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针灸科应用效果观察

宋瑜;李莉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 针灸, 护理质量, 焦虑
摘要: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针灸科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针灸科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随机抽取该阶段住院的74例患者,纳入研究组;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针灸科(常规管理模式)收治的74例患者(常规组)做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焦虑评分.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7、P=0.565);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t=55.259,P<0.05).此外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与管理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108、54.580,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69例(93.24%),高于常规组55例(74.32%),(x2=13.171,P<0.05).研究组患者对科室提供的感染预防、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护患沟通等管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t=59.634、48.654、63.248、45.504,P<0.05).结论 在针灸科提供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科室管理质量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化中医医院三级标识系统的探讨

    标识系统是通过视觉化的手段对建筑及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进行的阐释.三级标识系统能够在区域功能复杂的医院环境中引导使用者准确、快捷地到达目的功能区域,合理地实现人群分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就诊环境.此文围绕北京中医医院现有标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为医院三级标识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作者:关京浩;张羽翔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国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特点及控制策略研究

    我国公立医院自上世纪90时代起进入到高速扩张阶段,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发展尤其迅猛,自新医改推行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防范公立医院扩张过程中的管理和财务等风险.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引起学界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通过梳理我国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的特点,剖析规模扩张背后的原因,归纳控制规模扩张的途径,从而提出具体的控制策略.

    作者:张涛;罗昊宇;张华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和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4年该院体检中心开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包括护理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护理质量监控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通过一系列努力避免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针对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后和应用前发生风险事件几率和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实施管理后明显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逐年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逐年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检中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风险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

    作者:杨媛;芮海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该文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门诊输液室收入的30例输液治疗患者及该院就职的10名门诊输液室护士纳入参照组研究资料,在此时间段内还没有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实行品管圈活动,另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门诊输液室收入的30例输液治疗患者及该院就职的10名门诊输液室护士收入实验组研究资料,在此时间段内已经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实行品管圈活动,对比和研究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士的个人素质评分数值、业务能力评分数值、输液质量评分数值、岗位职责评分数值对比参照组更优;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合计率对比参照组更优.结论 在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呈现较优应用效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5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理和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急诊效果.结果 对照组抢救总有效率为率80.0%,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为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判断和抢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诊严重创伤患者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判定时间和抢救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情景病例导入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隋景病例导入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医院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水平.方法 选择2017年5-12月在医院血液内科进行见习的64名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名见习学生.对照组使用常规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情景病例导入法进行教学.对两组见习学生的沟通技能、临床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见习末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采取隋景病例导入法的研究组在见习学生的沟通技能、临床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见习末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隋景病例导入法应用干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鲍杰;崔新宇;毕丽丽;孙军;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微信技术平台结合C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见习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临床教育改革的深入,对规范化医师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实现高质量卫生服务、保障人民健康、实现全国范围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基于此背景,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先进医学临床教学模式的结合是大势所趋,该文主要就微信结合C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见习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作者:刘国华;石寒冰;邓李玲;牟海军;姜云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传染性结核病病区实习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传染性结核病病区实习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102名结核病病区护理实习生作为该次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名,给予对照组实习生传统带教模式,而给予观察组实习生循征护理带教模式,分别观察两组实习生接受不同带教模式后护理实习生考试成绩、综合测评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实习生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53.8±3.92)分和(36.2±1.99)分,而对照组分别为(36.2±2.91)分和(25.9±3.98)分,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综合测评能力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实习生满意度为96.08%,而对照组为86.27%,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征护理理念和原则,可有效提升实习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以及院校和带教老师的教学创新精神.

    作者:赵淑媛;刘旭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

    产科一直都是医院护理风险高发的科室,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产科护理风险,尤其是产妇和家属,更加关注在分娩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故.目前我国关于护理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尤其是像产科这种护理风险高发科室,更加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体制机制,降低风险发生率,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医疗纠纷,为产妇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

    作者:李艳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外科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于该院外科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来看,对照组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护理管理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尹卓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校院合作共建护理实训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秉承“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育人理念,深化校院合作内涵,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特色,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校院合作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黄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骨科日间手术病房护理流程管理的价值探析

    目的 探析骨科日间手术病房护理流程管理的价值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骨科接收的进行日间手术9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均等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病房护理流程管理,比较观察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护理流程管理应用到骨科日间手术病房中,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彭淑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运用移动网络干预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将移动网络应用于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时间段内,于皇姑区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患有高血压的青年患者共9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每组有45例患者.其中,采用常规的社区管理措施的一组作为对照,实验组则采用移动网络的方式进行高血压的社区管理相关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以及血压的控制效果等方面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使用药物的依从性以及血压的控制方面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移动网络应用于社区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控制以及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将这种方法进行推广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汪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疼痛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的教学体会.方法 选取来该院的实习生2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疼痛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的教学体会的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两组实习生的教学病例患者满意度,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1.8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9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平均分为(72.14±6.09)分,观察组为(88.47±5.88)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习生开展疼痛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的教学体会,采用综合性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且可以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有助于累积临床经验,有利于实习生更快适应及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淑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情况的实证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服务满意度.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医院内各医疗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前往图书馆的频率偏低,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时间较少,但不同性别、年龄段、学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使用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是查找文献,常利用的服务是信息检索服务,常使用的数据库是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PubMed.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有较高的满意度.结论 该次调查是非常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我们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作者:黄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调剂管理在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调剂管理在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住院药房资料作为对照组,而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住院药房资料作为观察组,分别选取两组的860份用药记录,给予对照组住院药房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而给予观察组药品调剂管理中存在问题并实施改进措施,分另Ⅱ对比两组接受不同管理模式后用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用药以及用药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用药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93%,对照组为5.70%,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住院药房调节管理后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进而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依从性以及有效性.

    作者:巩向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院西药房的工作情况纳入研究,自2017年1月起,西药房实施完善的药品管理制与发放制度,以2016年1-12月为对照阶段,2017年1-12月为观察阶段,对比两个阶段的工作情况.结果 对照阶段的满意度为79.60%,明显低于观察阶段99.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阶段的取药等待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均短于对照阶段,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阶段,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可有效提高西药房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细节管理在手外科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提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手外科患者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 1例,对照组5 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外科实施细节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模式研究

    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的实行中面临着巨大挑战,医院管理体制模式的改革是公立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公立医院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达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管理目的,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对医院内管理体制模式进行有效改革.该文将叙述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模式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医院目前实际运营及管理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改善对策,进而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公立医院更加稳健的发展.

    作者:王念雪;童雪涛;李晓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BL教学法在高血压疾病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及优势探析

    高血压疾病属于一种特殊病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诊断治疗应当进行科学带教.现阶段高血压临床带教过程中,网络课程、及优质课程体系正逐步完善和拓展,教师可通过网络课程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媒体手段与高效的教学设备来有效解决高血压医学生的学习问题,以提高带教的效果.高血压疾病PBL教学法效果评价判断标准是在医学生带教结束之后,由科室统一组织全部参与的医学生进行考评,即理论部分考评和技能部分考评.PBL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其沟通表述能力与彼此协作能力,带教教师在考虑学生的自身状况后,科学制订带教计划,有利于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加深医学生对带教内容的理解.实施高血压疾病PBL教学法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带教教师应科学制订带教计划,设计有价值的真实问题,为带教做好各项准备.医学生应遵从教师的带教安排,仔细查阅所涉及的书籍、文献与其他资料等,并注重与同学的协作,共同探讨难题.

    作者:娄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