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高胜
目的 为及时掌握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特点、预测流行趋势,进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0年全市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从2004-2010年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率趋势上来看,病毒性乙肝发病率呈平缓下降趋势,我市主要乙肝发病人数集中在城区,好发年龄段为青壮年,职业分布上主要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其次为民工.结论 经过多年的计划免疫,我市的病毒性乙肝防控效果逐步显现,乙肝发病的第一高峰基本呈现一个散发状态,我市学生乙肝发病率下降,排序第九位.乙肝的防治应继续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做好常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提高青壮年乙肝疫苗接种率,提高人群免疫力.
作者:任宇花;邹新宇;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结合了当前儿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全新教学模式:采用主动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断提高和改进教学手段,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丙增;张宏;张旭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前中成药种类繁多,与西药相比其优势在于副作用小、安全、方便,被广泛使用,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不免有不尽人意之处,存在使用误区,现就临证所见、思考、总结如下:1单凭处方断定功效
作者:于淑英;张岩;陈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miR-26a-1 rs7372209 C>T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病例研究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分析8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和27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miR-26a-1 rs7372209 C>T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miR-26a-1 rs7372209 C>T多态三种基因型CC、CT、T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频率分别为55.3%、36.5%、8.2%和48.5%、43.7%、7.8%,与携带miR-26a-1 rs7372209 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miR-26a-1 rs7372209 TT等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无关.结论 miR-26a-1 rs7372209 C>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作者:官宝礼;顾海勇;唐巍峰;董长青;丁国文;刘立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降解后、含r2-r3键片段的终末产物之一,同时也是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和纤溶亢进状态的重要标志物.当前,D-二聚体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许多疾病上均已将其作为重要的诊断指标.本文就D-二聚体的形成、特性、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一简单的综述.
作者:余祖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住院的HBeAg抗原阳性CHB患者96例分成2组,治疗组用干扰素α-2b再联合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及苦参素胶囊,总疗程均为6个月.对照组单用干扰素α-2b治疗,疗程及剂量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疗程结束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的HBV-DNA、HBeAg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BeAg阳性CHB患者,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较单用干扰素效果为佳.
作者:欧阳高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测定冠心痛患者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CHD组与对照组比较,CHD组hs-CRP、TC、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内比较,SAP组、UAP组、AMI组TC、T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认为hs-CRP作为正在进行的炎症标记和较敏感的心血管病危险预测因子,其重要性独立于某些传统危险因子(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等),若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判断CHD的严重程度,预测AMI的发生以及CHD的治疗和预后判断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刘新涛;邹德辉;佟凤芝;侯艺;刘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在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探讨其在肝损伤患者中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Beckman-Coulter公司的LH75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观察40例健康成人、37例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治疗前后和25例丙肝患者肝功能无异常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结果 与健康成人比较,肝功能异常患者的RET%.IRF明显升高(P<0.05).肝功能异常治疗后,丙肝患者肝功能无异常,和健康成人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对早期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付学章;张晓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腹胀减轻,尿量、血浆白蛋白显著增加,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下降,腹腔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 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唐兰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疾病进行分期是医学上一种常见做法.通过分期、分级的概念,往往可以提示病情进程、严重程度、预后等,对治疗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参考这样的概念,对营养治疗进行临床分期,能从整体上明确治疗思路,避免营养诊断不能指导治疗的问题,也能对目前营养筛查,营养治疗实施后效果的评价欠客观和全面的问题予以弥补.
作者:朱建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本院门诊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口服降糖药使用频率高为阿卡波糖,其次为格列本脲和格列喹酮.注射用胰岛素使用频率高为诺和锐30,其次为来得时和诺和灵30R.结论 降糖药以单独应用和二联应用为主,三联用药少量.联合用药基本合理、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秦红梅;宋怡;孔祥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光抑素CYS-C(cystatin C)、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27例、微量蛋白尿组(MA)31例和大量蛋白尿组(P)16例,对74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CYS-C、Fg、CRP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Cys-C在糖尿病组均有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CYS-C、Fg、CRP水平逐渐升高,对照组的CYS-C、Fg、CRP与NA、MA、P中的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血CYS-C、Fg、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CYS-C、Fg、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且以大量蛋白尿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血CYS-C、Fg、CRP水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军;陈桂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做好再生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器械灭菌成功率.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3项标准要求,实现清洗消毒的中心化处理和标准化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器械清洗管理规程,加强清洗消毒的环节质控.增加清洗设备,运用现代清洗新程序,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了清洗消毒的质量标准,确保了医疗器械灭菌成功率达到100%.结论 再生医疗器械的有效清洗消毒是灭菌前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对梗死相关动脉判断的作用.方法 对照研究5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在胸前导联ST段的偏移上有一种趋势,胸前导联(V2、V3)ST段下降与下壁导联(Ⅱ、Ⅲ、aVF) ST段抬高的代数和越大,RCA闭塞的可能性越大.其代数和越小,LCX闭塞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心电图的STⅢ/Ⅱ的比值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洁净手术室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发展趋势,是当今医院手术室建设的潮流[1].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作者:李毅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在显微镜下手术的颅底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其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 按肿瘤生长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在切瘤过程中常规使用Zeis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部分未能全切者术后辅以γ-刀放射治疗结果26例病例中全切除23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本组术后无死亡病例.神经功能及症状体征加重1例.3例原术前有癫痫发作患者经手术及术后行抗癫痫治疗后痊愈.余全部都有不同程度恢复、好转或痊愈.结论 颅底脑膜瘤是血运异常丰富的实质性肿瘤,且颅底解剖复杂,凹凸不平,视野视角狭小多变,仍是专科的技术难点、热点之一.对血管异常丰富、风险较大者,术中使用高速磨钻扩大视野,骨窗要尽量贴近颅底,降低颅压及充分暴露肿瘤,使用显微操作技术,才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显微技术是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作者:杨志刚;杨成蓉;张德明;袁艺源;李智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鼻内窥镜联合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经系统药物治疗2个月以上无效的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切除鼻道窦口.结果 治愈24例,占75.0%;好转6例,占18.8%;无效2例,占6.2%,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全组共发生2例严重并发症,占6.25%,其中术中出现大出血1例,鼻腔粘连1例,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窥镜联合手术治疗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国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AP1基因在胆囊的对照组织,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PA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中PAP1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癌组和癌旁组(P<0.05);癌组织中PAP1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PAP1基因在胆囊癌中高表达,转录翻译生成的类甲基转化酶9可能导致胆囊癌中DNA高度甲基化,从而促进胆囊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在肺癌的诊断分型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13例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分析肺癌不同类型及不同分期患者血CA125水平差异,并与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 肺鳞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为(66.31±69.82)U/ml,肺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为(132 91±153.45)U/ml,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为(60.13±75.78)U/ml,正常对照组为(24.06±15.13)U/ml),P<0.01;肺鳞癌、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CA125浓度的检测,对肺癌诊断、分型、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钱明;袁君君;林赛玲;汤艳平;陈超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早期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6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护理.结果 两组的HAMD、NF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结论 早期心理护理对于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也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玉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