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莹
脑卒中后流涎为临床常见脑卒中并发症之一,常常在脑卒中伴发吞咽困难时出现,同时其还会加重患者的吞咽障碍,致脱水、营养不良、全身抵抗力下降、吸入性肺炎等.
作者:韩雯;张富洪;弓利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和静脉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口服组和静脉组各20例,口服组口服福乃得(含硫酸亚铁525 mg),1片/d,静脉组输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科莫非),每次100mg,每周2次,共10次后每2周给予维持量100mg,2组疗程均为9wk,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结论 CRF贫血患者静脉补铁优于口服补铁.
作者:卢春艳;单非易;于绣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蕨麻是青藏高原一种特有的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它的药用价值正广泛被应用.
作者:白术杰;吴莉莉;赵春霞;蔡光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医疗器械洗涤后洁净度检测方法 的探讨.方法 取使用后的医疗器械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半自动清洗机,加入1:250的杰力酶;另一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加入1:2000的安必洁多酶洗涤剂,均按操作常规进行清洗,随机从清洗后的医疗器械中抽取200件,进行常规目测,在目测的基础上再进行残留血污检测.结果 目测观察判定200件医疗器械合格为192件,合格率达96%,目测后再进行杰力试纸测200件医疗器械阴性130件,合格率65%.结论 采用杰力试纸法来检测洗涤后的器械的洁净度,比目测观察检测方法更科学、准确、客观.
作者:梁群娣;李建英;梁惠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意义及药物治疗原则.方法 108例CHF并V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常规抗心衰治疗.B组加用Ⅰ 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C组加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结果 三组心律失常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87.5%、89.3%、89.7%,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61.8%、94.1%.结论 CHF并发VA与心衰程度有关,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胺碘酮明显优于心律平.
作者:余德奎;李国标;许佩群;谢荣迪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 分析119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的过程,其中显性52例,隐匿性67例.结果 消融成功119例,失败0例,复发4例,并发症2例.结论 RFCA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魏艳阳;袁俊强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香丹注射液20 ml加入5%GS或0.9%NS250ml中静滴,qd,疗程10天.对照组49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10~20mg加入5%GS或0.9%NS250ml~500ml中静滴,每日一次,疗程10天,一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9.3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方法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用药期间不依赖实验室监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东;白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50例卵巢囊肿,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55例卵巢囊肿进行比较.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物50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分别为40ml、38min、5d.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脏器损伤及化学性腹膜炎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具有安全、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减少腹腔污染和种植,值得推广.
作者:吴霆;何良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手术(Leep术)在治疗宫颈糜烂中应用及疗效,并与药物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将来我院门诊治疗的30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 .随机分为Leep手术组(150例)和药物治疗组150例,两组均在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结果 Leep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Leep手术组有效率为100%,药物治疗组为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Leep手术为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较好方法 ,并逐渐为广大患者认同和接受.
作者:龙金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脑积水治疗方法,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据报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8%~58%[1].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包括各关节活动、卧位、坐位、立位、步行等方法 的指导训练.达到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自理、重返社会之目的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其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邵素英;郭兰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的影像学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26例HSL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HSL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1)有烫吸海洛因病史.(2)22例患者有戒毒史.(3)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以精神症状及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4)CSF基本正常.(5)头颅CT及MRI示大脑,小脑白质广泛对称性受累.(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本病的诊断依靠明确烫吸海洛因史及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综和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根本;魏丽玲;陈菁华;温利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比国产和进口格列齐特缓释片,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用国产格列齐特缓释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所收载的格列齐特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 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与国外进口片的释药过程基本一致.结论 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作者:咸春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简述样品供体的状况、采集标本的理化性状及样本聚集方法等因素对临床生化自动化分析的影响,认识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及CT比较诊断对肝脾创伤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8例肝创伤及68例脾创伤患者的超声诊断、CT诊断及二者比较诊断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单纯超声诊断符合率:脾创伤89.9%,肝创伤为88.9%;单纯CT诊断符合率:脾创伤为81%,肝创伤为90.9%;超声CT比较诊断符合率:脾创伤为97.2%,肝创伤为96.3%.结论 超声及CT比较诊断能明显提高肝脾创伤诊断的符合率,具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炳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脑电图对于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在入院3d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分别进行脑电图、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其中有48例确认为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分析病人的头颅CT、磁共振(MRI)以及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几率,并进行比较.正常或轻度异常及电图在1wk后进行复查.结果 头颅CT的异常率为12.50%(6/48),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为66.67%(16/48),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脑电图与两种影像学方法 (头颅CT、MRI)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电图16例轻度异常者1wk后有4例转为中度或重度异常.讨论脑电图对急性病毒性及炎所致精神障碍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比头颅MR等影像学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另外,脑电图轻度异常不能排除急性病毒性及炎所致精神障碍.
作者:钟古华;廖君兰;陈志雄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训练的疗效观察,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资料对1997年9月~2006年9月共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康复组.康复组接受康复护理训练;而对照组不进行康复护理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予以评定.结果 康复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可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吕娜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及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择膝关节周围骨折65例随机分成1、早期综合康复组(26例)、2、早期只接受主动功能训练康复组(21例)和3、恢复期康复组(19例),其中股骨髁上骨折26例和胫骨平台骨折各21例,髌骨骨折18例.第1组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第2组只接受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第3组在手术30d后X线检查骨折部位对位正确、稳定、拆除外固定后介入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均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结果 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第3组与第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能大限度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恢复肢体功能,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低程度,而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姚雨;徐本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survivin在肺癌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肺癌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应用兔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在104例肺癌的表达,其中鳞癌46例、腺癌33例,小细胞癌10例、其他类型癌15例.结果 survivin在104例肺癌组织中有67例呈阳性表达(64.42%),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的survivin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检测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吴璇;沈金辉;曾绍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及组织胃动素的影响,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不同药剂复制胃肠动力紊乱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为P<0.05),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龙牡壮骨颗粒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组织中的胃动素水平实现的.
作者:杨磊;罗燕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