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丁新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意义及药物治疗原则.方法 108例CHF并V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常规抗心衰治疗.B组加用Ⅰ 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C组加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结果 三组心律失常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87.5%、89.3%、89.7%,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61.8%、94.1%.结论 CHF并发VA与心衰程度有关,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胺碘酮明显优于心律平.
作者:余德奎;李国标;许佩群;谢荣迪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医疗器械洗涤后洁净度检测方法 的探讨.方法 取使用后的医疗器械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半自动清洗机,加入1:250的杰力酶;另一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加入1:2000的安必洁多酶洗涤剂,均按操作常规进行清洗,随机从清洗后的医疗器械中抽取200件,进行常规目测,在目测的基础上再进行残留血污检测.结果 目测观察判定200件医疗器械合格为192件,合格率达96%,目测后再进行杰力试纸测200件医疗器械阴性130件,合格率65%.结论 采用杰力试纸法来检测洗涤后的器械的洁净度,比目测观察检测方法更科学、准确、客观.
作者:梁群娣;李建英;梁惠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的方法 对2006年1月至12月入住ICU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ICU患者医院感染率29.1%,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3.4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多,占75.0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萄萄球菌属细菌为主.结论 ICU由于危重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均是医院感染高发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琴;张聪;黄国权;蔡英丽;陈捷;李健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的影像学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26例HSL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HSL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1)有烫吸海洛因病史.(2)22例患者有戒毒史.(3)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以精神症状及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4)CSF基本正常.(5)头颅CT及MRI示大脑,小脑白质广泛对称性受累.(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本病的诊断依靠明确烫吸海洛因史及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综和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根本;魏丽玲;陈菁华;温利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 ,减少手术后复发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手术中切开皮下层不使用电刀,仅在游离疝囊及精索时用电刀止血.确保植入物覆盖整个腹股沟区,并与周围坚韧组织牢固缝合.结果 本组155例伤口无一例感染及液化,局部无一例存在牵拉及揪扯感.随访5个月到4年,4例复发,复发率2.58%.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能明显降低传统修补手术10%~15%的高复发率[1],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张庆德;王鹏;曹秋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特点和死亡原因,提高防治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0年~2005年14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死亡组死亡原因(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心外因素)等.结论 AMI患者住院病人女性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死亡率,男、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死亡直接原因主要的是泵衰竭(53.84%),心肌梗死梗死部位主要是前壁(包括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86.92%).
作者:刘文斌;方快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改进方法 --钻孔扩大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及其疗效.方法 将同期80例涉及颞部CSDH病例随机抽签分为A、B两组.改良手术组A组40例采用血肿钻孔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对照组B组40例采用常用的钻孔引流手术.两组病例均经6~12个月随访.结果 A组40例治愈,癫痫2例,无死亡、血肿复发、脑内血肿形成、张力性气颅、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术后一年复查无复发.B组40例治愈,出现张力性气颅2例,血肿复发3例,脑内血肿形成3例,硬膜下积液3例,癫痫6例,脑脊液漏1例.术后一年复查复发5例.结论 A组病例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B组.提示改良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
作者:马珊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方法 观察两组,A组:给予红核妇洁洗液冲洗阴道后复方莪术油栓阴道上药连用8d,下次月经干净1d后重复使用,连用3mo.B组:给予红核妇洁洗液冲洗阴道后复方莪术油检阴道上药连用8d,停药1d后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连用10d,下次月经干净d1后重复使用,亦连用3mo.结果 两组治疗后1mo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为86.11%,B组为94.59%,但治疗后3moA组的复发率为11.11%,而B组为0;治疗后6moA组的复发率为16.67%,B组的复发率为5.40%,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mo复发率的比较中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复方莪术油栓阴道用药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满意.
作者:王美莲;王桂红;赵立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近年来治疗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分析和总结了102例鼾症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特点,以了解护理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鼾症患者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监测进行分析,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的多导睡眠图参数比较,呼吸紊乱指数:术前(62.67±31.58),术后(36.58±18.91)(P<0.01);长呼吸暂停时间:术前68.61±41.20,术后(39.28±21.61)(P<0.01);低氧饱和度:术前(60.16±24.52),术后80.71±16.43(P<0.01).病人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记忆力增强,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结论 这充分体现了科学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葛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手术(Leep术)在治疗宫颈糜烂中应用及疗效,并与药物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将来我院门诊治疗的30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 .随机分为Leep手术组(150例)和药物治疗组150例,两组均在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结果 Leep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Leep手术组有效率为100%,药物治疗组为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Leep手术为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较好方法 ,并逐渐为广大患者认同和接受.
作者:龙金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比国产和进口格列齐特缓释片,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用国产格列齐特缓释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所收载的格列齐特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 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与国外进口片的释药过程基本一致.结论 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作者:咸春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情况及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ELISA检测乙肝五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检测HBVDNAl33例综合分析.结果 HBVDNA>1.00×103拷贝(COPY/ml)者133例,其中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HBsAg,HBeAg阳性71例,占52.7%.HBsAg,抗-Be,抗-HBc阳性34例,占25.7%.抗-JBs,11例,占8.3%,抗-HBs、抗HBe、抗-HBc阳性4例,占3%,HBsAg阳性2例,占1.5%抗-HBs,抗-HBe阳性1例,占0.75%,HBsAg、抗-HBc 5例,占3.8%,抗-HBe,抗-HBc阳性1例,抗-HBc阳性2例.HBsag,抗-libs、抗-HBc阳性1例.乙肝五项全阴者检出一例HBVDNA阳性.结论 乙肝五项11种阳性模式HEVDNA阳性检出.乙肝五项全阴者,亦可检出HBVDNA.
作者:申林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因血液稀释,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破坏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术后易发生出血、渗血,一直是临床的用血大户.
作者:孙宝利;邵松海;王惠华;梁小灵;赵云萍;潘梦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我科65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病人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成功率98%,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 游离皮瓣以前臂为优越,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其疗效较好.
作者:程祖斌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和静脉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口服组和静脉组各20例,口服组口服福乃得(含硫酸亚铁525 mg),1片/d,静脉组输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科莫非),每次100mg,每周2次,共10次后每2周给予维持量100mg,2组疗程均为9wk,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结论 CRF贫血患者静脉补铁优于口服补铁.
作者:卢春艳;单非易;于绣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方法 对本院住院分娩的4 206例孕产妇中剖宫产病例8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训宫产率呈逐年上升,平均为20%,手术指征以社会因素排第1位,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等.结论 要降低剖宫产率,在做好围产保健的同时,广泛开展分娩方式的宣传,提高产科质量,正确掌握手术指征的合理性,或开展无痛分娩等减轻孕产妇的痛苦,不要受孕妇及家属和社会的影响,盲目扩大手术指征.
作者:黄冬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采用优化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症和手术方法 进行分析.方法 随访采用优化术式治疗的63例踝关节骨折(2003年1月~2006年10月),推荐各类型骨折所采用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步骤,对男性41例(2例为双足踝关节骨折),女性20例;平均年龄42.5岁(年龄15~77岁)的这组患者术后结果 评估.根据Danis-Weber分类,B型33例,C型3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h~7d.内侧采用标准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腓骨后缘纵行切口显露外踝骨折,后踝采用跟腱内缘、外缘或内踝后侧弧形切口.下胫腓关节固定:以螺钉自外踝拧入,穿过下胫腓联合至胫骨远端.外踝固定:克氏针;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解剖钢板;丝线;钢丝.内踝固定:螺钉(1~2枚);解剖钢板.复位满意的标准为:(1)踝关节的正常关系恢复.(2)关节面的外形轮廓光滑.结果 随访时间2mo~2.8a,平均26mo.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Kofoed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85~100分)29例;良(75~85分)24例;及格(70~74分)8例;差(低于70分)2例;优良率为84.1%.本组病例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1例发生下胫腓固定螺钉断裂,1例外侧钢板断裂.结论 采用优化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重点涉及双踝)效果好,方法 简单,符合当今微创要求.内踝相对简单固定(小切口),合用外踝解剖钢板可使手术简单有效.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效果可靠,生物相容性好.踝关节多处骨折时,优先固定效果牢固的一侧会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作者:云才;朱建华;何京生;杨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脑血管病的并发症较多,本文对常见的血糖升高、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热与脑心综合征等系统并发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处理进行了综述,以利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文斌;吴景芬;胡长林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16例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 10例病人6a后死亡,6例10a随访生存,但活动能力下降.结论 本病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预后不良.
作者:王敏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脑积水治疗方法,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据报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8%~58%[1].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