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东;白雪峰
目的 探索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方法 观察两组,A组:给予红核妇洁洗液冲洗阴道后复方莪术油栓阴道上药连用8d,下次月经干净1d后重复使用,连用3mo.B组:给予红核妇洁洗液冲洗阴道后复方莪术油检阴道上药连用8d,停药1d后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连用10d,下次月经干净d1后重复使用,亦连用3mo.结果 两组治疗后1mo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为86.11%,B组为94.59%,但治疗后3moA组的复发率为11.11%,而B组为0;治疗后6moA组的复发率为16.67%,B组的复发率为5.40%,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mo复发率的比较中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复方莪术油栓阴道用药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满意.
作者:王美莲;王桂红;赵立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脑积水治疗方法,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据报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8%~58%[1].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为临床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对B超检查出的69例脂肪肝患者及76例健康者,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测定分析.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ALT、GGT、CHE、TBA、TBil、TG、T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既有血脂代谢紊乱,又有肝功能的异常及肝细胞的损伤.
作者:李德新;赵明泽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医疗器械洗涤后洁净度检测方法 的探讨.方法 取使用后的医疗器械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半自动清洗机,加入1:250的杰力酶;另一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加入1:2000的安必洁多酶洗涤剂,均按操作常规进行清洗,随机从清洗后的医疗器械中抽取200件,进行常规目测,在目测的基础上再进行残留血污检测.结果 目测观察判定200件医疗器械合格为192件,合格率达96%,目测后再进行杰力试纸测200件医疗器械阴性130件,合格率65%.结论 采用杰力试纸法来检测洗涤后的器械的洁净度,比目测观察检测方法更科学、准确、客观.
作者:梁群娣;李建英;梁惠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护士在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术后病人麻醉复苏期护理配合病情观查的能力.方法 在麻醉复苏期护理中,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的护理、循环的护理、精神方面等护理.结论 在术后病人麻醉复苏期护理中,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伟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的方法 对2006年1月至12月入住ICU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ICU患者医院感染率29.1%,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3.4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多,占75.0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萄萄球菌属细菌为主.结论 ICU由于危重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均是医院感染高发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琴;张聪;黄国权;蔡英丽;陈捷;李健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6年本院收治的45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41~79岁,中位年龄63.6岁,50岁以上占91%,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腹痛、便血、腹泻、腹胀等.内镜检查病变大多发生在左半结肠(86.7%),呈节段分布,表现为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大部分为一过型(84.4%),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大肠镜检查为早期诊断重要方法 .结论 对老年患者,出现急性腹痛和便血,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应考虑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内镜检查在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和判断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山;陈璧亮;杨小敏;蔡静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包括各关节活动、卧位、坐位、立位、步行等方法 的指导训练.达到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自理、重返社会之目的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其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邵素英;郭兰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情况及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ELISA检测乙肝五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检测HBVDNAl33例综合分析.结果 HBVDNA>1.00×103拷贝(COPY/ml)者133例,其中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HBsAg,HBeAg阳性71例,占52.7%.HBsAg,抗-Be,抗-HBc阳性34例,占25.7%.抗-JBs,11例,占8.3%,抗-HBs、抗HBe、抗-HBc阳性4例,占3%,HBsAg阳性2例,占1.5%抗-HBs,抗-HBe阳性1例,占0.75%,HBsAg、抗-HBc 5例,占3.8%,抗-HBe,抗-HBc阳性1例,抗-HBc阳性2例.HBsag,抗-libs、抗-HBc阳性1例.乙肝五项全阴者检出一例HBVDNA阳性.结论 乙肝五项11种阳性模式HEVDNA阳性检出.乙肝五项全阴者,亦可检出HBVDNA.
作者:申林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眼科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故治疗尤为困难.我们近年来采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本病38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陈国峰;刘珂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左室构架的改变.方法 将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治疗前心脏B超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作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疗后的左室构架改变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改变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左室构架改变较西医治疗明显.
作者:高蕾;刘珂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简述样品供体的状况、采集标本的理化性状及样本聚集方法等因素对临床生化自动化分析的影响,认识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16例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 10例病人6a后死亡,6例10a随访生存,但活动能力下降.结论 本病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预后不良.
作者:王敏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黄柏为常用中药材,其饮片的干燥方法,很多古本草和现代炮制专著都采用晒干法[1];笔者认为黄柏饮片晒后颜色改变,外观及质量起了变化,应以阴干为宜,阴干后的黄柏饮片外观颜色鲜艳[2];
作者:吕海云;陈国锋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卵巢成熟型畸胎瘤又可称为皮样囊肿,是常见于卵巢的肿瘤之一,仅次于卵巢囊腺瘤而居第2位.为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对1999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卵巢成熟型畸胎瘤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乔爱国;韩春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新鲜冰冻血浆(FFP)融化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冰冻,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变化.方法 将FFP37℃水浴融化后,测定血浆中各类凝血因子的活性、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和胆碱酯酶(CHE)活性;在12h内将其冰冻,在7天后再次融化,测定Alb、TP、CHE和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结果 FFP再次冷冻后,除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变化外(P<0.05),其余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CHE和Alb、TP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FFP融化后,如果12h内未输用,可以将其立即冰冻,给PT、Fbg、TT等凝血指标异常的患者使用,或作为普通血浆用于各种需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使用.
作者:孙国常;黄文军;张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泽菲),联合顺铂(PDD)组成的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82例NSCLC患者采用GP方案:GEM1000mg/m2,d1、d8静脉滴注,PDD30mg/m2,d1、d3静脉滴注,21d为1周期,全组病例均接受2个或2个周期以上治疗.结果 82例中PR46.34%(38/82),SD48.79%(40/82),PD 4.88%(4/82).结论 泽菲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作者:赵元鹏;任志芳;赵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和静脉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口服组和静脉组各20例,口服组口服福乃得(含硫酸亚铁525 mg),1片/d,静脉组输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科莫非),每次100mg,每周2次,共10次后每2周给予维持量100mg,2组疗程均为9wk,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结论 CRF贫血患者静脉补铁优于口服补铁.
作者:卢春艳;单非易;于绣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改进方法 --钻孔扩大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及其疗效.方法 将同期80例涉及颞部CSDH病例随机抽签分为A、B两组.改良手术组A组40例采用血肿钻孔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对照组B组40例采用常用的钻孔引流手术.两组病例均经6~12个月随访.结果 A组40例治愈,癫痫2例,无死亡、血肿复发、脑内血肿形成、张力性气颅、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术后一年复查无复发.B组40例治愈,出现张力性气颅2例,血肿复发3例,脑内血肿形成3例,硬膜下积液3例,癫痫6例,脑脊液漏1例.术后一年复查复发5例.结论 A组病例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B组.提示改良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
作者:马珊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肺部超短波理疗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方法 对36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B、C、D共4组,4组均规范抗炎治疗,A组(n=90)为对照组,B组(n=90)加用肺部超短波理疗3 d,C组(n=90)加用肺部超短波理疗5d,D组(n=90)加用肺部超短波理疗7d,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与A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组、C组与A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D组、C组与B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D组与C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用肺部超短波理疗对小儿肺炎罗音难吸收或不吸收患儿有明显疗效,疗程以5~7天效果佳.
作者:谢荣迪;甘丽芳;余德奎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