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双梅
目的 观察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4月~2008年4月我院住院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用第三代头孢茵素2g(头孢曲松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注射液60mg/k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5天~7天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有显著差(p<0.01),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双黄连治疗恶性血液病并肺部感染具有抗感染、退热快、起效快等作用.
作者:邢玉;尹振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肿瘤的研究在医学界备受关注,一些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在肿瘤的诊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甲胎蛋白(AFP)是人类认识较早的比较有价值的肝癌和生殖细胞瘤肿瘤标志物,至今已应用了30年[1].
作者:胡忠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慢性盆腔炎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卵巢炎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难愈、复发率高的特点,也是引起异位妊娠、不孕、妇科盆腔疼痛及盆腔粘连性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1].
作者:李惠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临床效果.方法 对95例(104)眼患糖尿痛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术后四周矫正视力≥0.5者88眼(84.61%).35眼需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做到规范、严谨、细致,惠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苏婷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解决关于颅内高压、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废用综合症、褥疮等常见问题.方法 将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成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组成的循证小组,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文献,时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价后,对循证组患者实行循证护理,2组基础治疗及护理措施相同,观察2组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所得结果用x2检验.结果 循证组通过循证护理的实践,致残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不仅对患者有益,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可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进一步提高颅脑外科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云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Carisolv微创化学机械去腐在妊娠期龋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疗效.方法 选择妊娠期患龋齿患者32例,共64颗患牙,同一患者一侧为Carisolv凝胶去龋充填,一侧为常规机械法去龋充填,观察疗效.结果 Carisolv去腐较车针去腐术中疼痛发生率低.1年后随访,两种方法在继发龋形成、充填物脱落及继发牙髓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arisolv微创化学机械法治疗妊娠期龋病,能有效去净腐质,无牙髓副作用,创伤小、痛苦少,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葛秋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检查在阴式子宫全切术(TVH)中的优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5年4月~2009年2月间行腹腔镜检查下TVH手术的30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中临时处理等临床效果以及手术适应症,尤其是子宫大小、盆腔粘连和附件情况.结果 腹腔镜检查阴式子宫全切术术中发现子宫大于3月患者占28.1%,腹腔粘连患者占29.4%;腹腔镜下对全部粘连患者进行粘连松解,分别为37.2%和4.2%患者进行附件手术和子宫内膜异位灶电灼术,术中2例腹腔镜检查后评估不适行阴式手术改开腹手术;所有临床效果好,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检查扩大了TVH的适应症及提高了其安全性,对TVH的广泛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林湖滨;郝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儿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一年中收集的4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40例ADR报告中,过敏反应居多,其次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ADR,少数为不合理用药或用药不当所造成,抗生素引起的ADR多.结论 应重视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云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PBL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强调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能力,强调理论知识与临床医学的密切联系.本文就其优点做一简单论述,以期此种教育模式能更广泛地应用到医学教育领域中,为我国培养更多能力型人才.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及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对25例患者的60颗牙齿制作氧化锆全瓷冠联合纤维桩进行修复,随访患者12个月,通过对全瓷冠色彩的口内适应性、冠体有无破损和脱落及牙龈健康状况来研究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客性.结果 修复体的色彩更接近口内自然环境,无破损及脱落,牙龈健康,医患双方满意.结论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完成的氧化锆全瓷冠增加了冠修复的美学效果,纤维桩增加了强度,其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均佳.
作者:邱宏亮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综合治疗膝关节渗出性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法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系统治疗按照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有效率97.69%.结论 综合治疗膝关节渗出性滑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肖敏;郭卿;郭永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建Bcl-2/IgH融合基因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以淋巴瘤患者Bcl-2/IgH融合基因的纯化DNA作为标准品,淋巴瘤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为样本,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并对方法的灵敏性、稳定性、重复性进行测定.结果 构建的RQ-PCR方法检测Bcl-2/IgH融合基因的敏感性迭10-7 水平;标准曲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分别为-3.13,0.99;管间变异和批问变异分别为6.54%,6.73%,1.90%和3.59%,6.30%,5.49%.结论 建立的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RQ-PCR方法灵敏,标准曲线的相关性好,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
作者:张学美;徐明;刘华;王玉明;李惠民;李云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在X线透视下行无水酒精平阳霉素治疗及护理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穿刺瘤体,先注入碘海醇显像,再分别注入无水酒精、平阳霉素.结果 本组31例病人,经1~5次治疗,21例治愈,8例显效,总有效率93.5%.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位置较深、边界不清、手术难切除干净的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时只要正确掌握操作方法,严格无菌操作,细心观察注射后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即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殷玲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带血管尺神经肌筋膜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带血管的尺神经松解肌筋膜下前置术治疗24例肘管综合征.结果 肘管综合征24例中无轻度病例,中度17例,疗效均为优;重度7例,疗效优6例,良1例.结论 带血管尺神经肌筋膜下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冯万才;董淑艳;贾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寻求缩短治疗先天性耳前痿管感染期时间的方法.方法 选择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129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8例)在感染期手术治疗,B组(71例)先行切开引流,待感染控制、切口愈合后行耳前瘘管切除术.A、B两组患者术后术腔均用碘酚进行处理.结果 A组术后Ⅰ期愈合51例,Ⅱ期愈合4例,复发8例,B组术后Ⅰ期愈合68例,Ⅱ期愈合6例,复发5例.结论 感染期及感染期控制后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异,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琼;陈其国;黄鑫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是新形势下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重大转变.在临床实践中,临床药师通过深入病房,随同医师查房,对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案给出药学方面的建议,同时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作者:龙伟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急性脑卒中129例并发肺部感染者36例的感染时间、卒中类型、基础病存在等情况.结果 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1);肺部感染的发生时间以入院后1周内居多;脑卒中意识障碍肺部感染率明显升高(p<0.005);高龄、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卒中病吏患者与并发肺部感染均有明显关系(p<0.05~p<0.005).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组(p<0.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长河;孙雪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提高对脂肪坏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X线平片表现.结果 X线片表现:(1)表现为肿物4例(26.7%);(2)脂性囊肿2例(13.3%);(3)表现为小结节2例(13.3%);(4)脂肪层内索条影交织呈网状2例(13.3%):(5)脂肪层内星芒影、斑片影、索条影混杂出现3例(20%);(6)结构不良1例(6.7%);(7)无任何异常X线表现1例(6.7%).结论 乳腺脂肪坏死根据其病因和时期,其影像表现多种多样,X线表现位于乳腺脂肪层内的网状片影或有毛刺的结节,紧密结合临床病史,首先考虑脂肪坏死的可能,可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乳腺X线摄影对于脂肪坏死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刘凤梅;汤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对不同温度下人体脾细胞DNA降解状态进行多参数联合定量分析,得出温度相关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 选取13例已知PMI的人体离体脾脏,在死后13h~34h内,分别在10℃、20℃及30℃条件下,每隔1h取材,进行细胞学涂片,Feulgen-Vans染色,选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几何参数(ID)及灰度参数(AOD、IOD、AG、LDC)指标,对不同温度的检测指标进行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 温度相关的脾细胞DNA降解推断死亡时间回归方程是:Y=-0.668619XT+2.31609XID-33.45671XAOD-1.13296XIOD+0.44433XAG(XT=10,20,30).结论 不同温度的牌细胞AOD、IOD、ID、AG均有显著性差异,温度及反映DNA含量的各个参数与PMI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可以将温度作为参数引入方程用于推断PMI.
作者:李姗姗;刘泉;刘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近几年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避免误诊和漏诊,我科对肺炎患儿常规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现将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琳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