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杨媛;芮海鹰

关键词:体检中心, 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 满意度,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4年该院体检中心开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包括护理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护理质量监控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通过一系列努力避免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针对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后和应用前发生风险事件几率和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实施管理后明显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逐年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逐年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检中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风险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洁净手术室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近年来,洁净手术室已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发展趋势和标志之一,属于目前医院建设手术室的潮流.手术室属于医院感染的一个高危性科室,手术室感染管理和控制属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因现代医学技术逐步发展,医学界对手术室的管理和感染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属于降低和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魏秀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人群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在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检验科体检的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溶血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脂酶(CHE)、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口G)、葡萄糖(Glu)、尿素氮(UREA)、尿酸(UA)、钾离子(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16项生化指标.结果 11项存在异常,5项指标没有差别.结论 标本溶血对多数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影响,要求医护工作者在采血时规范操作,严格把关.

    作者:秦金东;李晶晶;腾宏琴;朱长亮;高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品技术转让审评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分析医药改革新形势下药品技术转让审评中常见的难点问题,整理目前省局受理的药品技术转让的品种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药品技术转让过程中存在质量标准偏低、多年不生产品种、工艺描述不详细等问题,并提出相适应的解决办法以及保障措施.

    作者:高海鹰;于雅鑫;赵晓红;阎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院内会诊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初探

    院内会诊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和解决疑难病患的重要方式,通过院内会诊一方面能及时诊断、治疗危重疑难患者,另一方面能全面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但目前来说我国医院院内会诊管理普遍存在较多问题.鉴于此,该文将积极探究院内会诊管理的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整体质量.

    作者:张丹丹;刘妮妮;冯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腾冲市鼠疫流行形势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增多,为了共建和谐化生活环境,四害的处理依旧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鼠疫问题.它不仅是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的烈性传染病,也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文结合2009-2011腾冲市鼠疫监测现状对流行形势进行了分析,并集中阐释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康显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档案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医院的管理意识也随之增强.国务院在“十三五”期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的要求,然而,当前各大医院普遍存在档案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院管理效率的提升.该文首先分析了医院管理中构建档案管理系统的必要性,随后阐述了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归纳总结构建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意义,后提出加强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旨在提高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目的 讨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骨科护理人员20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护理人员使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的护理人员使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病区管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常用护理表格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达标率,住院患者的满意率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护理人员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郝新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并将此阶段接受西药的药房服务的5 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调查对象,而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西药房采用常规监管制度,并将此阶段接受西药房服务的4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对象,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监管制度后患者满意度以及西药房出错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为85.94%,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观察组出错率为7.56%,而对照组为28.51%,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可有效降低西药服务出错率,同时降低西药房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曹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公共卫生管理新视角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思路探究

    协作性公共管理作为新时期公共卫生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改善我国公共卫生管理问题,推动公共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居民健康保障与提升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该文结合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对公共卫生管理的新视角一协作性公共管理及其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思路启示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发展提升.

    作者:潘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MRI质量控制和维护保养管理分析

    目的 对MRI仪器实行质量控制以及维护保养的管理,分析及研究管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7月该院未对MRI仪器实行质量控制以及维护保养的管理之前的3台MRI仪器资料及10名医疗工作人员资料归人参照组,将2016年8月-2017年9月该院对MRI仪器实行质量控制以及维护保养的管理之后的3台MRI仪器资料及10名医疗工作人员资料归入实验组,对比及分析实行MRI仪器质量控制以及维护保养管理前后的仪器故障总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MRI仪器故障总发生率参比于参照组对应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MRI仪器采取质量控制以及维护保养的管理获得较优应用效果,体现应用价值及优势.

    作者:田伟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目标管理干预方案在提高外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目标管理干预方案对提高外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该院外科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主要给予常规管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自2016年3月至今,重点采取目标管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分析并比较实施目标管理干预方案前后的管理效果情况.结果 实施目标管理干预方案之后,护理人员的考核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 目标管理干预方案有助于提升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肖瑞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外科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于该院外科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来看,对照组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护理管理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尹卓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管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管理干预在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腹泻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经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温恢复正常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及腹泻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管理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8.33%,对照组为81.67%,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腹泻中,实施整体护理管理干预,能够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提高管理效果,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李宁华;汤晓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管理方式及施行意义评估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管理方式,并评价其实行意义.方法 于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集12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为2组,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每组有64例.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管理模式,而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3%,对照组为82.9%,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施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可缓解其负面情绪,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站满意度测评结果对采供血工作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血站献血后满意度测评结果对采供血工作的作用.方法 将2015-2016年到该站献血屋献血的5720名无偿献血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2 860名,对研究组实行献血后满意度测评,而对照组则不进行满意度测评,之后再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液报废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其再次献血意愿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站的采供血工作中实施满意度测评,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报废率、减少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助于提升献血者的再次献血意愿,对于开展采供血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玲;杨红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风险管理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神经内科2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神经内科2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成立护理风险管理质控体系、增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神经内科护理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护理书写指导促进护理记录规范化、实施健康知识宣教、采取相对护理风险预防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90.34%、护理质量评分(48.97+1.05)分、满意度评分(47.97+1.12)分高于对照组的76.19%、(40.36±4.14)分、(42.25±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0.38%、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38%低于对照组2.78%、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陆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基层医院急诊工作的标准化管理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急诊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效果.方法 该院急诊科室于2017年6月开始实施急诊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实验组)与2017年6月前实施的急诊工作常规管理(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实施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前后的管理质量.结果 两组管理方式之间对比的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急诊抢救成功率、医护人员专业考核评分及急诊科工作质量管理评分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基层医院的急诊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效果较为显著,能显著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规范了急诊工作的管理,促进了急诊管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石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导管室手术患者护理中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5年6-12月实施导管室介人手术治疗患者70例,分别采用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介入导管室手术中,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韩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护士法律意识

    当前,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并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医疗纠纷、护患纠纷的出现,就需要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让其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灵活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已确保护理安全,推动医院的持续化发展.该文分析了护理安全管理现状,面临的困境,提出提升护士法律意识的对策.

    作者:郭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模式研究

    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的实行中面临着巨大挑战,医院管理体制模式的改革是公立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公立医院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达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管理目的,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对医院内管理体制模式进行有效改革.该文将叙述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模式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医院目前实际运营及管理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改善对策,进而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公立医院更加稳健的发展.

    作者:王念雪;童雪涛;李晓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