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八味锡类散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2例的临床观察

吴洋东

关键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八味锡类散, 放射性直肠炎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胶囊联合锡类散治疗放射性直肠炎(RE)的疗效.方法 RE患者62例,治疗组32例,同时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及八味锡类散灌肠,对照组30例给予蒙脱石散灌肠,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生存质量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之间肠镜下疗效、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锡类散治疗RE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内科门诊降糖药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门诊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口服降糖药使用频率高为阿卡波糖,其次为格列本脲和格列喹酮.注射用胰岛素使用频率高为诺和锐30,其次为来得时和诺和灵30R.结论 降糖药以单独应用和二联应用为主,三联用药少量.联合用药基本合理、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秦红梅;宋怡;孔祥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异丙酚与长托宁合用和单用异丙酚对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在无痛人流麻醉中,异丙酚与长托宁合用和单用异丙酚两种给药方式,哪种更优.方法 选择18-40岁女性患者40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n=200),单纯静脉推注异丙酚1-2mg/kg体重,B组为长托宁组(n=200),患者先静脉推注长托宁0.5mg,约1min后再静脉推注异丙酚1-2mg/kg体重,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抑制程度、呼吸暂停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唾液分泌量、宫颈松驰程度和清醒时间.结果 B组用药后相对于A组呼吸暂停时间短,呼吸抑制明显减轻,SPO2波动不明显,口腔分泌量少,宫颈较松驰,缩短手术时间,清醒较快.结论 长托宁与异丙酚合用于无痛人流,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陈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miR-26a-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miR-26a-1 rs7372209 C>T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病例研究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分析8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和27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miR-26a-1 rs7372209 C>T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miR-26a-1 rs7372209 C>T多态三种基因型CC、CT、T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频率分别为55.3%、36.5%、8.2%和48.5%、43.7%、7.8%,与携带miR-26a-1 rs7372209 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miR-26a-1 rs7372209 TT等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无关.结论 miR-26a-1 rs7372209 C>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作者:官宝礼;顾海勇;唐巍峰;董长青;丁国文;刘立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成药的使用误区

    目前中成药种类繁多,与西药相比其优势在于副作用小、安全、方便,被广泛使用,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不免有不尽人意之处,存在使用误区,现就临证所见、思考、总结如下:1单凭处方断定功效

    作者:于淑英;张岩;陈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丙型肝炎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分析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在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探讨其在肝损伤患者中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Beckman-Coulter公司的LH75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观察40例健康成人、37例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治疗前后和25例丙肝患者肝功能无异常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结果 与健康成人比较,肝功能异常患者的RET%.IRF明显升高(P<0.05).肝功能异常治疗后,丙肝患者肝功能无异常,和健康成人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对早期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付学章;张晓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于素质教育的儿科学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结合了当前儿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全新教学模式:采用主动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断提高和改进教学手段,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丙增;张宏;张旭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病理科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控制与职业安全防护

    目的 探讨病理科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控制与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28例痰细胞学检查结果;从痰细胞学涂片制片质量与诊断水平等方面,探讨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控制要点;从防护管理、防护设施、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探讨痰细胞学检查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结果 痰细胞学检查准确率为82.0%(187/228),分型符合率为70.3%(83/118);提高送检痰液质量、制作痰液切片、增加痰送检次数、挑选痰液有效部位制片、提高染色对比清晰度、提高镜检诊断水平,可提高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加强安全教育、强化管理、提高防护意识、改进设施、加强安全防护,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理科痰细胞学检查的职业危害.结论 痰细胞学检查简单易行、准确率高,提高制片质量与诊断水平可提高其诊断率;加强安全防护,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职业危害.

    作者:方庆全;叶美华;黄红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近3年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例75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口服美沙拉嗪片1.0/次,4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1.0/次,4次/d.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38例患者8周后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84%(33/38);对照组37例患者8周后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0.27%(26/37),两组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8/3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

    作者:刘兆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MRI诊断1例报道

    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但是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极为罕见.我院近日发现1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马淑萍;郭佳慧;钟赞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对营养治疗进行临床分期的设想

    对疾病进行分期是医学上一种常见做法.通过分期、分级的概念,往往可以提示病情进程、严重程度、预后等,对治疗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参考这样的概念,对营养治疗进行临床分期,能从整体上明确治疗思路,避免营养诊断不能指导治疗的问题,也能对目前营养筛查,营养治疗实施后效果的评价欠客观和全面的问题予以弥补.

    作者:朱建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应用XK20型肠套达整复仪诊治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病因、病理及其临床特点的研究,探讨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影响因素,旨在推广应用该法和提高该法的成功率.方法 借助于31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分析起病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及效果的比较.结果 X线透视监控下利用XK20肠套叠整复仪作空气灌肠诊断和整复治疗,其中低压诊断逐渐提高压力整复102成功89例(87.25%),2例发生穿孔.直接应用高压诊治210例(其中23例先行B超明确诊断),成功206例,成功率98.10%(P<0.005).无穿孔病例(0.1<P<0.25).结论 小儿急性肠套叠正确诊断和恰当的治疗与患儿预后密切相关,直接高压空气灌肠较低压诊断逐渐提高压力整复提高了整复成功率.

    作者:赵希海;郑文菊;靖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瘦素(Leptin)在健康人、单纯性肥胖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血清中平均水平,探讨血清瘦素检测在OSAH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0例OSAHS患者、1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并测定全部受试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 其血清瘦素水平非肥胖OSAHS患者组(184.1200±81.90162)ng/ml、肥胖OSAHS患者组(197.1006±107.61821)ng/ml比单纯肥胖组(61.0270±22.29194)ng/ml和健康人组(59.4610±14.87509)ng/ml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肥胖组比健康人组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OSAHS患者组比非肥胖OSAHS患者组略高,亦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瘦素在健康人和单纯肥胖者与OSAHS患者相比血清中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瘦素与OSAHS有关.

    作者:申颖娇;王萍;马艳兵;尚晓风;郑曙光;尹慧婷;崔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现代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进展

    洁净手术室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发展趋势,是当今医院手术室建设的潮流[1].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作者:李毅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CA125在肺癌的诊断分型及分期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在肺癌的诊断分型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13例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分析肺癌不同类型及不同分期患者血CA125水平差异,并与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 肺鳞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为(66.31±69.82)U/ml,肺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为(132 91±153.45)U/ml,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为(60.13±75.78)U/ml,正常对照组为(24.06±15.13)U/ml),P<0.01;肺鳞癌、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CA125浓度的检测,对肺癌诊断、分型、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钱明;袁君君;林赛玲;汤艳平;陈超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特征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对梗死相关动脉判断的作用.方法 对照研究5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在胸前导联ST段的偏移上有一种趋势,胸前导联(V2、V3)ST段下降与下壁导联(Ⅱ、Ⅲ、aVF) ST段抬高的代数和越大,RCA闭塞的可能性越大.其代数和越小,LCX闭塞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心电图的STⅢ/Ⅱ的比值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牙深龋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牙近髓深龋应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的疗效.方法 460例乳牙近髓深龋患儿分成2组,分别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和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治疗.结果 观察治疗3个月保髓成功率,永久性充填后6个月保髓成功率,与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相比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3个月保髓成功率高,差异显著.永久性充填后6个月保髓成功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治疗乳牙近髓深龋成功率高,疗效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申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路径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宣教知识掌握情况、腰腿痛程度、Prolo腰椎功能等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腰腿痛程度、Prolo腰椎功能评定三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椎间隙感染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临床路径可使患者全面、系统、有效的掌握健康知识,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耿田军;赵静;丁莉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PAP1基因在胆囊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PAP1基因在胆囊的对照组织,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PA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中PAP1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癌组和癌旁组(P<0.05);癌组织中PAP1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PAP1基因在胆囊癌中高表达,转录翻译生成的类甲基转化酶9可能导致胆囊癌中DNA高度甲基化,从而促进胆囊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内压、扩血管治疗、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尿激酶和降纤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3 d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松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50例发生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甾体抗炎药不但有胃肠道、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还有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等.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并存,在使用过程中临床医生应严加关注,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延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