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施单病种高限价

王文志;赵福荣;李绍兴

关键词:借鉴, 经验, 单病种, 医院费用, 改革和探索, 支付方式, 医疗费用, 研究课题, 限价收费, 卫生领域, 卫生费用, 经济发展, 基本条件, 付费方式, 病例组合, 中国, 实践, 拨款
摘要:卫生费用尤其是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已经成为影响围家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1].为此,付费方式的改革成为卫生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2].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医院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和探索,有些医院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目前尚缺乏实施病例组合拨款的基本条件,但是许多医院已开展原则类似的一些探索.现将我院在单病种限价收费的实践和探索简介如下.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的关键.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探讨,包括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但目前医患关系仍然紧张,医患矛盾突出,纠纷增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可以是医疗技术差错和事故引发,但更多的还是医患沟通不当造成的,因此,探讨医患难以沟通的因素,加强医患之间沟通,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效阻止纠纷的发生已成为医务人员的职责和社会责任.

    作者:罗玉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口内口外两种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临床分析

    目的 对比口内、口外两种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办法的优缺点.方法 总结4年来运用口内、口外两种办法复位颞下颌关节脱位病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口内法复位的56例患者成功51例,失败5例,成功率91.07%.口外法复住的64例患者成功57例,失败7例,成功率89.06.两种方法成功率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 口外法省力且损伤很小,但对年轻偶发脱住的男性患者效果差,对其他患者效果很理想(发生关节粘连者除外),口内法可以对除发生粘连外的所有脱位复位,但费力、损伤大,临床上可首选口外法复位.

    作者:田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改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否有直接联系,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是否为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手段.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和对比法统计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改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成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小结

    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价值.方法 对我院明确诊断为慢性精神分裂症,被家属与单位认为不能正常适应社会生活的病人.通过制订了一套康复治疗计划(心理治疗作业疗法等).以NOSIE为参照修改后制订了社会功能量表进行评定,由两名精神科医生每月进行详细精神检查.结果 50例治疗后其阴性症状大部分缓解,服药量减少.结论 康复治疗对恢复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改善明显,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明显增强.

    作者:谢新园;冷小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大肠癌误诊228例分析

    我科自1995年1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大肠癌患者416例,其中有不程度程度误诊的患者228例,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探讨预防措施.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误诊228例,男124例,女104例;年龄:21~81岁,平均54.6岁,误诊时间短一月,长16个月.1.2临床表现以腹疼为首发症状有84例,以排便习惯改变为首发症状者72例,以脓血便为首发症状者46例,以腹腔肿块为首发症状者26例.1.3误诊疾病误诊慢性肠炎102例(45%),阑尾炎58例(21.1%),痔疮32例(14%),胆石症20例(8.8%),附件肿瘤10例(4.4%),贫血6例(2.6%).

    作者:连加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沐舒坦梯度剂量对改善肺损伤ARDS患者PaO2和PaO2/FiO的评估

    目的 评估沐舒坦梯度计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36例患者随机分成A、B、C、D组,每组9例,分别予沐舒坦1mg/Kg/d、5mg/Kg/d、10mg/Kg/d、15mg/Kg/d,分3次静脉滴注,共7天.用药前、用药3d和7d时测定4组患者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结果 用药前各组间PaO2和PaO2/FiO2无差异;用药3d和7d时PaO2及PaO2/FiO2比较:B组和A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C、D组和A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C组与B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C、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沐舒坦对外伤性ARDS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与剂量具有正相关性,但大于10mg/Kg/d时,这种相关性可能不明显.

    作者:李蜀;殷应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圆形径向薄层色谱初探

    目的 本文意在构思设计一种较为新颖的圆形径向薄层色谱法,供同业借鉴.方法 采用径向展开,被分离成分斑点呈弧形.文中对其装置、操作及应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 此分析方法增强了薄层的分辨能力,扩展了薄层的检出范围,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该法对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尤为适宜,尚具有制备性分离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广萍;梁延寿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245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占所有肿瘤死亡率的23.03%,位居各类癌症死亡率之首.分析各年龄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一、二级预防也有重要的启发.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胃癌患者245例,现将245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胃癌的防治水平.

    作者:曹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发生的44例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47%,以腹痛、阴道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妊高征为主要发病诱因占36.4%.结论 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及早诊治,才能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何华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子宫不规则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绝经后出血19例,3例为子宫内膜癌;功能性子宫出血77例,12例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18例;宫内环异位10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结论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可靠方法.

    作者:高凤霞;张荷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盐酸奈福泮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在以往硬膜外镇痛中(PCEA)常应用阿片类制剂.阿片类制剂镇痛效果确切,但也存在着易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缺点.我院自2005年开始将盐酸奈福泮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旨在探讨盐酸奈福泮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马世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压氧治疗宫颈糜烂

    目的 改善宫颈糜烂的症状,达到提高治愈宫颈糜烂的目的.方法 采用空气加压舱加压戴面罩吸纯氧,治疗压力为2.5ATA,稳压吸氧30分钟,改吸舱内空气10分钟,再吸纯氧30分钟,减压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 高压氧是治疗宫颈糜烂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疗效理想,是安全的,可靠的,值得推广的.结论 宫颈糜烂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并为宫颈糜烂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赵春红;杨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留置气管导管护理不当的问题探讨及对策

    ICU作为危重病人救治的场所,气管插管的应用十分普遍,留置气管导管护理不当引发的并发症,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转归,现将62例并发症做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ICU从1993年6月-1996年6月收治气管插管患者2312例,术后病例1231例,呼吸功能不全81例,年龄1-82岁,平均年龄53岁,留置气管导管时间2-8天,呼吸机辅助呼吸769例,发生气管导管脱出4例,气管导管阻塞3例,气管导管部分扭曲1例,肺不张10例,肺炎24例,估计气管插管粘膜损伤2例,误吸14例,喉痉挛2例.

    作者:李庆艳;王爱红;刘玉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宫腔镜配合cook导丝及B超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镜配合cook导丝及B超在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2年8月-2007年6月行宫腔镜检查4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419例均来自不孕不育门诊作碘油造影(HSG)后提示输卵管部分或全部组塞或宫腔充盈缺损的病人.结果 宫腔内病变检出率74例,检出率占17.7%,其中,原发性不孕症宫腔内病变14例,占3.34%,其中功能性病变2例,占0.48%,非功能性病变12例,占2.86%,继发不孕宫腔病变为60例,占14.32%,其中功能性病变4例,占0.95%,非功能性病变50例,占11.9%,见表1.419例病人中,输卵管阻塞361例,占86.15%.其中原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72例占17.18%,单侧输卵管33例占7.87%,双侧输卵管阻塞39例占9.31%,继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299例占71.36%,单侧输卵管阻塞134例占31.98%,双侧输卵管阻塞165例占39.38%,经cook导丝疏导后,输卵管阻塞56例占13.37(56/419),其中原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19例占6.74%,单侧输卵管阻塞13例占5.31%(13/419),双侧卵侧管6例占1.43%,继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37例占8.83%,单侧输卵管阻塞28例占6.68%,双侧阻塞9例占2.15%,见表2.419例中有119例怀孕,宫外孕3人,其中1人宫外孕后又再次怀孕.结论 宫腔镜配合cook导丝及作了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由宫腔病变及子宫畸形导致不孕,对部分病例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输卵管通液可在宫腔镜下直接插入输卵管开口,阻塞者配合cook导丝疏导,使输卵管复通性大大提高,术后作B超检查,了解盆腔积液情况,减少治疗盲目性,使受孕率有所提高.

    作者:周松兰;韩芳;万有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胎儿生长受限3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胎儿生长受限(FGR)围生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1998年1月到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FGR单胎产妇3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孕期治疗情况、分娩方式、麻醉方式等与围生儿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孕周分娩的围生儿预后不同,36周到40周之间分娩的新生儿预后好,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新生儿体重增加,窒息率明显下降,各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比阴道分娩的围生儿预后好(P<0.01),硬膜外麻醉新生儿预后较好,孕期经过治疗的FGR产妇围生儿预后较好(P<0.01);结论对FGR孕妇早发现、早治疗,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选择合适的孕周及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可显著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张明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是近十几年来研究开发的一种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降压效果肯定,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ACEI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同酮系统(RAS),舒张外周小血管,减轻水钠潴留,并可降低缓激肽的水解,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而扩张血管.

    作者:李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急性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临床体会

    目的 现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 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结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较普通治疗死亡率降低.

    作者:王晓玉;陶志宏;李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浅谈成分输血的优点及不足

    输血在临床上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拯救了无数患者.不过,在具体施行输血疗法时,输血的绝大多数患者只需要某种或某几种血液成分,但是传统的输血方法是不管患者需要什么血液成分都一律输全血.随着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病毒学、低温生物学、医用高分子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迅速发展,临床输血已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时代.现将成分输血的优点及不足浅谈如下.

    作者:贾云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ICU病房74例急性肾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肾衰竭(ARF)在重症医学科(ICU)病房的病因分布和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02年10月-2007年1月我院ICU病房(ARF)病例74例,统计基础病因、治疗手段、转归情况的差异.结果 我院ICU病房急性肾衰竭(ARF)患病率4.74%,病因构成以严重感染占总ARF(35.1%)为首,其次依次是大手术占总ARF(32.4%)严重创伤占总ARF(16.2%)重症胰腺炎占总ARF(10.8%).而病死率比较高为重症胰腺炎62.5%,严重感染病死率(53.8%)略高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病死率(50.0%).分析ARF和并多器官衰竭28天病死率为单纯ARF的死亡率为25%,和并器官衰竭数1个、2个、≥3个脏器衰竭的死亡率分别为45.5%、81.8%.且四组的病死率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比较74例(ARF)病例治疗方法,保守治疗(40例)死亡数28例死亡率(70%),CRRT治疗(34例)死亡数14例死亡率(41.1%).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ICU病房患者应积极预防ARF的发生,及时进行CRRT治疗,减少MODS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丽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例疑为穿透性植入胎盘致膀胱内大出血的术后护理

    穿透性植入胎盘属植入性胎盘一种,绒毛植入子宫层较深,穿透整个肌层达浆膜层甚至穿透浆膜层侵入周围组织及器官,为罕见病例.我科于2008年2月收治了1例疑为穿透性植入胎盘致膀胱内大出血[1]患者,经行膀胱镜检、膀胱切开清除血肿止血术、术后给予持续膀胱冲洗、密切观察宫缩、监测胎动等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