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王慧;郭天友;逯魁丽

关键词:小儿, 头皮静脉穿刺, 心跳呼吸骤停, 头皮静脉输液, 成功与失败, 治疗疾病, 临床给药, 技术操作, 患儿, 护理工作, 分支, 婴幼儿, 成功率, 重症, 针头, 针尖, 脱水, 途径, 痛苦, 抢救
摘要: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常规技术操作.穿刺的成功与失败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抢救重症、脱水、心跳呼吸骤停的患儿更重要.我们对小儿静脉穿刺顺利成功的体会是,对婴幼儿采用头皮静脉的分支会合处进针,针头从一个进针口依次向各分支穿刺,直至成功.我院儿科从2006-2007年,用此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500例,一次穿刺(指针尖不退出皮下)成功485例,成功率达97%,减轻患儿重复穿刺的痛苦.现介绍如下.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成分输血的优点及不足

    输血在临床上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拯救了无数患者.不过,在具体施行输血疗法时,输血的绝大多数患者只需要某种或某几种血液成分,但是传统的输血方法是不管患者需要什么血液成分都一律输全血.随着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病毒学、低温生物学、医用高分子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迅速发展,临床输血已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时代.现将成分输血的优点及不足浅谈如下.

    作者:贾云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TCT与巴氏染色法在宫颈疾病筛查中临床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目前认为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发病年龄在下降,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是提高宫颈癌治愈率及生存率的关键.针对传统细胞学检查的局限,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测(TCT)在细胞学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将CIN检出率提高了60%左右.符合TBS(The Bethesda System)诊断标准,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病变提供有力证据.我院自2006年10月开展TCT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以来,大大提高了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使患者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至2008年2月共有324位患者接受了此项检查.现就此结果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刘亚贤;修梅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CHKD在医院局域网上的应用

    本文重点介绍了CHKD数据库的特点及在我院局域网上的应用情况,阐明CHKD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咸丽霞;郭桂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肝癌介入治疗86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6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症状改善64例,稳定16例,恶化6例,3个月生存率84.7%,半年生存率74%,一年生存率50.2%.结论 加强肝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程丕叶;徐华;王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低氧培养PC12细胞HO的表达

    目的 研究PC12细胞在低氧培养状态下,血红素氧合酶(HO)在细胞内的表达.方法 将PC12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C组)、低氧组(H组)和低氧加血红素氧合酶抑制剂卟啉锌-9组(H+ZnPP组).检测2小时时间点PCI2细胞血红素氧合酶的表达.结果 氧应激状态下,HO-1明显表达,HO-2无表达;H组HO水平与C组、H+ZnPP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H+ZnPP组的HO水平高于C组(P<0.01).结论 低氧状态下,PC12细胞表面HO-1高表达,HO-2无明显表达.

    作者:汪涛;王苏平;王晓虹;朱艳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鹤壁市929例儿童牙颌畸形调查分析

    目的 对儿保门诊儿童牙颌畸形调查分析,揭示早期预防儿童牙颌畸形的重要性.方法 对来儿保门诊体检0~7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19名儿童中发现牙颌畸形929名,发生率18.51%,其中男488人,女441人.所有家长未曾主动带儿童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结论 家长口腔保健意识不强,忽略乳牙萌出前的口腔保健,对乳牙的牙颌畸形认识不足,不及时进行矫治,是牙颌畸形得不到及时矫治的主因.增强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是预防儿童牙颌畸形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刘鹤丽;葛明慧;罗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血液质量是血库工作的根本保证

    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血库的生命,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法制不断健全、法律常识不断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采供血活动管理和要求越来越严格和规范的今天,加强血液的全面质量管理是血库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曹登平;彭代雄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妇幼心理卫生现状及其社区干预模式研究综述

    目的 本文对国内外妇幼心理卫生状况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考察,发现众多研究均认为妇幼人群的心理卫生问题存在着普遍性与严重性.并从社区心理卫生工作的角度考虑,总结了国内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特点,显示出发达国家在心理保健工作方面起步很早,至今,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职业化、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已相当成熟;而我国就妇幼心理保健的研究与实践并未普及与深入,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进展缓慢,突破性不大.根据这些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应积极开展对妇幼人群心理卫生的防治工作,通过社区的途径,在整合社会资源的条件下推进妇幼心理卫生的三级保健工作.

    作者:蒋宗顺;刘柳英;徐璇;罗宪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规范医院管理强化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医疗安全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医疗医疗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与经济效益,因此,防范医疗事故与纠纷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王光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两种淀粉酶测定方法的比较

    目的 了解两种淀粉酶测定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在确定其参考值上限的基础上,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临床已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尿淀粉酶含量.方法 1、EPS法;2、GalG2CNP法.结果 两种淀粉酶测定方法参考值上限:参考人群血清测得AMS值(X±2s)分别为EPS法(60.7±36.0)U/L,GalG2CNp法(58.0±31-2)U/L.尿液中AMS值单侧95%上限分别为:300.0U/L和180.0/L.18例已经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AMS结果与参考范围相比,除1例未增高外,其余17例血清AMS值EPS法为102~231U/L,GalG2CNP法为94~189U/L.尿AMS值EPS法为334~566U/L,GalG2CNP法为198~466 U/L.结论 GalG2CNP法与EPS法相比,两者相关性良好,测定结果都使用国际单位.GalG2CNP法不需要辅助酶,不受内源性葡萄糖苷酶的干扰,延滞时间短,线性范围宽,试剂稳定性好,不失为一个替代EPS法的值得推荐的方法.

    作者:田麦;佟凤芝;刘明开;刘希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

    心理护理是促使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心理护理可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善病人接受护理操作顺利进行.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影响和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行为和态度,科学地运用语言行为的奇妙作用,使病人处于接受护理操作的佳心理状态,可以达到护理操作的顺利成功,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戈立荣;孙晓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儿童外伤性眼内炎7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78眼)3~7岁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眼内感染终全部得到控制,67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3眼矫正视力在0.1以上,其中14眼在0.5以上,经弱视治疗和视功能训练,有35例获立体视觉.结论 儿童眼内炎预后较差,早期进行玻璃体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弱视治疗有利于视力进一步提高,建立立体视觉.

    作者:葛秀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右室双部位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现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有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55mm,有反复心功能不全病史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室双部位起搏分别植入右室流出道电极、右室心尖部电极、右房电极,术中测试各项参数,术后观察12个月心脏功能.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2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LVEDD、心胸比率改善较术前有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显著.

    作者:张晓东;柳茵;刘维军;李琳;樊世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子宫不规则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绝经后出血19例,3例为子宫内膜癌;功能性子宫出血77例,12例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18例;宫内环异位10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结论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可靠方法.

    作者:高凤霞;张荷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板蓝根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板蓝根提取物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板蓝根提取液,检测T、B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板蓝根组T、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都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板蓝根提取物具有很强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颖;刘宏;叶北;王晓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近期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术后1周使用羟基喜树碱20mg加生理盐水20ml膀胱内灌注1~2年,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结果 灌注后随访1~2年,85例患者有22例复发,复发率25.88%,无明显并发症和副作用.结论 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王秉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手术的一大创新,具有腹壁疤痕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独特的优点.我院于2006年6月~2007年6月对70例妇女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红;姜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雷公藤内酯醇对兔供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在兔肺移植中对供肺缺血再灌注肺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6对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肺以改良低钾右旋糖酐(LPD)肺保护液灌注及保存,实验组则将雷公藤内酯醇(0.5mg/L)加入改良LPD液灌注及保存,在4℃保存4h后再灌注1h,测定移植肺组织的干湿比(W/D);测定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后,实验组的W/D和MPO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能减轻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改善肺功能,对供肺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红军;于曙东;何靖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初探

    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建设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通过合法手段和方式,对符合规定要求的档案资料、各种形式的文件栽体进行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也是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胆管癌组织中P27表达与Cyclin D1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检测胆管癌组织中P27的表达及其与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胆管癌蜡块标本44例,正常胆管组织标本16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CyclinD1在其中的表达.结果 胆管癌组织44例中有16例P27表达阳性(36.4%).正常胆管组织16例中有12例P27呈阳性表达(75.0%).胆管癌组织与正常胆管组织相比,P27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胆管癌组织中P27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P27的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r=-0.401).结论 胆管癌组织与正常胆管组织中的P27表达有显著差异.胆管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27的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倪志军;寇有为;王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