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琳
目的 总结门诊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双极电凝术治疗鼻出血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门诊2005年7月-2010年12月间鼻内镜下运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双极电凝术治疗的75例鼻出血患者.结果 一次性止血成功71例,术后再次出血需二次止血者4例.随访6个月,患者均未再出血,未出现鼻腔粘连、鼻腔干燥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双极电凝术治疗鼻出血安全有效,痛苦小,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於翔;宋加佑;马俊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小剂量瑞芬太尼降低全麻苏醒拔管期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来我院进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术毕按0.05μg·kg-1·min-1的用量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对照组在术毕后停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拔管时、拔管后3min、5min的MAP、HR较拔管前的变化情况、拔管前后咳嗽发生率及程度,术毕后自主呼吸及足够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开始听指令时间、苏醒期时间.结果 观察组咳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程度较对照组轻,术毕后自主呼吸及足够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开始听指令时间、苏醒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期的MAP、HR比对照组稳定,较拔管前变动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瑞芬太尼可以明显减轻全麻苏醒拔管期的不良反应.
作者:许荣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结合了当前儿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全新教学模式:采用主动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断提高和改进教学手段,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丙增;张宏;张旭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病因、病理及其临床特点的研究,探讨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影响因素,旨在推广应用该法和提高该法的成功率.方法 借助于31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分析起病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及效果的比较.结果 X线透视监控下利用XK20肠套叠整复仪作空气灌肠诊断和整复治疗,其中低压诊断逐渐提高压力整复102成功89例(87.25%),2例发生穿孔.直接应用高压诊治210例(其中23例先行B超明确诊断),成功206例,成功率98.10%(P<0.005).无穿孔病例(0.1<P<0.25).结论 小儿急性肠套叠正确诊断和恰当的治疗与患儿预后密切相关,直接高压空气灌肠较低压诊断逐渐提高压力整复提高了整复成功率.
作者:赵希海;郑文菊;靖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水通道蛋白是具有高选择性的跨膜蛋白家族,迄今共发现13个家族成员,即AQP0-12,水通道蛋白1是早被发现的,研究发现,它参与鼻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鼻息肉、变应性鼻炎鼻腔粘膜高表达.本文参阅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水通道蛋白1的研究文献,就水通道蛋白1在鼻部的分布、生理功能以及与鼻部疾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马玉强;柴向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AP1基因在胆囊的对照组织,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PA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中PAP1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癌组和癌旁组(P<0.05);癌组织中PAP1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PAP1基因在胆囊癌中高表达,转录翻译生成的类甲基转化酶9可能导致胆囊癌中DNA高度甲基化,从而促进胆囊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miR-26a-1 rs7372209 C>T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病例研究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分析8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和27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miR-26a-1 rs7372209 C>T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miR-26a-1 rs7372209 C>T多态三种基因型CC、CT、T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频率分别为55.3%、36.5%、8.2%和48.5%、43.7%、7.8%,与携带miR-26a-1 rs7372209 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miR-26a-1 rs7372209 TT等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无关.结论 miR-26a-1 rs7372209 C>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作者:官宝礼;顾海勇;唐巍峰;董长青;丁国文;刘立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5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运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本组65例患者中,治愈46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结论 中医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桡动脉穿刺点使用TR-Band压迫型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术后患者100例,按术后是否使用压迫型止血器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使用TR-Band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另选取对照组50例使用弹力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以及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肢体肿胀麻木、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 桡动脉急性闭塞及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肢端肿胀、麻木发生率及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压迫止血器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压迫,且具有良好止血效果,操作简便,血管并发症少.
作者:陈莉;刘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 对18例(5例为多发病灶,总共25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定期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随访,观察射频消融的效果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病灶随时间改变而其磁共振表现各有不同.病灶早期(1个月内)呈典型的三层圆心圆改变,静脉注射Gd-DTPA后中央区无强化,而边缘则呈环行强化.3-6个月随访23个病灶为T1W及T2W均呈低信号,且无强化.2个病灶消融区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或较厚的不规则环状强化.结论 射频消融对于合适的肝癌癌灶是一种疗效确切的局部治疗方法,在评价其疗效及长期随访中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手段.
作者:赵伟;张旗;田淑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光抑素CYS-C(cystatin C)、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27例、微量蛋白尿组(MA)31例和大量蛋白尿组(P)16例,对74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CYS-C、Fg、CRP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Cys-C在糖尿病组均有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CYS-C、Fg、CRP水平逐渐升高,对照组的CYS-C、Fg、CRP与NA、MA、P中的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血CYS-C、Fg、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CYS-C、Fg、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且以大量蛋白尿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血CYS-C、Fg、CRP水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军;陈桂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为及时掌握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特点、预测流行趋势,进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0年全市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从2004-2010年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率趋势上来看,病毒性乙肝发病率呈平缓下降趋势,我市主要乙肝发病人数集中在城区,好发年龄段为青壮年,职业分布上主要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其次为民工.结论 经过多年的计划免疫,我市的病毒性乙肝防控效果逐步显现,乙肝发病的第一高峰基本呈现一个散发状态,我市学生乙肝发病率下降,排序第九位.乙肝的防治应继续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做好常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提高青壮年乙肝疫苗接种率,提高人群免疫力.
作者:任宇花;邹新宇;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洁净手术室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发展趋势,是当今医院手术室建设的潮流[1].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作者:李毅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压疮的预防方法.方法 选择用Waterlow Scaies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平分,选择分值在15分以上的血液净化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向股静脉置管一侧倾斜30°使骶尾部腾空、仰卧位、平托的方法,3种体位间隔时间均为2h.回顾相同病例具有可比性的1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皮肤护理的方法,即护士将双手深入患者的骶尾部按摩,1次/2h.结果 两组预防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向中心静脉置管一侧倾斜30°、仰卧位、平托三者交替的方法,能有效预防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李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诱因及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2005-2010年收治的1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治疗方案和预防对策.结果 情绪波动、高血压、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患者过早下床活动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再出血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防治方法,使患者了解并且避免诱发因素,控制血压,保持良好心态和情绪,绝对卧床休息,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皿;陈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但是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极为罕见.我院近日发现1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马淑萍;郭佳慧;钟赞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两年来我院4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结果 46例患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手术配合方法,不仅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还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敬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瘦素(Leptin)在健康人、单纯性肥胖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血清中平均水平,探讨血清瘦素检测在OSAH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0例OSAHS患者、1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并测定全部受试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 其血清瘦素水平非肥胖OSAHS患者组(184.1200±81.90162)ng/ml、肥胖OSAHS患者组(197.1006±107.61821)ng/ml比单纯肥胖组(61.0270±22.29194)ng/ml和健康人组(59.4610±14.87509)ng/ml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肥胖组比健康人组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OSAHS患者组比非肥胖OSAHS患者组略高,亦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瘦素在健康人和单纯肥胖者与OSAHS患者相比血清中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瘦素与OSAHS有关.
作者:申颖娇;王萍;马艳兵;尚晓风;郑曙光;尹慧婷;崔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内压、扩血管治疗、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尿激酶和降纤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3 d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松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肥胖组、轻中重度OSAS患者组之间血浆chemerin水平,分析血浆chemerin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酶免法检测24例单纯肥胖者和20例轻度、12例中度、28例重度OSAS患者血浆中的chemerin,并检查试验组的体块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血压,PSG检测低氧饱和度、低通气指数等指标.结果 肥胖组和OSAS组之间血浆chemer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程度OSAS之间血浆chemerin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血浆chemerin和WHR有关,呈正相关(R=0 268,P<0.05),chemerin和SBP有正相关关系(R=0.284,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emerin为因变量,收缩压和腰臀比进入方程(P<0.05).结论 血浆chemerin水平与肥胖、血压具有相关性,与OSAS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揭示chemerin可能在肥胖和相关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作用.
作者:夏永泉;范艳锋;武月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