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荣
该研究利用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往牙本质-牙髓组织分化的潜能,结合新型生物材料拟钙粘蛋白多肽修饰的透明质酸优越的生物学活性,综合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动物实验手段,探讨了此支架材料对人牙髓干细胞诱导为牙本质-牙髓组织的能力的影响.
作者:黄健萍;王君;林思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护理人员共计44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护理人员共计22名,对照组护理工作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护理工作者使用分层次护理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各对随机两组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结果 随访1年,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随访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经过护理专业素质和他评情况考察,观察组护理人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分层次护理管理的方式对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反应良好,护理人员素质高,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毕淑红;王彩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该院精神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而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护士对风险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坠床、自杀、跌倒以及噎食等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44%,而对照组为82.05%,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用药前核对、输血前核对、针刺伤处理以及标本采集核对等多项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患者入院后进行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护士认知情况,大幅度降低了患者发生风险事故发生率.
作者:王桂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探索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该院新生儿科2014年开始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引入危重新生儿转运中,通过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转运中隐患、漏洞,制定针对性转运干预措施和安全转运程序,并对转运干预措施和安全转运程序予以落实,并加以改进.将2011-2013年该科转运患儿组成对照组,2014-2016年该科转运患儿组成观察组,比较两组转运人数、转运幅及单位数量、转运成功率,比较护理不良发生事件、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 PDCA循环管理后,观察组的转运人数、转运幅及单位数量、转运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不良发生事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新生儿转运引进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对终提高转运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代玉静;付小红;佟丽;谢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调查医疗机构对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度的情况,分析医疗机构及其医生对化妆品产品、使用及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为化妆品不良反应宣传及培训工作提供方向.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21家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及辽宁、广东、河南、山东、贵州5个省份的医疗机构开展研究.结果 多数医疗机构已建立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并开展上报、宣传等相关监测工作,但各医疗机构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上报率低.结论 全面推进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加大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深度及广度;多层次多途径强化化妆品不良反应宣传.
作者:单晓晖;迟戈;金丹;穆璇;王瑜歆;赵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增多,为了共建和谐化生活环境,四害的处理依旧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鼠疫问题.它不仅是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的烈性传染病,也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文结合2009-2011腾冲市鼠疫监测现状对流行形势进行了分析,并集中阐释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康显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该西药房2015年1月-2016年12月出现的38起高危药品管理不当事件进行分析,进一步采取有效管理策略,并探讨提高用药安全性的方法.结果 38起高危药品管理不当事件中,药品存放不当14起(36.84%)、药品标志牌内容不全12起(31.58%)、药品管理制度落实不完善12起(31.58%).结论 针对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不当事件,需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并加强用药的安全性,进一步促进西药房整体管理水平及用药水平的提高.
作者:韩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4月,通过评价法确定提高肺结核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对病区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实施有效对策.结果 经过品管圈11个月良性干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64%提高到90%,完成预期目标值86%,使肺结核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结论 肺结核健康教育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规范了肺结核健康教育,提高了肺结核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易江;雷东鸣;王民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该文基于人体解剖学和整形美容外科学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在整形美容外科应用解剖学教学的特点、方法及具体措施.
作者:张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该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妇产科患者中,随机抽取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率,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书写能力及服务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的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纠纷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郭玲;程振莲;魏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将移动网络应用于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时间段内,于皇姑区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患有高血压的青年患者共9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每组有45例患者.其中,采用常规的社区管理措施的一组作为对照,实验组则采用移动网络的方式进行高血压的社区管理相关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以及血压的控制效果等方面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使用药物的依从性以及血压的控制方面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移动网络应用于社区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控制以及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将这种方法进行推广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汪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秉承“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育人理念,深化校院合作内涵,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特色,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校院合作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黄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传染性结核病病区实习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102名结核病病区护理实习生作为该次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名,给予对照组实习生传统带教模式,而给予观察组实习生循征护理带教模式,分别观察两组实习生接受不同带教模式后护理实习生考试成绩、综合测评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实习生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53.8±3.92)分和(36.2±1.99)分,而对照组分别为(36.2±2.91)分和(25.9±3.98)分,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综合测评能力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实习生满意度为96.08%,而对照组为86.27%,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征护理理念和原则,可有效提升实习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以及院校和带教老师的教学创新精神.
作者:赵淑媛;刘旭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做好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不仅是离退休人员的迫切需求,也是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该文就如何做好管理服务工作作如下探讨:①加强医院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做好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②推动文化建设,文化养老,丰富晚年生活.③搭建服务社会平台,弘扬正能量,实现离退休干部奉献愿望.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该文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门诊输液室收入的30例输液治疗患者及该院就职的10名门诊输液室护士纳入参照组研究资料,在此时间段内还没有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实行品管圈活动,另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门诊输液室收入的30例输液治疗患者及该院就职的10名门诊输液室护士收入实验组研究资料,在此时间段内已经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实行品管圈活动,对比和研究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士的个人素质评分数值、业务能力评分数值、输液质量评分数值、岗位职责评分数值对比参照组更优;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合计率对比参照组更优.结论 在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呈现较优应用效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将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的护理专业护理生120名,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60名,观察组将评价导图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教学,对两组护理教学效果展开对照.结果 将两组护理生输液情况评分与两组护理生对临床护理教学满意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有效对护理生的护理技巧进行提升,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导管室手术患者护理中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5年6-12月实施导管室介人手术治疗患者70例,分别采用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介入导管室手术中,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韩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骨科护理人员20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护理人员使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的护理人员使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病区管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常用护理表格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达标率,住院患者的满意率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护理人员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郝新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数据统计的66例样本资料均参考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平均分组,样本均来源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纳入以及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将采取常规管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风险管理患者作为实验组,统计验证参照组与实验组组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实验组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12.12%、护理满意度评分(90.23±5.22)分对比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42.42%、护理满意度的评分(70.54±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具有借鉴的价值.
作者:张宏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医院图书馆作为收集、储存教学、医疗等信息的机构,主要职能是收藏、传递医学资料,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医学文献存储方式、载体介质、用户信息发生变化,导致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发生变化,给医院的经营、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医院图书馆如何适应新时期的数字化发展潮流,优化图书馆资源,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首先分析新时期医院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医院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