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管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宁华;汤晓迪

关键词:整体护理管理干预, 小儿腹泻,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管理干预在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腹泻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经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温恢复正常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及腹泻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管理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8.33%,对照组为81.67%,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腹泻中,实施整体护理管理干预,能够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提高管理效果,值得采纳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士文件书写规范率

    目的 探讨提高护士文件书写规范率.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从2017年7-12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护士文件书写规范,对比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士文件书写规范率.结果 活动前护士文件书写错误率为34.50%,活动后护士文件书写错误率为14.66%.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文件书写规范率.

    作者:金红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580名儿童期(2~6岁)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参考区间探讨

    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组特异的磷酸酯酶,属于单酯磷酸水解酶,存在于机体的很多组织器官中,但各器官碱性磷酸酶的理化性质都有不同,由以骨骼,牙齿和肝脏等部位碱性磷酸酶含量较多.由于儿童期生长发育迅速,骨组织中此酶的含量相对增高,因此有必要了解儿童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探讨其参考区间及其与性别、年龄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应该建立各自的参考区间,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区分出生理和病理原因的升高,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优明;王丽;骆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分析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该院精神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而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护士对风险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坠床、自杀、跌倒以及噎食等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44%,而对照组为82.05%,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用药前核对、输血前核对、针刺伤处理以及标本采集核对等多项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患者入院后进行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护士认知情况,大幅度降低了患者发生风险事故发生率.

    作者:王桂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风险管理应用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数据统计的66例样本资料均参考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平均分组,样本均来源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纳入以及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将采取常规管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风险管理患者作为实验组,统计验证参照组与实验组组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实验组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12.12%、护理满意度评分(90.23±5.22)分对比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42.42%、护理满意度的评分(70.54±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具有借鉴的价值.

    作者:张宏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国医疗机构对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调查医疗机构对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度的情况,分析医疗机构及其医生对化妆品产品、使用及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为化妆品不良反应宣传及培训工作提供方向.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21家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及辽宁、广东、河南、山东、贵州5个省份的医疗机构开展研究.结果 多数医疗机构已建立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并开展上报、宣传等相关监测工作,但各医疗机构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上报率低.结论 全面推进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加大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深度及广度;多层次多途径强化化妆品不良反应宣传.

    作者:单晓晖;迟戈;金丹;穆璇;王瑜歆;赵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因素及防范对策

    血站是采集供应血液的公益性组织,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在工作当中,由于血站采血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职业暴露风险.一旦发生针头刺伤、血液污染等因素,极易发生院内感染.为了降低感染的发生,该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张国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评价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将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的护理专业护理生120名,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60名,观察组将评价导图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教学,对两组护理教学效果展开对照.结果 将两组护理生输液情况评分与两组护理生对临床护理教学满意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有效对护理生的护理技巧进行提升,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国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特点及控制策略研究

    我国公立医院自上世纪90时代起进入到高速扩张阶段,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发展尤其迅猛,自新医改推行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防范公立医院扩张过程中的管理和财务等风险.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引起学界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通过梳理我国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的特点,剖析规模扩张背后的原因,归纳控制规模扩张的途径,从而提出具体的控制策略.

    作者:张涛;罗昊宇;张华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运用移动网络干预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将移动网络应用于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时间段内,于皇姑区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患有高血压的青年患者共9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每组有45例患者.其中,采用常规的社区管理措施的一组作为对照,实验组则采用移动网络的方式进行高血压的社区管理相关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以及血压的控制效果等方面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使用药物的依从性以及血压的控制方面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移动网络应用于社区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控制以及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将这种方法进行推广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汪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站满意度测评结果对采供血工作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血站献血后满意度测评结果对采供血工作的作用.方法 将2015-2016年到该站献血屋献血的5720名无偿献血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2 860名,对研究组实行献血后满意度测评,而对照组则不进行满意度测评,之后再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液报废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其再次献血意愿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站的采供血工作中实施满意度测评,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报废率、减少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助于提升献血者的再次献血意愿,对于开展采供血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玲;杨红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管理风险与对策分析

    由于产科的工作量较大,且高风险因素多,产妇的病情变化较快,于实施护理过程中易出现差错,而产科的护理质量优劣将对母婴结局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增强产科的护理管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以及护理人员的识别、评估及处理风险事件能力,将可保障母婴安全.临床通常实施的常规护理干预皆于风险发生后再予以处理,从而影响护理整体质量.风险管理包含风险识别、评估、制定管理策略及实施方面,通过采取风险管理则能够评估及识别风险,该文结合该院产科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以提高产科护理的整体质量水平.

    作者:陈玉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并将此阶段接受西药的药房服务的5 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调查对象,而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西药房采用常规监管制度,并将此阶段接受西药房服务的4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对象,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监管制度后患者满意度以及西药房出错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为85.94%,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观察组出错率为7.56%,而对照组为28.51%,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可有效降低西药服务出错率,同时降低西药房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曹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校院合作共建护理实训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秉承“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育人理念,深化校院合作内涵,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特色,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校院合作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黄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尤其在产科护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服务孕产妇及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护理工作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医护人员需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积极对护理工作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实现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与人们不断提高的健康需求相符合.持续质量改进是产科护理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改进策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护理管理水平,该文对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实现产科护理管理的持续进步.

    作者:田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外科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于该院外科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来看,对照组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护理管理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尹卓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医院节能中的应用探讨

    针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现状,应用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理论及方法,结合扬州市中医院能源管理实践,从立足专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3个方面,品管圈成员提出医院能源管理实践应注重设计、运行、技术改造的全过程管理.2012-2016年医院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品管圈活动在医院节能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金凌;滕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5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理和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急诊效果.结果 对照组抢救总有效率为率80.0%,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为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判断和抢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诊严重创伤患者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判定时间和抢救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新媒体视角下我国在线医疗社区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将企业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态势分析法.该文利用SWOT分析,分析了我国新媒体在线医疗社区在运行过程中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遇和威胁.通过分析构造SWOT分析矩阵,提出切实合理的分析策略.

    作者:曲雯;王东梅;钟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目前医患矛盾和纠纷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问题,其中因为护理工作出现问题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也很常见,尤其是产科,护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该文通过查阅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相关文献,对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改善医院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提高医护人员和产妇以及家属对产科护理风险的认识,规范相关风险的发生.

    作者:曹海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方法 选取来该院的实习生2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教学方法,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两组实习生的教学病例患者满意度,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为94.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平均分为(73.90±6.83)分,观察组为(87.94±7.12)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习生开展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采用综合性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且可以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有利于实习生更快适应及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杨佳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