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庆梅;常红艳
社会的发展逐步加快,我国为紧随社会脚步,对国家卫生制度进行不断改善.政府为了扶持卫生制度发展,在其中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并吸纳大量全方位人才,共同服务卫生项目资金管理.虽然近几年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上取得了不错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该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挑战进行讨论,并探讨解决方法与对策.
作者: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对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实施前(2011-2013年)与实施后(2014-2016年)各50例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收集,对比实施前后的检验误差率、民众满意度以及有效控制时间.结果 相较于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实施前,实施后的检验误差率更低,民众满意度更高,报告发出时间、有效控制时间更短(P<0.05).结论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显著,能够将风险性降低,促使民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李玉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建设也突显重要.该院充分借鉴目前各省市的成熟典范以及针对各培训基地住院医师信息化管理覆盖的不足,同时结合该院的具体情况,逐步建设并完善了一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笔者就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现状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基层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综合性信息管理平台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凌;孟淑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进入ICU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具体划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例,护理人员需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终分析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在进行具体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护理管理中有效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DRGs是目前公认的先进的医疗付费方式,它的应用对医院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医疗质量和成本控制、绩效考核及人才培养、减少老百姓看病负担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抓手作用.但DRGs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付费方式,在具体的应用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包括:推广和监管的困难;各地区各医院使用的信息库标准不统一;DRG分组器的分组规则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错误;监管方(合管办)和(医院)之间信息不对称,增加了DRGs实施难度;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国家医疗保险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等.
作者:刘小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胃癌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观察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的血清前蛋白、体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营养风险状况,减少住院时及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思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主要分析在医院手术室的相关护理管理工作中,落实品管圈活动护理模式后,对护理差错发生概率、患者切口感染等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的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2017年7月需要到该院开展手术医治的病患,从中抽取64例,将其等量分2组,探讨在不同护理模式条件下,对护理差错发生概率、患者切口感染等指标产生的影响.结果 分析组患者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100.00%、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2.2)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中的各项指标参数值、护理差错发生概率等均高于参照组的相关指标(P<0.05).结论 在临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工作中,落实结合手术室品管圈方案后能达到较好的医治效果与护理价值.
作者: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微信群平台管理对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该市45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对比实验,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宣教,实验组则采取微信群平台管理模式,对比两组1年后宣教结果.结果 实验组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及接种后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群平台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降低其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张凤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医院管理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德医风,关系到医院整体的职业面貌.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于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关的策略.
作者:姜艳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名,根据不同教学的模式进行分组,其中,使用传统带教模式的30名作为传统组;使用PBL结合TBL教学模式的另30名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秀率96.67%、合格率100.00%,高于传统组的优秀率63.33%、合格率76.67%(P<0.05);研究组学生问卷各项目的量化评分及问卷调查总分与传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纪培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血液透析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感染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吴秋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血液的采集大都由血站完成,对血站成分制备白级净化室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需要灵活应用无菌操作技术,实现无菌操作,确保血液质量达标,避免使用中患者感染其他疾病,大化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因此,该文从不同角度客观阐述了血站成分制备百级净化室的无菌操作技术.
作者:段艳芳;崔茜茜;李少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对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纳入117例自2014年8月-2017年10月间在该院接受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常规管理组和规范化管理组,常规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疼痛管理,规范化管理组患者应用规范化疼痛管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出院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术后次日规范化管理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管理组45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满意度为80.36%,规范化管理组55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满意度为96.49%,规范化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素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监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新生儿,回顾性分析150例重症监护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50例重症监护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00%,其中胎龄、体重、抗生素的使用、住院时间长、重症监护室环境以及医护人员手卫生等均是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同时,需根据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并落实预防措施.
作者:宋时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住院患者血压及心功能改善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科室中组建一支全科医学团队,选择全科医学团队成立前后各100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比较全科医学管理团队成立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压控制水平、心率、患者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随访半年,比较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对症治疗后其血压控制水平、心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实施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后,其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且平均住院天数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住院患者血压及心功能改善方面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籍欣欣;刘中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自从我国大力推行新医改政策之后,不单单改善了以往看病难和贵等弊端,同时更全面加快医药卫生产业发展进程,集中表现为医药产业的快速升级和行业利益的均衡划分.笔者分别阐述新医改政策对于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细节,以及日后医药产业科学性经营发展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有关工作人员重视.
作者:林佳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医疗卫生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政府更加关注民生,更加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广大人民群众也更加关注医疗服务水平、关注卫生改革发展.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显得意义更加深远.医德医风是从医之本,该文通过分析医德医风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作者:俞佳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该院冠心病专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为常规组,一组实施风险管理,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文书质量评分(95.3±2.1)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5.6±2.4)分,专科护理质量评分(97.3±2.6)分,隔离消毒质量评分(100.0±0.0)分,各项数据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49例),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40例),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4例),常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11例),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专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各项护理工作的完整性,减少各类安全问题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该护理管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文化的不断发展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命质量的重要性,所以,对于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可以将生命质量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并且在构建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中,也需要纳入这个重要的标志.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的提高人们生命质量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社会医学、经济学等领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次研究主要分析的内容是在社会医学领域中,生命质量的研究成果,首先是生命质量概念定义以及发展情况;其次是分析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再次是分析其使用的测定量表;后分析其存在的几点问题,期望为后期的在社会医学领域中生命质量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借鉴.
作者:秦姝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采供血机构日常主要工作是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该项检查也是血液运用于临床前的必检环节,若在献血者所献血液中筛查出血液病毒标志物,则判定为血压筛查不合格,无法应用于临床.因此,加强对献血者的相关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应通过多种不同途径加大宣教力度,加深献血者对各种基本知识的了解,包括无偿献血、献血并不危害健康等相关知识.此外,血站应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严格检测,帮助患者及时了解献血后血液情况,尤其注意对不合格血液的信息反馈,是各个地区血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艳慧;时玲玲;李运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