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岸区2012-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吴小花;朱玲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分析, 疾病预防
摘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南岸区2012-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了解反应发生分布特征及监测质量.方法 收集全国AEFI监测系统中2012-2016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和重庆市免疫规划监测系统中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南岸区共报告AEFI个案162例,男、女性别比为1.38:1;≤2岁组占82.72%;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分别占67.28%,32.10%;AEFI总估算报告发生率为9.88/10万剂.结论 南岸区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需加强AEFI监测质量管理和开展风险评估与应对工作.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本科实习带教中的实践及探索

    目的 为提高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的实习效果提供新的教学思路.方法 对2016年8月-2017年8月对来该院骨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66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采取以病例讨论(CBL)联合问题导入(PBL)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在实习结束出科前对两组实习生进行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并对实习生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估.结果 实习生普遍接受所在分组的教学方法,且实习成绩均合格.两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在客观概念题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CBL联合PBL教学法组在病例分析题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与PBL教学法联合使用可起到调动实习生的主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并有效提高实践技能的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对教学效果及学生对带教满意度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宋斌;陈娜;吴贵云;李春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5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采取常规模式实施护理管理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采取柔性管理法实施护理管理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出现差错及被投诉的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96.34±2.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62±2.7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减少差错及投诉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徐贵菊;王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疼痛管理培训对肿瘤内科护士癌痛知识与态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将疼痛管理培训用于肿瘤内科护士中,研究对其癌痛知识掌握情况和态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9月该院就职的20名肿瘤内科护士收入该文研究资料,对20名肿瘤内科护士均予以疼痛管理培训,分析20名肿瘤内科护士疼痛管理培训前后的癌痛相关知识掌握状况、癌痛管理态度,并研究疼痛管理培训前后患者的干预满意总计率.结果 肿瘤内科护士疼痛管理培训后的WHO癌痛镇痛方案内容、非药物癌痛镇痛方式内容、癌痛基础知识内容、癌痛评定方式内容、对患者进行安慰及沟通技巧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对比于疼痛管理培训前,差异显著;肿瘤内科护士疼痛管理培训后的接受疼痛管理培训、对癌痛程度予以评定、对癌痛信息予以记录、对患者实施安慰和沟通的持有肯定态度总计率对比于疼痛管理培训前,差异显著;疼痛管理培训后患者的干预满意总计率对比于疼痛管理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内科护士中采取疼痛管理培训呈现良好效果,能促使肿瘤内科护士对癌痛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并改善肿瘤内科护士的态度.

    作者:于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浅析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管理的新模式

    传统的图书收藏与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读者对图书的需求,所以,传统管理方式便需要有所改进.该文着重对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管理新模式进行研究,并就图书管理方面总结出几点措施,希望能够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麦小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出现的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6年近3年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的调价差错事件,总结出现差错的事件类型,并制定差错防范措施.结果 2014-2016年该院门诊药房共下处方1187例,根据收录事件的发生年份,2016年1-12月共发生21例处方调剂差错,2015年1-12月发生16例处方调剂差错,2014年1-12月发生13例处方调剂差错.从药品调剂差错类型来看,药品数量差错12例,占24.00%;药品类型差错8例,占16.00%;用法用量差错11例,占22.00%;用药禁忌差错占16例,占32.00%,其他类型差错3例,占6.00%.处方药剂差错事件原因中,药品规格不同13例,占26.00%;药品包装类似9例,占18.00%;药品用药禁忌不熟悉12例,占24.00%;其他原因16例,占32.00%.结论 调剂差错和多种原因有关,门诊西药房需要加强全面管理,确保合理用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赵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2017年在该院实习的40名护士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 在实习末期实习护士生的理论、操作技能等专业素养考核和带教老师评价中,观察组的平均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末期带教老师的理论、操作技能等专业素养考核和实习生给予的评价中,观察组的平均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可以根据实习护士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能够发挥实习生的主动性和创造例,提高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作者:胡晓恋;王廷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手术室一次性耗材流程再造后的规范化管理体会

    目的 分析手术室中所使用的一次性耗材相关流程再造之后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 2016年2-10月该院实行手术室中所使用的一次性耗材相关流程再造的规范化管理措施之前抽取15名护士及30名医生用作参照组数据,2017年2-10月该院实行手术室中所使用的一次性耗材相关流程再造的规范化管理措施之后抽取15名护士及30名医生用作实验组数据,统计和分析2组一次性耗材的浪费总计率、护士及医生对一次性耗材管理质量的满意总计率.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耗材的浪费总计率相对比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对一次性耗材管理质量的满意总计率相对比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医生对一次性耗材管理质量的满意总计率相对比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一次性耗材相关流程再造之后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应用于手术室中呈现良好效果.

    作者:梁海宏;李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洗刷方式对3M通用型纳米复合树脂试件的影响

    目的 不同洗刷方式对3 M通用型纳米复合树脂试件的影响.方法 制备光固化树脂试件30片,要求试件完整,无隐藏裂缝,无过度损耗,按照不同作用分成3组.3组均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autoclaving)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20 min,保存在37℃人工唾液中备用.在室温下以牙膏浆为磨损介质对3组试片用电动牙刷以及普通牙刷分别进行刷洗、静置,每个试样刷洗时间为10 min,刷洗力度为200 N,刷洗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计算实验前后光固化树脂试件的粗糙度变化值、质量损失和色彩改变值.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观察样本表面的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采用变换红外线光谱仪分析样本的内部结构是否发生化学变化.该文针对使用左右转动的电动牙刷是否会对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产生不良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的结论,为临床上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做出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 选用普通牙刷与电动牙刷刷牙后研究对象产生的磨损量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浸泡后,各组实验前后产生的色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使用电动牙刷刷牙后会导致复合树脂的基质出现凹陷,凸显白色颗粒,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磨损程度比对照组要高.采用电动牙刷刷牙会对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产生一定的磨损.

    作者:张思敏;张惠茹;高倩;方雅文;唐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应用,从而保证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更好地实施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以2007年5月-2012年5月的该院医院感染控制资料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6月-2017年5月医院感染控制资料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明显,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推荐在临床使用.

    作者:秦淑娜;林楠;刘宝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对象为60名护理人员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分组化(每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和常规管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手卫生知识率(100.00%)、正确洗手率(96.67%)、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96.67%)、技能考核评分(95.28±1.33)分、标准操作能力(96.74±1.53)分、卫生依从性(91.03±1.22)分、理论考核评分(94.12±1.3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综合护理管理,能够保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魏润芝;高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老年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校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350名,并通过问卷形式进行相关调查分析,分析内容主要有我校护理师资力量、护理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见习满意率、实训课满意率、护理知识结构与养老服务需求是否相符等,以评价学生对该校老年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结果 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350名当中,对我校护理师资力量、护理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见习满意率、实训课满意率分别为42.86%、46.57%、31.43%、48.57%、27.43%、27.71%、24.86%.在护理知识结构与养老服务需求是否相符的调查中发现,只有76名学生认为相符(21.71%).我校教学条件的满意率高,为48.57%,比较其他调查内容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学资源不全、高校护理专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方向尚未统一、高校老年护理教学落后、实践教学条件与实际需求不符等等,为现阶段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对此,整合高校教学资源与社区养老机构资源,使社区养老机构资源利用大化,增加学生见习课程与实训课程,进一步提高我校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水平.

    作者:陈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低盐饮食管理在社区中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社区中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运用低盐饮食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120例社区中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观察,根据患者饮食管理方案分为常规组(n=60,不实施盐分摄取控制)和低盐组(n=60,低盐饮食管理),分析总结两种饮食方案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 低盐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水平、管理1年后血压控制达标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社区中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运用低盐饮食管理可提升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冷建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门诊患者中药汤剂煎煮知识掌握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调查门诊患者中药汤剂煎煮知识掌握现状.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7年1-7月,入选对象共80例,均为进入该院就诊的门诊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0例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中药汤剂煎煮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部分门诊患者掌握一定的煎煮知识,但是普遍都存在一定的误区.结论 需要对存在一定误区的门诊患者加强宣教,提高门诊患者对中药汤剂煎煮的正确认识.

    作者:周银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甘肃省张掖市2015-2017年乳腺癌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甘肃省张掖市2015-2017年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并在同时期选取来该院参加体检的100名健康女性作为参照组.向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发病机制予以详细掌握,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指出并预防.结果 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在高脂饮食、内分泌激素、家族史以及避孕药等方面的发生比例相比于参照组较高(P<0.05);对于基因突变、绝经年龄、初潮年龄以及乳腺癌良性病变活检史等因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乳腺癌疾病危险因素,是治疗和预防乳腺癌疾病的前提.

    作者:要雪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护理质量管理的价值评价

    目的 探析护理质量管理用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到该院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患者16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来说,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对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护理文书、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2.50%、2.50%,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采用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对维护医患间良好的关系有着促进的作用.

    作者:罗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普外科医务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认知现状分析

    目的 探究在营养风险筛查过程中,普外科医务人员对其认知现状情况.方法 2017年4-6月,针对营养风险筛查的有关问题,对该院普外科200名医务人员的态度和知识情况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参加调查的普外科医务人员共200名,对于患者的营养问题,医务人员对其关注度较高;在营养支持有效性、营养筛查方法及营养评估方面,医务人员对其存在较差的执行状况和知识掌握情况,与护士相比,医生较好;对于培训的相关内容,医务人员对其需求较高.结论 针对营养风险筛查的有关知识,应对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不断加强,对合理的营养筛查方法和营养评估方法积极推广,从而有效执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临床指南.

    作者:蔡明杰;宋学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整合视角下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现状与制度路径

    该文先从理念出发,进行一定整合,再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某些问题进行集中探讨,从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卫生服务模式是否缺乏整合性,在任务上欠缺协同性,以及怎么进行配套政策缺位的体系完善等问题,该文对卫生服务体系状态的基本设想以及对卫生体系的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闫郑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选择该院100名外科护理人员作为探讨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名.常规组采用常规化护理管理,研究组在进行常规化护理管理的同时接受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统计分析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操作技能、病房管理、病历书写以及基础护理等各项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积极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闵昌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精细化管理在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研究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中的作用.方法 某院自2015年1月起在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收集、整理某院在开展精细化管理前(2014年1-12月)和开展精细化管理后(2015年1-12月)期间接收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患者,分析在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后某院门诊和住院部的就诊人次、医疗保险基金申报率、次均费用、药品费用占比等情况.结果 开展精细化管理后,2015年1-12月期间某院门诊就诊人次、住院部就诊人次较开展精细化管理前的2014年1-12月增长幅度分别为11.12%、5.64%.开展精细化管理后,门诊患者的医疗保险基金申报率较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增长27.40%,住院部患者的医疗保险基金申报率较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增长12.86%,住院部患者的医疗保险基金申报率增长25.81%,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后的基金申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精细化管理后,门诊患者、住院部患者的次均费用较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分别减少95元、1737元,而药品费用占比则分别下降7.75%、9.17%,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后的药品费用占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过程中,在医院内开展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增多就诊人次,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申报率,有利于促使患者合理利用医疗保险基金,减少治疗费用和不合理用药.

    作者:张东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观察

    目的 对比护士分层管理、常规护理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抽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护理部门就职的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分层管理,对比两组护士的管理效果.结果 数据显示,观察组临床护理能力、带教能力等综合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管理、文书记录、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安全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士分层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对改善护患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文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