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杨金林

关键词:男性尖锐湿疣, 中医药疗法,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5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运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本组65例患者中,治愈46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结论 中医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八味锡类散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2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胶囊联合锡类散治疗放射性直肠炎(RE)的疗效.方法 RE患者62例,治疗组32例,同时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及八味锡类散灌肠,对照组30例给予蒙脱石散灌肠,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生存质量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之间肠镜下疗效、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锡类散治疗RE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作者:吴洋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于素质教育的儿科学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结合了当前儿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全新教学模式:采用主动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断提高和改进教学手段,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丙增;张宏;张旭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常熟市2004-2010年病毒性乙肝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为及时掌握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特点、预测流行趋势,进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0年全市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从2004-2010年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率趋势上来看,病毒性乙肝发病率呈平缓下降趋势,我市主要乙肝发病人数集中在城区,好发年龄段为青壮年,职业分布上主要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其次为民工.结论 经过多年的计划免疫,我市的病毒性乙肝防控效果逐步显现,乙肝发病的第一高峰基本呈现一个散发状态,我市学生乙肝发病率下降,排序第九位.乙肝的防治应继续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做好常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提高青壮年乙肝疫苗接种率,提高人群免疫力.

    作者:任宇花;邹新宇;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PAP1基因在胆囊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PAP1基因在胆囊的对照组织,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PA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中PAP1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癌组和癌旁组(P<0.05);癌组织中PAP1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PAP1基因在胆囊癌中高表达,转录翻译生成的类甲基转化酶9可能导致胆囊癌中DNA高度甲基化,从而促进胆囊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症脑出血并发胃肠道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脑出血并发胃肠衰竭的主要因素的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156例,根据是否发生胃肠衰竭分成胃肠衰竭组和非胃肠衰竭组,从患者既往史、就诊时出血量、出血部位、意识状态、及胃肠衰竭发生时间与病死率的关系几方面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既往史及意识障碍方面无差异(P>0.05);而脑叶出血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丘脑出血出现胃肠衰竭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发生百分比观 察组为52.2%,对照组为0.9%,两者比较P<0.01.结论 重症脑出血并发胃肠衰竭与发病时的脑叶及丘脑出血情况、意识障碍程度有关,与既往史及意识障碍无关.胃肠衰竭组死亡率较高,表明胃肠衰竭的出现预示存在脑出血预后不良倾向.

    作者:杨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早期妊娠血清孕酮与妊娠结局的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孕酮浓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利用围生保健门诊资料,按血清孕酮浓度值的高低分成A(>25ng/ml)、B(15-25ng/ml)、C(<15ng/ml)三组,每组随机收录符合条件的早期妊娠妇女150例,随访统计终妊娠结局结果异常妊娠(包括流产和异位妊娠)的发生率A组5.33%(8/150)<B组12.67%(/150)<C组45.33%(68/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68,P<0.01).结论 血清孕酮浓度越低,流产和异位妊娠等异常妊娠的发生率越高.

    作者:庞翠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论知情同意对医患和谐的作用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认真落实知情同意权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方法 我国已确立患者知情同意的法律制度,明确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内涵和意义,分析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的现实状况,提出落实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途径和方法.结果 随着医患沟通的不断加强,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得到落实,医患间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化解,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正在逐步形成.结论 加强医患沟通,落实知情同意,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瘦素(Leptin)在健康人、单纯性肥胖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血清中平均水平,探讨血清瘦素检测在OSAH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0例OSAHS患者、1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并测定全部受试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 其血清瘦素水平非肥胖OSAHS患者组(184.1200±81.90162)ng/ml、肥胖OSAHS患者组(197.1006±107.61821)ng/ml比单纯肥胖组(61.0270±22.29194)ng/ml和健康人组(59.4610±14.87509)ng/ml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肥胖组比健康人组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OSAHS患者组比非肥胖OSAHS患者组略高,亦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瘦素在健康人和单纯肥胖者与OSAHS患者相比血清中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瘦素与OSAHS有关.

    作者:申颖娇;王萍;马艳兵;尚晓风;郑曙光;尹慧婷;崔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路径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宣教知识掌握情况、腰腿痛程度、Prolo腰椎功能等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腰腿痛程度、Prolo腰椎功能评定三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椎间隙感染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临床路径可使患者全面、系统、有效的掌握健康知识,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耿田军;赵静;丁莉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腹胀减轻,尿量、血浆白蛋白显著增加,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下降,腹腔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 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唐兰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联合手术治疗鼻窦炎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鼻内窥镜联合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经系统药物治疗2个月以上无效的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切除鼻道窦口.结果 治愈24例,占75.0%;好转6例,占18.8%;无效2例,占6.2%,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全组共发生2例严重并发症,占6.25%,其中术中出现大出血1例,鼻腔粘连1例,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窥镜联合手术治疗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国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内压、扩血管治疗、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尿激酶和降纤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3 d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松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对营养治疗进行临床分期的设想

    对疾病进行分期是医学上一种常见做法.通过分期、分级的概念,往往可以提示病情进程、严重程度、预后等,对治疗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参考这样的概念,对营养治疗进行临床分期,能从整体上明确治疗思路,避免营养诊断不能指导治疗的问题,也能对目前营养筛查,营养治疗实施后效果的评价欠客观和全面的问题予以弥补.

    作者:朱建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14d,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连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牙深龋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牙近髓深龋应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的疗效.方法 460例乳牙近髓深龋患儿分成2组,分别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和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治疗.结果 观察治疗3个月保髓成功率,永久性充填后6个月保髓成功率,与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相比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3个月保髓成功率高,差异显著.永久性充填后6个月保髓成功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治疗乳牙近髓深龋成功率高,疗效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申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SLIPA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临床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通过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SLIPA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成功,插管组在T3、T4时间相点,HR、SBP、DBP升高较喉罩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终及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率方面喉罩组较插管组少(P<0.05).讨论SLIPA喉罩由于具有口咽刺激小、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相关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可高效安全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

    作者:魏海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成药的使用误区

    目前中成药种类繁多,与西药相比其优势在于副作用小、安全、方便,被广泛使用,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不免有不尽人意之处,存在使用误区,现就临证所见、思考、总结如下:1单凭处方断定功效

    作者:于淑英;张岩;陈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及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8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26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抗生素使用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顺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剔除肌瘤个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刘津;李淑娟;常子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病理科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控制与职业安全防护

    目的 探讨病理科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控制与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28例痰细胞学检查结果;从痰细胞学涂片制片质量与诊断水平等方面,探讨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控制要点;从防护管理、防护设施、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探讨痰细胞学检查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结果 痰细胞学检查准确率为82.0%(187/228),分型符合率为70.3%(83/118);提高送检痰液质量、制作痰液切片、增加痰送检次数、挑选痰液有效部位制片、提高染色对比清晰度、提高镜检诊断水平,可提高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加强安全教育、强化管理、提高防护意识、改进设施、加强安全防护,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理科痰细胞学检查的职业危害.结论 痰细胞学检查简单易行、准确率高,提高制片质量与诊断水平可提高其诊断率;加强安全防护,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职业危害.

    作者:方庆全;叶美华;黄红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水通道蛋白1在鼻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是具有高选择性的跨膜蛋白家族,迄今共发现13个家族成员,即AQP0-12,水通道蛋白1是早被发现的,研究发现,它参与鼻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鼻息肉、变应性鼻炎鼻腔粘膜高表达.本文参阅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水通道蛋白1的研究文献,就水通道蛋白1在鼻部的分布、生理功能以及与鼻部疾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马玉强;柴向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