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雯;张富洪;弓利风
本文通过对中药颗粒饮片的产生、临床应用等综合分析,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的改进方法 与观点,为减少药剂工作人员在调配处方时的劳动强度,在改变传统的中药配方模式、改革中药饮片应用形式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需要,发挥祖国医药学的传统特色与优势,更好地为病员服务,为医疗工作服务.
作者:文友模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 ,减少手术后复发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手术中切开皮下层不使用电刀,仅在游离疝囊及精索时用电刀止血.确保植入物覆盖整个腹股沟区,并与周围坚韧组织牢固缝合.结果 本组155例伤口无一例感染及液化,局部无一例存在牵拉及揪扯感.随访5个月到4年,4例复发,复发率2.58%.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能明显降低传统修补手术10%~15%的高复发率[1],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张庆德;王鹏;曹秋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手术(Leep术)在治疗宫颈糜烂中应用及疗效,并与药物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将来我院门诊治疗的30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 .随机分为Leep手术组(150例)和药物治疗组150例,两组均在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结果 Leep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Leep手术组有效率为100%,药物治疗组为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Leep手术为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较好方法 ,并逐渐为广大患者认同和接受.
作者:龙金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新鲜冰冻血浆(FFP)融化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冰冻,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变化.方法 将FFP37℃水浴融化后,测定血浆中各类凝血因子的活性、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和胆碱酯酶(CHE)活性;在12h内将其冰冻,在7天后再次融化,测定Alb、TP、CHE和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结果 FFP再次冷冻后,除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变化外(P<0.05),其余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CHE和Alb、TP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FFP融化后,如果12h内未输用,可以将其立即冰冻,给PT、Fbg、TT等凝血指标异常的患者使用,或作为普通血浆用于各种需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使用.
作者:孙国常;黄文军;张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展变化与治疗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7年来我院收治的128例早发型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诊治和妊娠结局,分组包括22~32孕周前43例,32~34孕周前85例,34孕周后331例,分析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并发症和合并症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较晚发型治疗时间长(P<0.01)、分娩孕周早(P<0.01)、围产儿结局差(P<0.05)、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多(P<0.01).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预后不良,围产期并发症多且严重,应根据母儿情况适当选择病例进行合理的保守治疗,严密监护母儿变化.
作者:曹呈国;谷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泽菲),联合顺铂(PDD)组成的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82例NSCLC患者采用GP方案:GEM1000mg/m2,d1、d8静脉滴注,PDD30mg/m2,d1、d3静脉滴注,21d为1周期,全组病例均接受2个或2个周期以上治疗.结果 82例中PR46.34%(38/82),SD48.79%(40/82),PD 4.88%(4/82).结论 泽菲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作者:赵元鹏;任志芳;赵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改进方法 --钻孔扩大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及其疗效.方法 将同期80例涉及颞部CSDH病例随机抽签分为A、B两组.改良手术组A组40例采用血肿钻孔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对照组B组40例采用常用的钻孔引流手术.两组病例均经6~12个月随访.结果 A组40例治愈,癫痫2例,无死亡、血肿复发、脑内血肿形成、张力性气颅、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术后一年复查无复发.B组40例治愈,出现张力性气颅2例,血肿复发3例,脑内血肿形成3例,硬膜下积液3例,癫痫6例,脑脊液漏1例.术后一年复查复发5例.结论 A组病例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B组.提示改良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
作者:马珊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16例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 10例病人6a后死亡,6例10a随访生存,但活动能力下降.结论 本病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预后不良.
作者:王敏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脑电图对于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在入院3d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分别进行脑电图、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其中有48例确认为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分析病人的头颅CT、磁共振(MRI)以及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几率,并进行比较.正常或轻度异常及电图在1wk后进行复查.结果 头颅CT的异常率为12.50%(6/48),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为66.67%(16/48),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脑电图与两种影像学方法 (头颅CT、MRI)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电图16例轻度异常者1wk后有4例转为中度或重度异常.讨论脑电图对急性病毒性及炎所致精神障碍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比头颅MR等影像学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另外,脑电图轻度异常不能排除急性病毒性及炎所致精神障碍.
作者:钟古华;廖君兰;陈志雄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为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硬外镇痛泵(PCEA)的镇痛效果、副作用以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术后采用PCEA方法 作为研究组,100例术后常规使用度冷丁止痛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记录40小时内伤口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肛门排气、排尿以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且首次成功母乳喂养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但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方法 镇痛效果满意,无明显副作用,且促进乳汁早泌,使首次母乳喂养时间提早,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何丽铿;王小言;陈霞;付立晶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317例经病理确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WHO(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观察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317例病人中发生于腮腺232例,颌下腺43例,腭部41例.手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瘫15例,味觉出汗综合征6例,涎瘘5例,复发12例.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腮腺,首次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对并发症的防治是关键.
作者:李德超;车笑非;魏云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左室构架的改变.方法 将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治疗前心脏B超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作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疗后的左室构架改变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改变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左室构架改变较西医治疗明显.
作者:高蕾;刘珂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顺铂(PDD)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组成的PH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PDD(25mg/m2d1~d3)加HCPT(6mg/m2d1~d3)治疗晚期食管31例.结果 CR2例,NC15例,PD2例,总有效率45.2%;中位TTP2.5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29.0%,Ⅱ~Ⅲ度恶心呕吐54.8%,Ⅱ~Ⅲ度腹泻12.9%.结论 PDD联合HCPT治疗晚期食管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性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元鹏;孙淑娟;赵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更有效的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新生儿颅内出血(NIH)的发生,减少其所导致的病死和致残率.方法 选择新生儿惊厥78例进行病因分析.所有病例均做了头颅影像学和血钙血糖检查.结果 HIE和NIH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其中HIE排在首位,多在出生后3d内发病.结论 明确HIE和NIH的致病因素,避免窒息和产伤,及早治疗是有效降低其病死和致残的关键.
作者:莫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因血液稀释,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破坏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术后易发生出血、渗血,一直是临床的用血大户.
作者:孙宝利;邵松海;王惠华;梁小灵;赵云萍;潘梦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颌面部的严重外伤及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往往遗留相应部位的组织缺损,给患者带来功能的丧失和面容的破坏,皮瓣移植不仅恢复和改善了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实践证明,术前周密的计划、充分的准备,术中细致准确的操作,术后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保证移植皮瓣成活的重要保障.
作者:谢军;丁新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为临床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对B超检查出的69例脂肪肝患者及76例健康者,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测定分析.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ALT、GGT、CHE、TBA、TBil、TG、T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既有血脂代谢紊乱,又有肝功能的异常及肝细胞的损伤.
作者:李德新;赵明泽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方法 对本院住院分娩的4 206例孕产妇中剖宫产病例8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训宫产率呈逐年上升,平均为20%,手术指征以社会因素排第1位,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等.结论 要降低剖宫产率,在做好围产保健的同时,广泛开展分娩方式的宣传,提高产科质量,正确掌握手术指征的合理性,或开展无痛分娩等减轻孕产妇的痛苦,不要受孕妇及家属和社会的影响,盲目扩大手术指征.
作者:黄冬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蕨麻是青藏高原一种特有的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它的药用价值正广泛被应用.
作者:白术杰;吴莉莉;赵春霞;蔡光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情况及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ELISA检测乙肝五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检测HBVDNAl33例综合分析.结果 HBVDNA>1.00×103拷贝(COPY/ml)者133例,其中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HBsAg,HBeAg阳性71例,占52.7%.HBsAg,抗-Be,抗-HBc阳性34例,占25.7%.抗-JBs,11例,占8.3%,抗-HBs、抗HBe、抗-HBc阳性4例,占3%,HBsAg阳性2例,占1.5%抗-HBs,抗-HBe阳性1例,占0.75%,HBsAg、抗-HBc 5例,占3.8%,抗-HBe,抗-HBc阳性1例,抗-HBc阳性2例.HBsag,抗-libs、抗-HBc阳性1例.乙肝五项全阴者检出一例HBVDNA阳性.结论 乙肝五项11种阳性模式HEVDNA阳性检出.乙肝五项全阴者,亦可检出HBVDNA.
作者:申林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