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畸胎瘤120例临床病理分析

乔爱国;韩春荣

关键词:卵巢, 畸胎瘤, 病理
摘要:卵巢成熟型畸胎瘤又可称为皮样囊肿,是常见于卵巢的肿瘤之一,仅次于卵巢囊腺瘤而居第2位.为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对1999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卵巢成熟型畸胎瘤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从新的房颤治疗指南看心房颤动抗凝治疗适应证的变迁

    根据2006年8月ACC/AHA/ESC更新的房颤治疗指南,除了孤立性(Atrial Fibrillation,AF)或存在禁忌证外,其他所有AF患者均应使用抗栓药物预防血栓,该指南还推荐了一系列具体的卒中危险分层作为选择抗栓药物的标准:建议具备年龄(≥)75岁、高血压、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受损(LVEF≤35%或左室短轴缩短率<25%)、糖尿病之中任一项的AF患者为血栓栓塞中危,选用阿司匹林(81~325mg/d)或华法林(INR 2.0~3.0)均可;

    作者:马长生;何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16层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方法 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外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及MPR、VR后处理重建,并结合常规DR平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图像可以显示X线难以观察清楚的细小骨折、隐性骨折、关节内骨折、颞颌关节骨折、复杂部位的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结论 16排螺旋CT及MPR、VR后处理图像对外伤性骨折的显示具有绝对优势,是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愈后评价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谢新琳;谢新红;何国满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6年本院收治的45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41~79岁,中位年龄63.6岁,50岁以上占91%,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腹痛、便血、腹泻、腹胀等.内镜检查病变大多发生在左半结肠(86.7%),呈节段分布,表现为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大部分为一过型(84.4%),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大肠镜检查为早期诊断重要方法 .结论 对老年患者,出现急性腹痛和便血,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应考虑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内镜检查在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和判断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山;陈璧亮;杨小敏;蔡静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脑积水治疗方法,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据报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8%~58%[1].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剥脱术治疗乳糜尿(附7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剥脱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法 和疗效.方法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剥脱术治疗乳糜尿7例.结果 7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90~210分钟,平均132分钟,术中出血(30~200)ml,平均102ml,未发生严重外科并发症,平均住院9.1天.出院时患者尿液清亮,尿乙醚试验全部阴性.随访(3~26)月,平均16月,1例患者复发,6例无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剥脱术治疗乳糜尿,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乳糜尿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四平;马麒;杨大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CT定位立体定向Vim核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术中护理

    总结了对16例CT定位立体定向Vim核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术中护理,提出术前、术中应加强的心理护理,仔细观察病情,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准备及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作者:张相芳;胡兆慧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防止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治本措施探讨

    本文通过分析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的涵义、表现形式;医疗领域涉及商业贿赂的相关利害群体和医疗领域商业贿赂产生的促成环境因素.提出防止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治本措施,包括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政策,并提高其执行力,同时加强宣传教育;限定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或医疗商品的价格;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使用医疗商品行为;公开有关信息,引入合法的市场竞争,并接受社会多方监督.

    作者:郑振佺;汪雪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超声导向宫腔镜下取宫内残留胎骨10例

    中孕引产或钳刮术后常易造成宫腔内残留胎骨,往往导致继发性不孕、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及腰骶部不适等,并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李雅杰;陈瑞祥;孙大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自发性气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治疗进行评价.方法 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自发性气胸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经保守治疗、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粘连术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典型的自发型气胸通过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不难作出正确诊断,但要注意与一些相关疾病鉴别.

    作者:李跃飞;张丽;白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236例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原因.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我院236例ADR在患者、药物、处方及护理等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3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输液配制时间过长,老龄患者未作肝肾功能检查,适应症不合理等.结论 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改进处方和护理行为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梁林军;叶碧霞;熊明玲;邹美南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影像学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的影像学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26例HSL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HSL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1)有烫吸海洛因病史.(2)22例患者有戒毒史.(3)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以精神症状及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4)CSF基本正常.(5)头颅CT及MRI示大脑,小脑白质广泛对称性受累.(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本病的诊断依靠明确烫吸海洛因史及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综和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根本;魏丽玲;陈菁华;温利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治疗与康复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及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择膝关节周围骨折65例随机分成1、早期综合康复组(26例)、2、早期只接受主动功能训练康复组(21例)和3、恢复期康复组(19例),其中股骨髁上骨折26例和胫骨平台骨折各21例,髌骨骨折18例.第1组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第2组只接受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第3组在手术30d后X线检查骨折部位对位正确、稳定、拆除外固定后介入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均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结果 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第3组与第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能大限度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恢复肢体功能,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低程度,而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姚雨;徐本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 选择妇科门诊519例临床可疑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其中268例妇女做TCT检查联合阴道镜活检(实验组),251例直接阴道镜检查活检(对照组),终均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符合率.结果 实验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符合率为72%(193/268);对照组为50.1%(126/251).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388.62,P<0.005).

    作者:黄炳娇;于芳;吴蓓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及组织胃动素的影响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及组织胃动素的影响,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不同药剂复制胃肠动力紊乱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为P<0.05),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龙牡壮骨颗粒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组织中的胃动素水平实现的.

    作者:杨磊;罗燕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双下肢悬吊牵引治疗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护理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期常见的髋关节畸形,其中1至3岁的患儿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为了使闭合复位成功,降低复位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在复位前应做双下肢髋屈位皮肤悬吊牵引.

    作者:杜新慧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早发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1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早发型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展变化与治疗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7年来我院收治的128例早发型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诊治和妊娠结局,分组包括22~32孕周前43例,32~34孕周前85例,34孕周后331例,分析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并发症和合并症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较晚发型治疗时间长(P<0.01)、分娩孕周早(P<0.01)、围产儿结局差(P<0.05)、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多(P<0.01).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预后不良,围产期并发症多且严重,应根据母儿情况适当选择病例进行合理的保守治疗,严密监护母儿变化.

    作者:曹呈国;谷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香丹注射液20 ml加入5%GS或0.9%NS250ml中静滴,qd,疗程10天.对照组49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10~20mg加入5%GS或0.9%NS250ml~500ml中静滴,每日一次,疗程10天,一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9.3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方法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用药期间不依赖实验室监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东;白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腰椎弓根螺钉人字脊顶进钉方法及深度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和总结椎弓根内固定的临床定位和进钉深度的探讨.方法 CT椎体重建了解人字脊的出现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腰椎弓根人字脊顶进钉68例.结果 人字脊顶出现率为94.1%,全部病例椎弓根置入准确,深度达到要求,一次成功,复位良好,本组无一例马尾神经、神经根及大血管损伤.结论 取用人字脊顶进钉法符合客观解剖定位,且有直观性和感觉性,准确率高,容易掌握.

    作者:高沃光;莫水明;刘永棠;钟建华;冯裕修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释放度比较研究

    目的 对比国产和进口格列齐特缓释片,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用国产格列齐特缓释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所收载的格列齐特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 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与国外进口片的释药过程基本一致.结论 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作者:咸春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的方法 对2006年1月至12月入住ICU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ICU患者医院感染率29.1%,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3.4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多,占75.0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萄萄球菌属细菌为主.结论 ICU由于危重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均是医院感染高发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琴;张聪;黄国权;蔡英丽;陈捷;李健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