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省张掖市2015-2017年乳腺癌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分析

要雪晴

关键词:乳腺癌,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甘肃省张掖市2015-2017年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并在同时期选取来该院参加体检的100名健康女性作为参照组.向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发病机制予以详细掌握,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指出并预防.结果 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在高脂饮食、内分泌激素、家族史以及避孕药等方面的发生比例相比于参照组较高(P<0.05);对于基因突变、绝经年龄、初潮年龄以及乳腺癌良性病变活检史等因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乳腺癌疾病危险因素,是治疗和预防乳腺癌疾病的前提.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培训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培训的目的是在于促使护士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的要求标准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医院护理人员的培训已不仅仅局限于基本技能的提高,更是要求医院创造护士群体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除了提高护士群体的基本技能外,还要通过培训教育使护理人员具有不断的学习能力,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优化护理服务的全过程.

    作者:沈艳涛;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肝癌介入治疗教学中的PBL模式应用分析

    文章选取100名学习水平差异不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者100例学生平均划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观察组学生肝癌介入治疗理论知识成绩为(95.65±2.81)分,实践操作成绩为(97.17±1.03)分,对照组50名学生的理论知识平均成绩为(79.1±5.75)分,实践操作平均成绩为(63.54±9.2)分,观察组50为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50名学生的考核成绩.因此可以得出PBL教学模式在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教学效果方面有显著优势,能使得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更牢固,实践操作技能更强,值得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大力推广.

    作者:杜敏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安全用药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安全用药管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安全用药管理.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7%,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安全用药管理,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临床应加以推广.

    作者:林维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普外科患者82例,按照随机单盲的原则将这82例普外科患者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的4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41例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进行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41例患者中有19例表示非常满意,14例表示满意,8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0.49%;观察组41例患者中有23例表示非常满意,16例表示满意,2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12%;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41例患者中发生2例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88%;常规组41例患者中发生9例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1.9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观察组风险预防质量、评估质量、处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具有应用价值,护理满意度高,风险时间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现状及建议

    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发展,不仅为基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我国现阶段多数疾控中心,特别是基层疾控中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均无法对实际工作需求进行满足,其申请资质也有一定差异存在.为此,该研究针对基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来将其服务水平提高,对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仪器进行广泛应用,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将服务水平提高.

    作者:张永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126家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的现状及监督管理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的现状,探讨如何通过依法监督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感染的管理.方法 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现场监测等方式对126家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进行调查,包括组织制度管理、消毒灭菌管理、医院感染监测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因为机构内感染管理体系不健全、相关培训不到位、规章制度不落实、消毒灭菌不规范、综合监测不到位等基本现状,导致机构内感染现状不容乐观.通过针对组织制度管理、相关培训提出对策,以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提出规范院内感染管理的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负责人和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促使其自觉依法执业.结论 该研究通过现状调查和基本对策,有助于促进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并提高医疗机构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及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能力.

    作者:邱炜;彭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老年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校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350名,并通过问卷形式进行相关调查分析,分析内容主要有我校护理师资力量、护理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见习满意率、实训课满意率、护理知识结构与养老服务需求是否相符等,以评价学生对该校老年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结果 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350名当中,对我校护理师资力量、护理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见习满意率、实训课满意率分别为42.86%、46.57%、31.43%、48.57%、27.43%、27.71%、24.86%.在护理知识结构与养老服务需求是否相符的调查中发现,只有76名学生认为相符(21.71%).我校教学条件的满意率高,为48.57%,比较其他调查内容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学资源不全、高校护理专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方向尚未统一、高校老年护理教学落后、实践教学条件与实际需求不符等等,为现阶段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对此,整合高校教学资源与社区养老机构资源,使社区养老机构资源利用大化,增加学生见习课程与实训课程,进一步提高我校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水平.

    作者:陈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临床检验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如今,在社会持续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之下,人们对自身健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医疗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结合临床实际,分析了持续质量改进的实践意义,并重点探讨了医院临床检验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临床检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郑小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应用,从而保证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更好地实施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以2007年5月-2012年5月的该院医院感染控制资料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6月-2017年5月医院感染控制资料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明显,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推荐在临床使用.

    作者:秦淑娜;林楠;刘宝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评价职业健康体检在煤工尘肺病防治中的价值和意义

    目的 在防治煤工尘肺病工作中应用职业健康体检方式进行防治,以此评价职业健康体检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煤工人员,共计4532名,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为研究时间段,对所有煤工人员均进行岗前职业健康体检,1年后再次予以职业健康体检,分析实施职业健康体检前后的尘肺病检出人数、比率.结果 4532名煤工人员中,存在459例尘肺病人员,占总人数的10.13%;入职一年后检出尘肺病例数有300例,占总人数的6.62%;实施职业健康体检前后的尘肺病检出人数、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有效保证企业运行和掌握煤工人员健康情况,对其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可以在煤工尘肺病中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作者:伍香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该院42名儿科护理人员为此次护理管理中的研究对象.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 在护理人员行为评分、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4.76%低于参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应用与儿科护理管理中,不仅降低小儿患者的疼痛,还提高治疗依从性,快速改善临床症状,获得家属的高度认可.

    作者:罗声琼;洪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新时期加强医院人事管理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然而其在医院管理方面还普遍存在管理方法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医院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信誉度及知名度,必须加强自身管理.作为医院管理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事管理一方面关系着医疗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与医院人才建设息息相关.该研究着重对新时期医院人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了医院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医院人事管理的有效策略,为医院人事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全格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于该院妇产科就诊的产妇110例,所有产妇均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考组,各组均包含55例产妇.两组产妇均需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在开展护理干预流程前对于所有护士进行分层管理.结果 根据该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的整体满意率要显著大于参考组产妇,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事件产生概率对比方面,研究组则要显著低于参考组.结论 相对于一般护理流程,开展干预流程前对于所有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可有效提升整体的护理效果,保证产妇的整体护理满意率,减少护理问题,因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辛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讨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该院在职150名护士以及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分为实验组75名和对照组7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则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士实施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和工作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士的工作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86%,明显高于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前的81.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士的管理中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护士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让护士的管理工作更加合理、高效,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栾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ni-CEX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Mini-CEX量表对心内科实习的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评估,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制定Mini-CEX量表并选择研究对象入组研究,实习医生采用Mini-CEX量表评估教学,通过Mini-CEX量表实施教学、统一进行出入科考试并记录数据,后统计学分成绩并给出结论.结果 评估实施后患者当场给出学生反馈,反馈平均时长(2.39±1.06)min,完成率100%.学习过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和临床诊断等方面的临床专业知识后合格率为100%,优秀率92.5%,与初次测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ini-CEX量表评估是一种对实习医生的临床能力的评测工具,具有教学功能,且耗时较短、简便快捷、科学有效,便于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苍春阳;丛玲;郭佳佳;姜春玉;于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一起非法行医案件微信证据的采用与探讨

    笔者以一起非法医疗美容行医案件为例,从案情本身出发,结合当前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从微信的使用现状入手,分析微信证据出现的时代性特点和电子证据在法律认证方面的进展,指出因实名制问题带来的微信证据的使用问题,就此提出司法实践的具体途径.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司法实践中微信证据能否作为该类民事案件中的定案证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进一步指出,真实性和关联性在微信证据使用中的重要性和相关的司法实践途径,同时指出电子数据为当前司法实践带来的突破和挑战,并结合当前国情,为案件当事人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部门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作者:彭伟;邱炜;彭军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管理在口腔感染中的控制与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口腔感染中的控制与防治措施.方法 将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给予比较组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医疗器械卫生合格率及感染控制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感染率、医疗器械卫生合格率及感染控制满意度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并提高医疗器械卫生合格率及感染控制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对象为60名护理人员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分组化(每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和常规管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手卫生知识率(100.00%)、正确洗手率(96.67%)、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96.67%)、技能考核评分(95.28±1.33)分、标准操作能力(96.74±1.53)分、卫生依从性(91.03±1.22)分、理论考核评分(94.12±1.3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综合护理管理,能够保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魏润芝;高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重要性

    该文从开展医院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角度,结合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基建工程项目投入不断加大,加强医院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重要性是依法治国的需要;且对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且对基建建设之处规模控制方面,以及规划实施长期稳定的实施、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等都是有一定作用的.基于此,在该文研究中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重要性展开叙述,以能对医院基建工程项目审计有效性提供可借鉴建议.

    作者:夏玉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10月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后,随机选择该院门诊4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以2016年1-12月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前门诊400例患者为对照患者,2016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2017年组建相应的护理风险根因分析小组,对该院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建立门诊风险因素管理制度、进行门诊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门诊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建立门诊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后,门诊护士护理安全考试成绩(94.56±2.09)分、患者对门诊护理满意度96.75%高于护理风险管理前的(87.29±5.14)分、93.00%(P<0.05);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0.50%、护理投诉事件0.25%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前的3.00%、2.25%(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值得门诊管理中使用.

    作者:杜丹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