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金平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特点和死亡原因,提高防治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0年~2005年14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死亡组死亡原因(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心外因素)等.结论 AMI患者住院病人女性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死亡率,男、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死亡直接原因主要的是泵衰竭(53.84%),心肌梗死梗死部位主要是前壁(包括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86.92%).
作者:刘文斌;方快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情况及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ELISA检测乙肝五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检测HBVDNAl33例综合分析.结果 HBVDNA>1.00×103拷贝(COPY/ml)者133例,其中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HBsAg,HBeAg阳性71例,占52.7%.HBsAg,抗-Be,抗-HBc阳性34例,占25.7%.抗-JBs,11例,占8.3%,抗-HBs、抗HBe、抗-HBc阳性4例,占3%,HBsAg阳性2例,占1.5%抗-HBs,抗-HBe阳性1例,占0.75%,HBsAg、抗-HBc 5例,占3.8%,抗-HBe,抗-HBc阳性1例,抗-HBc阳性2例.HBsag,抗-libs、抗-HBc阳性1例.乙肝五项全阴者检出一例HBVDNA阳性.结论 乙肝五项11种阳性模式HEVDNA阳性检出.乙肝五项全阴者,亦可检出HBVDNA.
作者:申林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期常见的髋关节畸形,其中1至3岁的患儿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为了使闭合复位成功,降低复位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在复位前应做双下肢髋屈位皮肤悬吊牵引.
作者:杜新慧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左室构架的改变.方法 将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治疗前心脏B超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作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疗后的左室构架改变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改变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左室构架改变较西医治疗明显.
作者:高蕾;刘珂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我科65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病人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成功率98%,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 游离皮瓣以前臂为优越,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其疗效较好.
作者:程祖斌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减少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后出血量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80例的中期妊娠健康妇女行依沙吖啶引产术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132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刘用米索400μg经肛门置入直肠内,同时肌肉注射缩宫素10 IU;对照组148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刻肌肉注射缩宫素10IU.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胎盘自行剥离排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产后2小时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索对于减少中期妊娠引产后的产后出血量有明显效果.
作者:戴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采用优化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症和手术方法 进行分析.方法 随访采用优化术式治疗的63例踝关节骨折(2003年1月~2006年10月),推荐各类型骨折所采用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步骤,对男性41例(2例为双足踝关节骨折),女性20例;平均年龄42.5岁(年龄15~77岁)的这组患者术后结果 评估.根据Danis-Weber分类,B型33例,C型3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h~7d.内侧采用标准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腓骨后缘纵行切口显露外踝骨折,后踝采用跟腱内缘、外缘或内踝后侧弧形切口.下胫腓关节固定:以螺钉自外踝拧入,穿过下胫腓联合至胫骨远端.外踝固定:克氏针;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解剖钢板;丝线;钢丝.内踝固定:螺钉(1~2枚);解剖钢板.复位满意的标准为:(1)踝关节的正常关系恢复.(2)关节面的外形轮廓光滑.结果 随访时间2mo~2.8a,平均26mo.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Kofoed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85~100分)29例;良(75~85分)24例;及格(70~74分)8例;差(低于70分)2例;优良率为84.1%.本组病例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1例发生下胫腓固定螺钉断裂,1例外侧钢板断裂.结论 采用优化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重点涉及双踝)效果好,方法 简单,符合当今微创要求.内踝相对简单固定(小切口),合用外踝解剖钢板可使手术简单有效.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效果可靠,生物相容性好.踝关节多处骨折时,优先固定效果牢固的一侧会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作者:云才;朱建华;何京生;杨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50例卵巢囊肿,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55例卵巢囊肿进行比较.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物50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分别为40ml、38min、5d.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脏器损伤及化学性腹膜炎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具有安全、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减少腹腔污染和种植,值得推广.
作者:吴霆;何良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比国产和进口格列齐特缓释片,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用国产格列齐特缓释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所收载的格列齐特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 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与国外进口片的释药过程基本一致.结论 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作者:咸春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展变化与治疗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7年来我院收治的128例早发型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诊治和妊娠结局,分组包括22~32孕周前43例,32~34孕周前85例,34孕周后331例,分析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并发症和合并症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较晚发型治疗时间长(P<0.01)、分娩孕周早(P<0.01)、围产儿结局差(P<0.05)、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多(P<0.01).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预后不良,围产期并发症多且严重,应根据母儿情况适当选择病例进行合理的保守治疗,严密监护母儿变化.
作者:曹呈国;谷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R组静注瑞芬太尼1μg/kg,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30秒钟后均静注丙泊酚2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记录麻醉效果满意率,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生理参数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R组的意识力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1).结论 丙白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均可为人工流产手术提供较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但瑞芬太尼停止输注后作用消退时间比芬太尼快,苏醒迅速,并发症少,更有利于病人的早期恢复,但须加强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白金俊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及组织胃动素的影响,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不同药剂复制胃肠动力紊乱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为P<0.05),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龙牡壮骨颗粒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组织中的胃动素水平实现的.
作者:杨磊;罗燕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近年来治疗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分析和总结了102例鼾症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特点,以了解护理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鼾症患者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监测进行分析,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的多导睡眠图参数比较,呼吸紊乱指数:术前(62.67±31.58),术后(36.58±18.91)(P<0.01);长呼吸暂停时间:术前68.61±41.20,术后(39.28±21.61)(P<0.01);低氧饱和度:术前(60.16±24.52),术后80.71±16.43(P<0.01).病人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记忆力增强,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结论 这充分体现了科学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葛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为临床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对B超检查出的69例脂肪肝患者及76例健康者,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测定分析.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ALT、GGT、CHE、TBA、TBil、TG、T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既有血脂代谢紊乱,又有肝功能的异常及肝细胞的损伤.
作者:李德新;赵明泽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训练的疗效观察,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资料对1997年9月~2006年9月共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康复组.康复组接受康复护理训练;而对照组不进行康复护理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予以评定.结果 康复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可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吕娜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从2004年起,国家通过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对全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大规模改造.其投资之巨,改造数量之多,建筑面积之大开创历史先河.
作者:裴晓伟;于润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国产阿卡波糖胶囊剂与进口片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效果.方法 采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2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用药4wk及8wk后2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血糖(2hPBG)水平均下降(P>0 05);用药8wk后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明显下降(P<0 05).治疗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结论 国产阿卡波糖胶囊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其进口片剂相当,但经济效果优于进口片剂.
作者:何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新鲜冰冻血浆(FFP)融化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冰冻,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变化.方法 将FFP37℃水浴融化后,测定血浆中各类凝血因子的活性、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和胆碱酯酶(CHE)活性;在12h内将其冰冻,在7天后再次融化,测定Alb、TP、CHE和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结果 FFP再次冷冻后,除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变化外(P<0.05),其余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CHE和Alb、TP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FFP融化后,如果12h内未输用,可以将其立即冰冻,给PT、Fbg、TT等凝血指标异常的患者使用,或作为普通血浆用于各种需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使用.
作者:孙国常;黄文军;张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意义及药物治疗原则.方法 108例CHF并V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常规抗心衰治疗.B组加用Ⅰ 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C组加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结果 三组心律失常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87.5%、89.3%、89.7%,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61.8%、94.1%.结论 CHF并发VA与心衰程度有关,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胺碘酮明显优于心律平.
作者:余德奎;李国标;许佩群;谢荣迪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护士在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术后病人麻醉复苏期护理配合病情观查的能力.方法 在麻醉复苏期护理中,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的护理、循环的护理、精神方面等护理.结论 在术后病人麻醉复苏期护理中,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伟花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