行为,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出现的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6年近3年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的调价差错事件,总结出现差错的事件类型,并制定差错防范措施.结果 2014-2016年该院门诊药房共下处方1187例,根据收录事件的发生年份,2016年1-12月共发生21例处方调剂差错,2015年1-12月发生16例处方调剂差错,2014年1-12月发生13例处方调剂差错.从药品调剂差错类型来看,药品数量差错12例,占24.00%;药品类型差错8例,占16.00%;用法用量差错11例,占22.00%;用药禁忌差错占16例,占32.00%,其他类型差错3例,占6.00%.处方药剂差错事件原因中,药品规格不同13例,占26.00%;药品包装类似9例,占18.00%;药品用药禁忌不熟悉12例,占24.00%;其他原因16例,占32.00%.结论 调剂差错和多种原因有关,门诊西药房需要加强全面管理,确保合理用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赵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医院招聘工作不仅能为医院带来一次性的人才输入,同时也为医院提供对外展示良好文化氛围的机会.该文从招聘的计划、宣传、接待、反馈、评估的5个阶段,提出了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路,希望能够提高医院的招聘效果.
作者:朱冰;郑东;刘芳;曾晓霞;张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应用,从而保证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更好地实施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以2007年5月-2012年5月的该院医院感染控制资料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6月-2017年5月医院感染控制资料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明显,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推荐在临床使用.
作者:秦淑娜;林楠;刘宝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护理质量管理用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到该院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患者16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来说,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对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护理文书、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2.50%、2.50%,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采用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对维护医患间良好的关系有着促进的作用.
作者:罗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对全面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在对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的举措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强风险管理护理的具体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徐坤;史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调查门诊患者中药汤剂煎煮知识掌握现状.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7年1-7月,入选对象共80例,均为进入该院就诊的门诊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0例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中药汤剂煎煮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部分门诊患者掌握一定的煎煮知识,但是普遍都存在一定的误区.结论 需要对存在一定误区的门诊患者加强宣教,提高门诊患者对中药汤剂煎煮的正确认识.
作者:周银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消化内科规范化临床护理带教实际应用价值观察.方法 研究选择时间2016年4月-2017年4月,以该院消化内科126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3例,常规带教模式)和观察组(63例,规范化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管理水平评价和两组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考核对比.结果 观察组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职业素养得分为(97.3±3.4)分和(97.8±3.2)分,对照组为(91.2±2.1)分和(90.3±1.4)分,观察组带教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专业知识为(95.7±5.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6.8±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实践能力为(95.7±5.5)分,高于对照组(80.8±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消化内科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带教老师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护生综合素质水平,具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应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6-12月期间收治的5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实施常规管理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6月期间收治的5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应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法予以质量控制,对2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情况、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基础管理、病房管理、消毒管理、健康教育、危重患者、查对制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应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水平,还可以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颖;于爱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重庆市南岸区2012-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了解反应发生分布特征及监测质量.方法 收集全国AEFI监测系统中2012-2016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和重庆市免疫规划监测系统中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南岸区共报告AEFI个案162例,男、女性别比为1.38:1;≤2岁组占82.72%;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分别占67.28%,32.10%;AEFI总估算报告发生率为9.88/10万剂.结论 南岸区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需加强AEFI监测质量管理和开展风险评估与应对工作.
作者:吴小花;朱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为了提升医院在西药调剂室的药品管理水平,优化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医药服务.该文针对医院在西药调剂室药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探讨,了解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医院在西药药品管理方面的制度制定、药品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健全管理制度、融入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化措施.期望切实解决医院西药管理方面的问题,为医院西药药品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张均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