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保凡;许冰
目的 了解急性肾衰竭(ARF)在重症医学科(ICU)病房的病因分布和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02年10月-2007年1月我院ICU病房(ARF)病例74例,统计基础病因、治疗手段、转归情况的差异.结果 我院ICU病房急性肾衰竭(ARF)患病率4.74%,病因构成以严重感染占总ARF(35.1%)为首,其次依次是大手术占总ARF(32.4%)严重创伤占总ARF(16.2%)重症胰腺炎占总ARF(10.8%).而病死率比较高为重症胰腺炎62.5%,严重感染病死率(53.8%)略高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病死率(50.0%).分析ARF和并多器官衰竭28天病死率为单纯ARF的死亡率为25%,和并器官衰竭数1个、2个、≥3个脏器衰竭的死亡率分别为45.5%、81.8%.且四组的病死率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比较74例(ARF)病例治疗方法,保守治疗(40例)死亡数28例死亡率(70%),CRRT治疗(34例)死亡数14例死亡率(41.1%).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ICU病房患者应积极预防ARF的发生,及时进行CRRT治疗,减少MODS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丽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择自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先采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再联合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对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应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方法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46例,中转开腹2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联合内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大限度地减少对病人创伤,充分体现了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的优越性.该方法对于内镜、腹腔镜技术较高的医疗单位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赵宏志;秦明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食管癌狭窄尤其是食管癌放疗后造成的狭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这类病人的当务之急是扩张食管,解除狭窄,恢复进食.由于放疗后的食管粘膜水肿和形成瘢痕,食管扩张术给病人身心造成很大痛苦.我院于2006年3月-2007年6月在用食管狭窄扩张器对58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患者行食管扩张术的治疗中,将放松训练融入手术过程,改善患者情绪和心理状况,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孔群凤;赵红凤;吉越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及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延迟PCI)在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90例AMI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三组:A组≤2小时,B组2-6小时,C组6-12小时;D组延迟治疗组.观察冠脉再通率、30天并发症出血率及心绞痛发生率.结果 四组血管再通分为86.89%,75.10%,50.30%,96.60%.出血率分别为0,0.50%,10.80%,0.60%.30天反复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0.39%,22.81%,1.00%.A,B,D组间比较均P>0.05无显著差异,A,B,D分别与C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MI静脉溶栓冠脉再通率与时间呈负相差,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失去溶栓时机或溶栓失败的AMI患者积极行延迟PTCA及时支架植入治疗,对改善近期及远期预后是有益的,能减少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
作者:沈美娥;韩建云;王新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前认为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发病年龄在下降,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是提高宫颈癌治愈率及生存率的关键.针对传统细胞学检查的局限,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测(TCT)在细胞学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将CIN检出率提高了60%左右.符合TBS(The Bethesda System)诊断标准,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病变提供有力证据.我院自2006年10月开展TCT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以来,大大提高了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使患者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至2008年2月共有324位患者接受了此项检查.现就此结果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刘亚贤;修梅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使儿童家长了解计划免疫知识,促进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方法 以多种形式对2007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1400名产妇及辖区内0-7岁1800名儿童的家长开展计划免疫知识宣教.结果 辖区内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达到99%,新生儿建卡、建证率100%,新生儿乙肝和卡介苗首针接种率达到100%,及时率达到98%以上.流动儿童建卡率达到100%.结论 健康教育使计划免疫工作开展顺利,提高了新生儿建卡率和流动儿童接种率,有效地控制了相关传染病发生,提高了儿童健康水平.
作者:于秀娟;宋良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报告8例女性尿道狭窄的诊治结果:6例痊愈,2例好转.并提出:其病因为炎性瘢痕缩窄;诊断以排除以上尿路疾患后能否通过尿道探或尿道膀胱镜为依据;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尿道扩张和尿道切开.
作者:韩红;于海斌;罗兴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价值.方法 对我院明确诊断为慢性精神分裂症,被家属与单位认为不能正常适应社会生活的病人.通过制订了一套康复治疗计划(心理治疗作业疗法等).以NOSIE为参照修改后制订了社会功能量表进行评定,由两名精神科医生每月进行详细精神检查.结果 50例治疗后其阴性症状大部分缓解,服药量减少.结论 康复治疗对恢复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改善明显,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明显增强.
作者:谢新园;冷小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感觉统合功能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惠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07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ADHD惠儿为研究对象,并分为A组和B组.A组接受感觉统合功能训练治疗,B组接受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儿童感觉统舍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定及Conners多动指数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治疗后多动指数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无显著性差异.A组统合能力各指标治疗后均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B组则只有学习能力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A组>B组,P<0.05).结论 对ADHD患儿采取感觉统合功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郭中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对9例有症状的肠重复畸形患儿行腹腔镜探查确诊及同期重复肠管切除、肠吻合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9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分别为1岁8月~5岁,其中8例表现为反复无痛性便血,1例表现为间歇性腹胀、呕吐.全组体检腹部均未触及肿物及其他异常.全组术前均行放射性核素扫描(ECT)、B超及腹部X线检查,1例ECT阳性,1例B超检查发现腹部囊性包块.
作者:洪伟;曹辛;吴骏;海波;白强;张鸿;高云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也称主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大多数发生于产科的妊娠晚期,是指由于妊娠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等一系列综合征.个别报道早可在妊娠16周左右发生该综合征的系列表现.
作者:师玉红;郭玉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及时、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血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危和健康的大事.医院输血科不仅负责有计划的向采供血机构申请血液,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确保输血安全,而且提供输血相关疾病实验诊断数据,并推广成分输血,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因此,加强输血科建设,充分发挥输血科的作用,对于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芳琳;于红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输血在临床上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拯救了无数患者.不过,在具体施行输血疗法时,输血的绝大多数患者只需要某种或某几种血液成分,但是传统的输血方法是不管患者需要什么血液成分都一律输全血.随着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病毒学、低温生物学、医用高分子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迅速发展,临床输血已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时代.现将成分输血的优点及不足浅谈如下.
作者:贾云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配合cook导丝及B超在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2年8月-2007年6月行宫腔镜检查4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419例均来自不孕不育门诊作碘油造影(HSG)后提示输卵管部分或全部组塞或宫腔充盈缺损的病人.结果 宫腔内病变检出率74例,检出率占17.7%,其中,原发性不孕症宫腔内病变14例,占3.34%,其中功能性病变2例,占0.48%,非功能性病变12例,占2.86%,继发不孕宫腔病变为60例,占14.32%,其中功能性病变4例,占0.95%,非功能性病变50例,占11.9%,见表1.419例病人中,输卵管阻塞361例,占86.15%.其中原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72例占17.18%,单侧输卵管33例占7.87%,双侧输卵管阻塞39例占9.31%,继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299例占71.36%,单侧输卵管阻塞134例占31.98%,双侧输卵管阻塞165例占39.38%,经cook导丝疏导后,输卵管阻塞56例占13.37(56/419),其中原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19例占6.74%,单侧输卵管阻塞13例占5.31%(13/419),双侧卵侧管6例占1.43%,继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37例占8.83%,单侧输卵管阻塞28例占6.68%,双侧阻塞9例占2.15%,见表2.419例中有119例怀孕,宫外孕3人,其中1人宫外孕后又再次怀孕.结论 宫腔镜配合cook导丝及作了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由宫腔病变及子宫畸形导致不孕,对部分病例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输卵管通液可在宫腔镜下直接插入输卵管开口,阻塞者配合cook导丝疏导,使输卵管复通性大大提高,术后作B超检查,了解盆腔积液情况,减少治疗盲目性,使受孕率有所提高.
作者:周松兰;韩芳;万有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常规技术操作.穿刺的成功与失败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抢救重症、脱水、心跳呼吸骤停的患儿更重要.我们对小儿静脉穿刺顺利成功的体会是,对婴幼儿采用头皮静脉的分支会合处进针,针头从一个进针口依次向各分支穿刺,直至成功.我院儿科从2006-2007年,用此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500例,一次穿刺(指针尖不退出皮下)成功485例,成功率达97%,减轻患儿重复穿刺的痛苦.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慧;郭天友;逯魁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血库的生命,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法制不断健全、法律常识不断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采供血活动管理和要求越来越严格和规范的今天,加强血液的全面质量管理是血库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曹登平;彭代雄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在外科临床实践中,我们有时发现术后手术切口因脂肪液化发生裂开或渗液的现象,增加换药次数多,愈合时间长,给并病人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虽然处理方法很多,如传统的局部清创药,红外线照射局部敷等方法,但疗程长.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例,局部外用加糖胰岛素;对照组11例,常规处理,对照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杨巧玲;李利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置管引流是在人体内放置引流管引流体内过多的血液及体液,以达到治疗疾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在置管引流的护理过程中每天应更换引流袋,但因引流管各异或厂家不同接口不一,常出现引流管与引流袋子的接口不兼容,使引流袋与引流管衔接不良.近年来我科采用一次性2ml注射器用于引流袋与引流管衔接,克服了引流袋与引流管接头衔接不紧的问题.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杜培玉;陈丽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 资科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例患者,男5例女15例,平均4l岁,病程2年-15年,其中单侧18例双侧2例,诊断根据泪道冲洗水从上下泪点返流,以上病例均排除泪囊脓肿.1.2治疗方法:泪点以1%地卡因少量2-3次表面麻醉后,用9号套针进入泪点及鼻泪管,遇到阻塞处用激光打通,激光打通后留针10-15分钟,止血,扩张作用,15分钟后用盐水冲洗,边冲洗边退针,打入典必舒眼膏,反复打人空气,使眼膏留在创面上,术后润舒眼药水,日数次点眼,术后3天冲洗.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有效:自觉症状改善.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流泪、冲洗泪道不通畅.
作者:张金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心肌炎效果.方法 将我院内科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者54例.分为磷酸肌酸联合卡托普利加常规治疗组34例,时照组30例,使用常规治疗(包括极化液,1,6-二磷酸果糖,辅酶Q10等).治疗半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心电图改善及心功能改善等.结果 在磷酸肌酸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组总有效率94.1%,明显优于对照组86.8%(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磷酸肌酸联合卡托普利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