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琴
目的 将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的护理专业护理生120名,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60名,观察组将评价导图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教学,对两组护理教学效果展开对照.结果 将两组护理生输液情况评分与两组护理生对临床护理教学满意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有效对护理生的护理技巧进行提升,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管理干预在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腹泻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经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温恢复正常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及腹泻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管理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8.33%,对照组为81.67%,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腹泻中,实施整体护理管理干预,能够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提高管理效果,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李宁华;汤晓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5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理和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急诊效果.结果 对照组抢救总有效率为率80.0%,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为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判断和抢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诊严重创伤患者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判定时间和抢救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实施综合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220例按综合管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组、干预组,每组人数为110例,常规组门诊进行常规检查和随机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实施下列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生活方式指导、药物干预.结果 干预组孕妇及家属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认知度高(87.27%)、依从性(89.09%)高于常规组的54.55%、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妊娠时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5.45%)低于常规组的1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实施综合管理,有利于提高孕妇及家属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认知度高、依从性好;降低终止妊娠时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
作者:聂小芬;李精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相当一部分脑瘫儿童.该文从脑瘫儿童的智力发育、肢体功能、语言发育功能实际现状出发,得出脑瘫儿童通过治疗是能够康复的.因此,该研究认为,政府应尽快尽早地建立脑瘫儿童社会救助福利体系,把他们纳入社会公益救助和特殊病医保报销的对象范围,为家庭、社会减轻负担,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作者:樊国云;耿蕾;危玮;万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伴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各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方式和管理手段,也开始在医院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儿科作为对临床护理工作要求较高的科室之一,其护理干预水平和管理质量,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分层管理作为新型管理方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使其人力资源结构、功能,都能够满足该科室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该文以儿科护理工作为立足点,通过对分层管理的简单概述,从而就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中实际应用效果展开探讨.
作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数据统计的66例样本资料均参考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平均分组,样本均来源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纳入以及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将采取常规管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风险管理患者作为实验组,统计验证参照组与实验组组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实验组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12.12%、护理满意度评分(90.23±5.22)分对比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42.42%、护理满意度的评分(70.54±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具有借鉴的价值.
作者:张宏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由于产科的工作量较大,且高风险因素多,产妇的病情变化较快,于实施护理过程中易出现差错,而产科的护理质量优劣将对母婴结局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增强产科的护理管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以及护理人员的识别、评估及处理风险事件能力,将可保障母婴安全.临床通常实施的常规护理干预皆于风险发生后再予以处理,从而影响护理整体质量.风险管理包含风险识别、评估、制定管理策略及实施方面,通过采取风险管理则能够评估及识别风险,该文结合该院产科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以提高产科护理的整体质量水平.
作者:陈玉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研究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现状,提出护理管理策略.通过走访调研护士与患者,了解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护理现状及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策略.通过提升护理管理能力,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业务能力,减少护理投诉事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玉荣;李宗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神经内科2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神经内科2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成立护理风险管理质控体系、增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神经内科护理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护理书写指导促进护理记录规范化、实施健康知识宣教、采取相对护理风险预防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90.34%、护理质量评分(48.97+1.05)分、满意度评分(47.97+1.12)分高于对照组的76.19%、(40.36±4.14)分、(42.25±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0.38%、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38%低于对照组2.78%、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陆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隋景病例导入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医院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水平.方法 选择2017年5-12月在医院血液内科进行见习的64名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名见习学生.对照组使用常规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情景病例导入法进行教学.对两组见习学生的沟通技能、临床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见习末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采取隋景病例导入法的研究组在见习学生的沟通技能、临床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见习末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隋景病例导入法应用干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鲍杰;崔新宇;毕丽丽;孙军;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标识系统是通过视觉化的手段对建筑及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进行的阐释.三级标识系统能够在区域功能复杂的医院环境中引导使用者准确、快捷地到达目的功能区域,合理地实现人群分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就诊环境.此文围绕北京中医医院现有标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为医院三级标识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作者:关京浩;张羽翔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协作性公共管理作为新时期公共卫生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改善我国公共卫生管理问题,推动公共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居民健康保障与提升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该文结合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对公共卫生管理的新视角一协作性公共管理及其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思路启示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发展提升.
作者:潘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究.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1月根据该院妇科护理风险管理是否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分为两组,对比两个时期妇产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实际效果.结果 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共发生不良事件11起,与未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时期相比,2016年6月-2017年1月期间仅发生1起护理不良事件;经问卷调查,持续质量改进期间护理满意度为98.12%,与未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时期相比,投诉和争执事件明显减少.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且增加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向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泡腾片的理论与实际发泡量的相关性.方法 以崩解时限、酸度(即pH值)、发泡量为指标,考察酸碱源的比例变化以及酸碱占总重量的比重对理论与实际发泡量相关性的影响.结果 不同酸碱比例制备的泡腾片所产生的实际发泡量不呈规律性变化.不同酸碱占总片重的比例制备的泡腾片所产生的实际发泡量均低于理论发泡量.结论 泡腾片受到酸碱比例以及酸碱占总片剂的比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论发泡量与实际发泡量不能完全一致.
作者:朱文全;董岩;王宇;徐涛;简白羽;蔡德富;刘雪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该院精神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而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护士对风险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坠床、自杀、跌倒以及噎食等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44%,而对照组为82.05%,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用药前核对、输血前核对、针刺伤处理以及标本采集核对等多项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患者入院后进行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护士认知情况,大幅度降低了患者发生风险事故发生率.
作者:王桂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将移动网络应用于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时间段内,于皇姑区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患有高血压的青年患者共9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每组有45例患者.其中,采用常规的社区管理措施的一组作为对照,实验组则采用移动网络的方式进行高血压的社区管理相关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以及血压的控制效果等方面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使用药物的依从性以及血压的控制方面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移动网络应用于社区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控制以及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将这种方法进行推广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汪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手外科患者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 1例,对照组5 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外科实施细节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4月,通过评价法确定提高肺结核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对病区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实施有效对策.结果 经过品管圈11个月良性干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64%提高到90%,完成预期目标值86%,使肺结核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结论 肺结核健康教育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规范了肺结核健康教育,提高了肺结核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易江;雷东鸣;王民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增多,为了共建和谐化生活环境,四害的处理依旧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鼠疫问题.它不仅是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的烈性传染病,也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文结合2009-2011腾冲市鼠疫监测现状对流行形势进行了分析,并集中阐释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康显虎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