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平
目的 研究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在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检验科体检的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溶血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脂酶(CHE)、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口G)、葡萄糖(Glu)、尿素氮(UREA)、尿酸(UA)、钾离子(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16项生化指标.结果 11项存在异常,5项指标没有差别.结论 标本溶血对多数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影响,要求医护工作者在采血时规范操作,严格把关.
作者:秦金东;李晶晶;腾宏琴;朱长亮;高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采取药品监管与药品合理分类制度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该次统计数据涉及的460例样本均参考不同管理制度进行分组,样本均选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该院纳入的接受西药房服务的患者,将实行常规西药房管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药品监管与药品合理分类制度患者作为实验组,统计计算参照组与实验组接受西药房服务的患者满意度以及差错率.结果 数据验证表明,实验组接受西药房服务的患者出错发生率(1.30%)对比参照组出错发生率(7.82%)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接受西药房服务的患者满意度(99.13%)对比参照组满意度(94.78%)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药品监管与药品合理分类制度应用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效果显著,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张玉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伴随我国医疗体制不断的改革,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成为患者治疗过程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重心逐步自“以疾病为核心”转向“以人为核心”.此外,居民健康意识与法律意识不断增长,“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导致居民对医院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人性化服务理念兴起,人性化服务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且于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广泛应用.小儿外科病房中,通过人性化服务的开展,予以小儿及家属人性化护理,营造和谐住院环境,有助于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医疗纠纷减少.该研究现将从小儿外科病房护理中现存问题出发,对人性化服务实施意义、具体措施等进行论述,旨在促进小儿外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提升,从而增强医院综合竞争力,促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牛效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责任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责任意识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应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3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地加强对医学生们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以培养出真正富有爱心、耐心、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作者:于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做好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不仅是离退休人员的迫切需求,也是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该文就如何做好管理服务工作作如下探讨:①加强医院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做好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②推动文化建设,文化养老,丰富晚年生活.③搭建服务社会平台,弘扬正能量,实现离退休干部奉献愿望.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4月,通过评价法确定提高肺结核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对病区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实施有效对策.结果 经过品管圈11个月良性干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64%提高到90%,完成预期目标值86%,使肺结核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结论 肺结核健康教育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规范了肺结核健康教育,提高了肺结核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易江;雷东鸣;王民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该文基于人体解剖学和整形美容外科学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在整形美容外科应用解剖学教学的特点、方法及具体措施.
作者:张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前,职业健康检查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及其领域中,职业健康检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事业建设力度的不断强化,铁路行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形势.与此同时,铁路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其中,关于铁路职工的职业病防治问题,已然成为铁路事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开展有效的职业健康检查活动,可以促进职工机体各项生命指标的正常化,并使生命指征更加趋向于稳定.在铁路事业发展中,重视职业健康检查相关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对铁路工作人员职业病的综合防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姜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4年该院体检中心开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包括护理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护理质量监控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通过一系列努力避免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针对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后和应用前发生风险事件几率和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实施管理后明显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逐年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逐年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检中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风险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
作者:杨媛;芮海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该院精神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而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护士对风险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坠床、自杀、跌倒以及噎食等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44%,而对照组为82.05%,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用药前核对、输血前核对、针刺伤处理以及标本采集核对等多项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患者入院后进行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护士认知情况,大幅度降低了患者发生风险事故发生率.
作者:王桂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院内会诊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和解决疑难病患的重要方式,通过院内会诊一方面能及时诊断、治疗危重疑难患者,另一方面能全面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但目前来说我国医院院内会诊管理普遍存在较多问题.鉴于此,该文将积极探究院内会诊管理的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整体质量.
作者:张丹丹;刘妮妮;冯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该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妇产科患者中,随机抽取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率,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书写能力及服务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的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纠纷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郭玲;程振莲;魏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分析医药改革新形势下药品技术转让审评中常见的难点问题,整理目前省局受理的药品技术转让的品种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药品技术转让过程中存在质量标准偏低、多年不生产品种、工艺描述不详细等问题,并提出相适应的解决办法以及保障措施.
作者:高海鹰;于雅鑫;赵晓红;阎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急诊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效果.方法 该院急诊科室于2017年6月开始实施急诊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实验组)与2017年6月前实施的急诊工作常规管理(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实施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前后的管理质量.结果 两组管理方式之间对比的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急诊抢救成功率、医护人员专业考核评分及急诊科工作质量管理评分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基层医院的急诊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效果较为显著,能显著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规范了急诊工作的管理,促进了急诊管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石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方法 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对58名学生进行课堂教学,通过期评成绩及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 期评成绩及格率达100%,学生普遍接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且具备了—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结论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展.
作者:朱华;陶毅明;苏何玲;陈莉;马义丽;周先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针灸科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针灸科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随机抽取该阶段住院的74例患者,纳入研究组;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针灸科(常规管理模式)收治的74例患者(常规组)做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焦虑评分.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7、P=0.565);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t=55.259,P<0.05).此外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与管理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108、54.580,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69例(93.24%),高于常规组55例(74.32%),(x2=13.171,P<0.05).研究组患者对科室提供的感染预防、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护患沟通等管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t=59.634、48.654、63.248、45.504,P<0.05).结论 在针灸科提供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科室管理质量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宋瑜;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不同带教方案在皮肤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皮肤科68名护理实习生,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护理实习生.给予对照组实习生单纯常规带教方案,而观察组给予全程一对一带教方案,分别观察两组护理实习生在不同带教方案下护理满意度以及综合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沟通能力以及综合测评分数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带教教师和患者对实习生满意度分别为94.12%和97.06%,而对照组为76.47%和79.41%,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对照组接到投诉占比44.12%,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科护理实习生一对一带教方案可显著提升实习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和沟通能力,有助于今后实习生迈向工作岗位.
作者:张英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并将此阶段接受西药的药房服务的5 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调查对象,而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西药房采用常规监管制度,并将此阶段接受西药房服务的4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对象,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监管制度后患者满意度以及西药房出错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为85.94%,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观察组出错率为7.56%,而对照组为28.51%,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可有效降低西药服务出错率,同时降低西药房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曹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导管室手术患者护理中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5年6-12月实施导管室介人手术治疗患者70例,分别采用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介入导管室手术中,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韩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管理方式,并评价其实行意义.方法 于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集12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为2组,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每组有64例.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管理模式,而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3%,对照组为82.9%,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施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可缓解其负面情绪,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