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罗声琼;洪欢

关键词:护理管理, 儿科, 人性化护理
摘要:目的 探究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该院42名儿科护理人员为此次护理管理中的研究对象.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 在护理人员行为评分、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4.76%低于参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应用与儿科护理管理中,不仅降低小儿患者的疼痛,还提高治疗依从性,快速改善临床症状,获得家属的高度认可.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出现的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6年近3年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的调价差错事件,总结出现差错的事件类型,并制定差错防范措施.结果 2014-2016年该院门诊药房共下处方1187例,根据收录事件的发生年份,2016年1-12月共发生21例处方调剂差错,2015年1-12月发生16例处方调剂差错,2014年1-12月发生13例处方调剂差错.从药品调剂差错类型来看,药品数量差错12例,占24.00%;药品类型差错8例,占16.00%;用法用量差错11例,占22.00%;用药禁忌差错占16例,占32.00%,其他类型差错3例,占6.00%.处方药剂差错事件原因中,药品规格不同13例,占26.00%;药品包装类似9例,占18.00%;药品用药禁忌不熟悉12例,占24.00%;其他原因16例,占32.00%.结论 调剂差错和多种原因有关,门诊西药房需要加强全面管理,确保合理用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赵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分析PBL教学方法在肿瘤放射治疗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PBL教学方法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临床教学中作用.方法 该次选取的观察对象为在该院2015年9月-2016年7月期间进行实习的72名实习生,根据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实习生分为PBL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给予PBL教学组实习生采取PBL教学方法,给予传统教学组实习生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并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详细的观察.结果 经过相应的教学结束后,PBL教学组的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的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PBL教学方法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临床教学中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值得在肿瘤放射治疗临床中对其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宏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风险管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对全面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在对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的举措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强风险管理护理的具体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徐坤;史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管理

    目的 探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管理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实施精细管理前后医疗设备维修103件与设备维修人员12名,根据实施实施精细管理前后分为实施前组57件与实施后组46件.比较两组的设备维修人员技术培训率、服务好评率、设备外修率.结果 实施精细管理前,设备维修人员有3名参加技术培训,技术培训率为25.00%、设备外修率为85.96%,服务好评率为40.35%;实施精细管理后,设备维修人员有11名参加技术培训,技术培训率为91.67%、设备外修率为45.65%,服务好评率为95.65%.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实施精细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维修人员的自身水平,减少设备外修情况,减少医院的损耗,节约资金,同时提高设备维修人员的服务好评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亮;刘丰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教学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实习生1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用药指导模式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 两组实习生成绩:观察组平均分为(90.91±4.31),对照组平均分为(71.96±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04%与42.0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22.72%与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教学,选择用药指导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得实习生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于该院妇产科就诊的产妇110例,所有产妇均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考组,各组均包含55例产妇.两组产妇均需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在开展护理干预流程前对于所有护士进行分层管理.结果 根据该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的整体满意率要显著大于参考组产妇,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事件产生概率对比方面,研究组则要显著低于参考组.结论 相对于一般护理流程,开展干预流程前对于所有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可有效提升整体的护理效果,保证产妇的整体护理满意率,减少护理问题,因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辛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虚拟实验系统在培养呼吸内科实习医生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虚拟实验系统在培养呼吸内科实习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同学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根据分数段均衡分成两组,每组50名同学(优、良及一般比例占一半),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病房进行临床病例教学,实验组在虚拟实验室进行临床病例教学.两组同学均对胸腔积液、肺炎及肺结核这3个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进行教学,教学时间4学时.观察并对比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结果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前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呼吸内科临床培训采用虚拟实验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实习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唐书福;李正付;周亮;张建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提升医院建设水平,创造医院人性化空间环境——医院管理者论医院建筑装修设计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相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加之近年来出现很多室内装修中毒的事件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更加重视,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医院属于公共性空间,其主要作用在于为患者提供一个康复的环境空间,所以患者对于医院的空间环境普遍有着较高的期待值.对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该文详细分析提升医院建设水平,创造医院人性化空间环境的措施,同时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医院建筑装修设计方法,希望可以为今后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作者:毛镇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层级护理管理摸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外科收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选择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加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青春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目的 观察青春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在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及态度的影响,分析探讨青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该市某大学10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式调查.观察比较在青春健康教育进行前后,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知识的程度以及对艾滋病和性病感染者的态度.结果 在青春健康教育进行前后,大学生在问卷回答正确率和对预防艾滋病、性病感染者态度上都有明显改观,但在性观念上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青春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较为重要,值得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

    作者:盛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一起非法行医案件微信证据的采用与探讨

    笔者以一起非法医疗美容行医案件为例,从案情本身出发,结合当前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从微信的使用现状入手,分析微信证据出现的时代性特点和电子证据在法律认证方面的进展,指出因实名制问题带来的微信证据的使用问题,就此提出司法实践的具体途径.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司法实践中微信证据能否作为该类民事案件中的定案证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进一步指出,真实性和关联性在微信证据使用中的重要性和相关的司法实践途径,同时指出电子数据为当前司法实践带来的突破和挑战,并结合当前国情,为案件当事人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部门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作者:彭伟;邱炜;彭军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甘肃省张掖市2015-2017年乳腺癌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甘肃省张掖市2015-2017年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并在同时期选取来该院参加体检的100名健康女性作为参照组.向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发病机制予以详细掌握,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指出并预防.结果 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在高脂饮食、内分泌激素、家族史以及避孕药等方面的发生比例相比于参照组较高(P<0.05);对于基因突变、绝经年龄、初潮年龄以及乳腺癌良性病变活检史等因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乳腺癌疾病危险因素,是治疗和预防乳腺癌疾病的前提.

    作者:要雪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4-6月在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2017年1-3月在该院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儿为对照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输液根据常规输液程序进行,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构建输液护理风险小组、开展输液技能培训活动、定期检查服务质量、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沟通技巧.结果 观察组儿科护士输液操作考试平均分数(93.28±2.14)分、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86.37±4.35)分、87.50%(P<0.05);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3.75%(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儿科护士输液操作水平,有助于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上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倪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柔性管理理论在优化体检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在优化体检护理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理论的价值.方法 选择该科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实施体检的300名受检人员实施观察研究,根据受检人员护理管理方案分为传统组(n=150)和柔性组(n=150),每组分配20名护理人员,传统组受检人员在传统体检护理管理模式下实施护理,柔性组受检人员在柔性管理理论下实施护理.分析总结两种护理管理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 柔性组受检人员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自我效能评分及受投诉率较传统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优化体检护理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理论价值显著.

    作者:余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讨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该院在职150名护士以及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分为实验组75名和对照组7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则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士实施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和工作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士的工作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86%,明显高于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前的81.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士的管理中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护士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让护士的管理工作更加合理、高效,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栾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选择该院100名外科护理人员作为探讨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名.常规组采用常规化护理管理,研究组在进行常规化护理管理的同时接受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统计分析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操作技能、病房管理、病历书写以及基础护理等各项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积极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闵昌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常规组(n=55,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5,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纠纷、 护理缺陷、 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缺陷和风险事件,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孙丽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是系统化管理和个性化治疗的统一——从中医院管理和突出中医特色看中西医结合

    现代医院是随着工业化的完善后的产物,中国的现代医院经历了由教会医院到现代综合型医院的转变,也经历了由被动接受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到主动接受的过程.作为中华民族国粹的中医,从由诊所到建立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经历了一个系统化管理、现代医学两者对中医的双重影响的情况下,一直发展较为缓慢.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应该吸收系统化管理、吸收现代医学的诊疗经验,同时采用中医药诊疗手段,突出中医特色,做到广义的中西医结合.

    作者:丰哲;黄有荣;邹环球;王明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精细化管理在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研究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中的作用.方法 某院自2015年1月起在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收集、整理某院在开展精细化管理前(2014年1-12月)和开展精细化管理后(2015年1-12月)期间接收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患者,分析在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后某院门诊和住院部的就诊人次、医疗保险基金申报率、次均费用、药品费用占比等情况.结果 开展精细化管理后,2015年1-12月期间某院门诊就诊人次、住院部就诊人次较开展精细化管理前的2014年1-12月增长幅度分别为11.12%、5.64%.开展精细化管理后,门诊患者的医疗保险基金申报率较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增长27.40%,住院部患者的医疗保险基金申报率较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增长12.86%,住院部患者的医疗保险基金申报率增长25.81%,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后的基金申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精细化管理后,门诊患者、住院部患者的次均费用较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分别减少95元、1737元,而药品费用占比则分别下降7.75%、9.17%,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后的药品费用占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过程中,在医院内开展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增多就诊人次,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申报率,有利于促使患者合理利用医疗保险基金,减少治疗费用和不合理用药.

    作者:张东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及可行性,探讨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2016年6-12月期间来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在入院时随机纳入观察组(n=248)和对照组(n=256),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管理.住院期间统计每位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纠纷、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在患儿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儿家属对护理是否满意,并给出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观察组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5例(2.0%),而对照组共发生21例(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6,P<0.05);观察组发生护理纠纷3例(1.2%),相比于对照组的15例(5.9%)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3,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为(95.9±1.1)分,高于对照组的(90.2±1.2)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3±2.3)分,高于对照组的(90.4±3.5)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细节管理,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在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控制评分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护理管理方式.

    作者:刘凤;刘海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