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光抑素CYS-C、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李军;陈桂林

关键词:血光抑素CYS-C,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 探讨血光抑素CYS-C(cystatin C)、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27例、微量蛋白尿组(MA)31例和大量蛋白尿组(P)16例,对74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CYS-C、Fg、CRP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Cys-C在糖尿病组均有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CYS-C、Fg、CRP水平逐渐升高,对照组的CYS-C、Fg、CRP与NA、MA、P中的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血CYS-C、Fg、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CYS-C、Fg、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且以大量蛋白尿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血CYS-C、Fg、CRP水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胸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探讨

    将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应用于胸部肿瘤临床教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较传统教学方法,病例导入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作者:王巍炜;李高峰;蒋永新;普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剂量瑞芬太尼减轻全麻苏醒拔管期不良反应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小剂量瑞芬太尼降低全麻苏醒拔管期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来我院进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术毕按0.05μg·kg-1·min-1的用量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对照组在术毕后停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拔管时、拔管后3min、5min的MAP、HR较拔管前的变化情况、拔管前后咳嗽发生率及程度,术毕后自主呼吸及足够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开始听指令时间、苏醒期时间.结果 观察组咳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程度较对照组轻,术毕后自主呼吸及足够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开始听指令时间、苏醒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期的MAP、HR比对照组稳定,较拔管前变动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瑞芬太尼可以明显减轻全麻苏醒拔管期的不良反应.

    作者:许荣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八味锡类散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2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胶囊联合锡类散治疗放射性直肠炎(RE)的疗效.方法 RE患者62例,治疗组32例,同时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及八味锡类散灌肠,对照组30例给予蒙脱石散灌肠,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生存质量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之间肠镜下疗效、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锡类散治疗RE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作者:吴洋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常熟市2004-2010年病毒性乙肝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为及时掌握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特点、预测流行趋势,进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0年全市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从2004-2010年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率趋势上来看,病毒性乙肝发病率呈平缓下降趋势,我市主要乙肝发病人数集中在城区,好发年龄段为青壮年,职业分布上主要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其次为民工.结论 经过多年的计划免疫,我市的病毒性乙肝防控效果逐步显现,乙肝发病的第一高峰基本呈现一个散发状态,我市学生乙肝发病率下降,排序第九位.乙肝的防治应继续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做好常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提高青壮年乙肝疫苗接种率,提高人群免疫力.

    作者:任宇花;邹新宇;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TR-Band型压迫止血器在介入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观察桡动脉穿刺点使用TR-Band压迫型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术后患者100例,按术后是否使用压迫型止血器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使用TR-Band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另选取对照组50例使用弹力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以及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肢体肿胀麻木、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 桡动脉急性闭塞及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肢端肿胀、麻木发生率及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压迫止血器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压迫,且具有良好止血效果,操作简便,血管并发症少.

    作者:陈莉;刘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进展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降解后、含r2-r3键片段的终末产物之一,同时也是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和纤溶亢进状态的重要标志物.当前,D-二聚体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许多疾病上均已将其作为重要的诊断指标.本文就D-二聚体的形成、特性、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一简单的综述.

    作者:余祖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CHF患者8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FHe)进行测试,对比两组患者变化情况,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LiFHe得分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iFHe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能更好的提高CHF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及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8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26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抗生素使用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顺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剔除肌瘤个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刘津;李淑娟;常子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牙深龋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牙近髓深龋应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的疗效.方法 460例乳牙近髓深龋患儿分成2组,分别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和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治疗.结果 观察治疗3个月保髓成功率,永久性充填后6个月保髓成功率,与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相比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3个月保髓成功率高,差异显著.永久性充填后6个月保髓成功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间接盖髓术治疗乳牙近髓深龋成功率高,疗效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申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双极电凝术治疗鼻出血75例体会

    目的 总结门诊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双极电凝术治疗鼻出血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门诊2005年7月-2010年12月间鼻内镜下运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双极电凝术治疗的75例鼻出血患者.结果 一次性止血成功71例,术后再次出血需二次止血者4例.随访6个月,患者均未再出血,未出现鼻腔粘连、鼻腔干燥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双极电凝术治疗鼻出血安全有效,痛苦小,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於翔;宋加佑;马俊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住院的HBeAg抗原阳性CHB患者96例分成2组,治疗组用干扰素α-2b再联合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及苦参素胶囊,总疗程均为6个月.对照组单用干扰素α-2b治疗,疗程及剂量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疗程结束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的HBV-DNA、HBeAg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BeAg阳性CHB患者,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较单用干扰素效果为佳.

    作者:欧阳高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医院保洁社会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医院保洁是确保医院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是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部分.用社会化的管理理念,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保洁工作质量,是医院管理者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李碧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成药的使用误区

    目前中成药种类繁多,与西药相比其优势在于副作用小、安全、方便,被广泛使用,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不免有不尽人意之处,存在使用误区,现就临证所见、思考、总结如下:1单凭处方断定功效

    作者:于淑英;张岩;陈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诱因及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2005-2010年收治的1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治疗方案和预防对策.结果 情绪波动、高血压、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患者过早下床活动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再出血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防治方法,使患者了解并且避免诱发因素,控制血压,保持良好心态和情绪,绝对卧床休息,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皿;陈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定岗分级机制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建立定岗分级的护理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定岗分级前按照工龄、职称进行分配.定岗分级后实行一岗(护士长)、二岗(责任护士)、三岗(晚夜班护士)、四岗(药办班护士)定岗分级管理,每个岗位工作都和奖金挂钩结果实施定岗分级机制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不管是护理质量还是教学质量都明显得到提高结论定岗分级护理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积极性,实现良好的管理目标.

    作者:于春红;王来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对营养治疗进行临床分期的设想

    对疾病进行分期是医学上一种常见做法.通过分期、分级的概念,往往可以提示病情进程、严重程度、预后等,对治疗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参考这样的概念,对营养治疗进行临床分期,能从整体上明确治疗思路,避免营养诊断不能指导治疗的问题,也能对目前营养筛查,营养治疗实施后效果的评价欠客观和全面的问题予以弥补.

    作者:朱建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miR-26a-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miR-26a-1 rs7372209 C>T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病例研究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分析8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和27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miR-26a-1 rs7372209 C>T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miR-26a-1 rs7372209 C>T多态三种基因型CC、CT、T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频率分别为55.3%、36.5%、8.2%和48.5%、43.7%、7.8%,与携带miR-26a-1 rs7372209 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miR-26a-1 rs7372209 TT等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无关.结论 miR-26a-1 rs7372209 C>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作者:官宝礼;顾海勇;唐巍峰;董长青;丁国文;刘立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冠心病的中医病理因素分析及治疗

    目的 研究引起冠心病的中医病理因素及临床佳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痛患者,按中医证型分成中气不足证型,气滞血瘀证型,痰浊阻塞证型,胸阳不振证型,心阴虚证型,进行对症治疗.结果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痊愈47例(69.1%).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心电图有些许好转.有效18例(26.4%).无效:临床症状、心电图完全没有变化,有效3例(4.4%).结论 根据冠心病中医证型进行对症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刘静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MRI诊断1例报道

    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但是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极为罕见.我院近日发现1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马淑萍;郭佳慧;钟赞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腹胀减轻,尿量、血浆白蛋白显著增加,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下降,腹腔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 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唐兰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