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林
目的 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317例经病理确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WHO(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观察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317例病人中发生于腮腺232例,颌下腺43例,腭部41例.手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瘫15例,味觉出汗综合征6例,涎瘘5例,复发12例.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腮腺,首次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对并发症的防治是关键.
作者:李德超;车笑非;魏云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本文通过对1000余例患者的临床研究,阐述了右下腹痛与阑尾炎的关系,并对存在右下腹痛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有意的探讨.
作者:王文慧;赵颖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颌面部的严重外伤及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往往遗留相应部位的组织缺损,给患者带来功能的丧失和面容的破坏,皮瓣移植不仅恢复和改善了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实践证明,术前周密的计划、充分的准备,术中细致准确的操作,术后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保证移植皮瓣成活的重要保障.
作者:谢军;丁新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香丹注射液20 ml加入5%GS或0.9%NS250ml中静滴,qd,疗程10天.对照组49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10~20mg加入5%GS或0.9%NS250ml~500ml中静滴,每日一次,疗程10天,一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9.3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方法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用药期间不依赖实验室监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东;白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简述样品供体的状况、采集标本的理化性状及样本聚集方法等因素对临床生化自动化分析的影响,认识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本文通过分析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的涵义、表现形式;医疗领域涉及商业贿赂的相关利害群体和医疗领域商业贿赂产生的促成环境因素.提出防止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治本措施,包括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政策,并提高其执行力,同时加强宣传教育;限定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或医疗商品的价格;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使用医疗商品行为;公开有关信息,引入合法的市场竞争,并接受社会多方监督.
作者:郑振佺;汪雪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本实验旨在了解大黄提取液对牙釉质的抗酸性的影响.方法 取制备好40枚磨牙釉质标本,并分为5小组:(1)1mg/ml大黄提取液组;(1)2mg/ml大黄提取液组;(3)4mg/ml大黄提取液组;(4)2%氟化钠(NaF)组;(5)去离子水组.在每组8枚釉质标本开窗处分别应用上述5种溶液进行预处理7d,4min/次,3次/d,处理间隙置于37℃人工唾液中保存,然后将釉质标本置0.1mol/L乳酸脱矿液中在37℃恒温水浴箱7d.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每小组的两个釉质标本表面形态的变化.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5组釉质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溶解,经3组大黄提取液处理的釉质表面和去离子水组比表现出较明显的轻微程度的溶解,其他4组的溶解程度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 3组大黄提取液都具有抑制釉质脱矿作用;1mg/ml大黄提取液为抑制釉质脱矿的起始有效浓度.
作者:孙昊亮;张丽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展变化与治疗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7年来我院收治的128例早发型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诊治和妊娠结局,分组包括22~32孕周前43例,32~34孕周前85例,34孕周后331例,分析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并发症和合并症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较晚发型治疗时间长(P<0.01)、分娩孕周早(P<0.01)、围产儿结局差(P<0.05)、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多(P<0.01).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预后不良,围产期并发症多且严重,应根据母儿情况适当选择病例进行合理的保守治疗,严密监护母儿变化.
作者:曹呈国;谷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儿童肠球菌的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集2001~2006年儿科临床分离的肠球菌,按照美国NCCLS推荐的方法 和判断标准,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资料用WHONET5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科临床分离出肠球菌74株,其中粪肠球菌46株(62.2%)和尿肠球菌21株(28.4%);标本来源主要是血液42株(56.8%)和尿液20株(27.0%);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多见(54株,73.0%);2001~2006年肠球菌分别为8株,9株,13株,12株,14株和18株,占当年致病菌的比例分别为5.1%,6.0%,7.1%,6.7%,6.7%和7.3%;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分别为17.4%、10.9%和8.7%,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0,而对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高;尿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0,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在50%以上.结论 儿科肠球菌感染以血液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菌株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均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和青霉素的耐药性低.
作者:张寿斌;廖华;吴金萍;黄育华;王春霞;张丽华;邓学群;白云会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泽菲),联合顺铂(PDD)组成的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82例NSCLC患者采用GP方案:GEM1000mg/m2,d1、d8静脉滴注,PDD30mg/m2,d1、d3静脉滴注,21d为1周期,全组病例均接受2个或2个周期以上治疗.结果 82例中PR46.34%(38/82),SD48.79%(40/82),PD 4.88%(4/82).结论 泽菲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作者:赵元鹏;任志芳;赵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醒脑对急性脑出血所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出血量在5~30毫升急性脑出血患者80名,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名.根据SIRS的诊断标准,观察各组出现SIRS的例数及反应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出现SIRS 15例,发生率37.5%;对照组27例,发生率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醒脑可减少急性脑出血所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孙晓峰;王福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在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的表现,结合甲胎蛋白(AFP)定量检测,对HCC作出早期诊断.方法 收集30例肝癌患者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及AFP定量分析作出准确诊断.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化验AFP阳性,CT平扫均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根据时间-密度曲线分为3型,A型18例呈速升速降型,占60%;B型10例,呈较平稳明显上升走势,曲线较平滑,占33.3%;C型两例,呈低平或平缓的上升走势,各时间段CT值变化小,占6.7%.结论 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和AFP定量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池华玲;陈锭光;杨大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期常见的髋关节畸形,其中1至3岁的患儿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为了使闭合复位成功,降低复位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在复位前应做双下肢髋屈位皮肤悬吊牵引.
作者:杜新慧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左室构架的改变.方法 将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治疗前心脏B超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作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疗后的左室构架改变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改变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左室构架改变较西医治疗明显.
作者:高蕾;刘珂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 分析119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的过程,其中显性52例,隐匿性67例.结果 消融成功119例,失败0例,复发4例,并发症2例.结论 RFCA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魏艳阳;袁俊强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本文通过对中药颗粒饮片的产生、临床应用等综合分析,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的改进方法 与观点,为减少药剂工作人员在调配处方时的劳动强度,在改变传统的中药配方模式、改革中药饮片应用形式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需要,发挥祖国医药学的传统特色与优势,更好地为病员服务,为医疗工作服务.
作者:文友模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比国产和进口格列齐特缓释片,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用国产格列齐特缓释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所收载的格列齐特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 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与国外进口片的释药过程基本一致.结论 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作者:咸春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和总结椎弓根内固定的临床定位和进钉深度的探讨.方法 CT椎体重建了解人字脊的出现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腰椎弓根人字脊顶进钉68例.结果 人字脊顶出现率为94.1%,全部病例椎弓根置入准确,深度达到要求,一次成功,复位良好,本组无一例马尾神经、神经根及大血管损伤.结论 取用人字脊顶进钉法符合客观解剖定位,且有直观性和感觉性,准确率高,容易掌握.
作者:高沃光;莫水明;刘永棠;钟建华;冯裕修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及组织胃动素的影响,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不同药剂复制胃肠动力紊乱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为P<0.05),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龙牡壮骨颗粒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组织中的胃动素水平实现的.
作者:杨磊;罗燕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治疗进行评价.方法 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自发性气胸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经保守治疗、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粘连术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典型的自发型气胸通过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不难作出正确诊断,但要注意与一些相关疾病鉴别.
作者:李跃飞;张丽;白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