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鹏;孙淑娟;赵红梅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基层卫生人员的心理状况,为培训班学员的教育指导、技能提高和心理咨询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建议.方法 采用SCL-90自测量表对566名河南省基层卫生培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结果 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三项与全国常模比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但人际关系敏感与全国常模相比分数超低于常模(P<0.001).结论 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应因材施教,引导其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全面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周金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意义及药物治疗原则.方法 108例CHF并V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常规抗心衰治疗.B组加用Ⅰ 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C组加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结果 三组心律失常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87.5%、89.3%、89.7%,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61.8%、94.1%.结论 CHF并发VA与心衰程度有关,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胺碘酮明显优于心律平.
作者:余德奎;李国标;许佩群;谢荣迪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速尿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224例出血量在30~50ml的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速尿组112例,速尿40mg~80mg·d-1,bid,iv,同时20%甘露醇200ml,bid iv drip;甘露醇组则独应用20%甘露醇200ml,q8h或q6h ivdrip.两组疗程均为7天.其间记录液体出入量,量出为入,保持体内水电平衡.结果 速尿组治疗后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BUN)增高,与甘露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肌苷(Cr)增高,与甘露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尿蛋白阳性率升高,与甘露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在脑出血脱水治疗中,速尿具有降低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富宪;张聪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儿童肠球菌的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集2001~2006年儿科临床分离的肠球菌,按照美国NCCLS推荐的方法 和判断标准,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资料用WHONET5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科临床分离出肠球菌74株,其中粪肠球菌46株(62.2%)和尿肠球菌21株(28.4%);标本来源主要是血液42株(56.8%)和尿液20株(27.0%);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多见(54株,73.0%);2001~2006年肠球菌分别为8株,9株,13株,12株,14株和18株,占当年致病菌的比例分别为5.1%,6.0%,7.1%,6.7%,6.7%和7.3%;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分别为17.4%、10.9%和8.7%,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0,而对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高;尿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0,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在50%以上.结论 儿科肠球菌感染以血液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菌株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均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和青霉素的耐药性低.
作者:张寿斌;廖华;吴金萍;黄育华;王春霞;张丽华;邓学群;白云会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在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的表现,结合甲胎蛋白(AFP)定量检测,对HCC作出早期诊断.方法 收集30例肝癌患者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及AFP定量分析作出准确诊断.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化验AFP阳性,CT平扫均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根据时间-密度曲线分为3型,A型18例呈速升速降型,占60%;B型10例,呈较平稳明显上升走势,曲线较平滑,占33.3%;C型两例,呈低平或平缓的上升走势,各时间段CT值变化小,占6.7%.结论 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和AFP定量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池华玲;陈锭光;杨大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护士在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术后病人麻醉复苏期护理配合病情观查的能力.方法 在麻醉复苏期护理中,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的护理、循环的护理、精神方面等护理.结论 在术后病人麻醉复苏期护理中,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伟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采用优化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症和手术方法 进行分析.方法 随访采用优化术式治疗的63例踝关节骨折(2003年1月~2006年10月),推荐各类型骨折所采用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步骤,对男性41例(2例为双足踝关节骨折),女性20例;平均年龄42.5岁(年龄15~77岁)的这组患者术后结果 评估.根据Danis-Weber分类,B型33例,C型3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h~7d.内侧采用标准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腓骨后缘纵行切口显露外踝骨折,后踝采用跟腱内缘、外缘或内踝后侧弧形切口.下胫腓关节固定:以螺钉自外踝拧入,穿过下胫腓联合至胫骨远端.外踝固定:克氏针;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解剖钢板;丝线;钢丝.内踝固定:螺钉(1~2枚);解剖钢板.复位满意的标准为:(1)踝关节的正常关系恢复.(2)关节面的外形轮廓光滑.结果 随访时间2mo~2.8a,平均26mo.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Kofoed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85~100分)29例;良(75~85分)24例;及格(70~74分)8例;差(低于70分)2例;优良率为84.1%.本组病例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1例发生下胫腓固定螺钉断裂,1例外侧钢板断裂.结论 采用优化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重点涉及双踝)效果好,方法 简单,符合当今微创要求.内踝相对简单固定(小切口),合用外踝解剖钢板可使手术简单有效.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效果可靠,生物相容性好.踝关节多处骨折时,优先固定效果牢固的一侧会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作者:云才;朱建华;何京生;杨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甲维比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脂肪肝病人使用甲维比8毫升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中每日静点,4周为一疗程.同时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血脂变化情况.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结果 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经治疗后减轻和消失者占92%(23/25).肝功ALT(谷丙转氨酶)由治疗前103.3+88.9U/L,降为69.8+34.1U/L,GGT(谷氨酸转肽酶)由治疗前121±54.7 U/L降为97.4±50.6U/L,甘油三脂(TG)由治疗前2.7±1.3mmol/L降至1.49±0.7 mmol/L,肝肿大回缩率35.4%,脾脏肿大回缩者占10%.结论 甲维比在脂肪肝治疗中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关丽娟;孙德荣;王桂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香丹注射液20 ml加入5%GS或0.9%NS250ml中静滴,qd,疗程10天.对照组49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10~20mg加入5%GS或0.9%NS250ml~500ml中静滴,每日一次,疗程10天,一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9.3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方法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用药期间不依赖实验室监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东;白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灶性脑挫伤MRI检查特定序列的价值和检查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 使用安科0.2T OPEN MARKⅡ扫描机,选择SE序列,颅脑横断面扫描,层厚10mm;扫描参数:T1WI TR300/TE19ms;轻度T2WI TR1600~1800/TE80ms;重度T2WI TR5000/TE102ms.检查时间外伤后12小时~72小时.脑内挫伤灶界定在3~15 mm.对79例小灶性脑挫伤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小灶性脑挫伤于伤后12小时~72小时,采用轻度T2WI易被检出,病变发生于灰质区、白质区或灰白质交界区,呈小片状等T1长T2信号.病变可多发.结论 合理选择脑外伤的MRI检查时间和扫描序列,可更准确的显示脑内小挫伤灶.
作者:孙晓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 ,减少手术后复发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手术中切开皮下层不使用电刀,仅在游离疝囊及精索时用电刀止血.确保植入物覆盖整个腹股沟区,并与周围坚韧组织牢固缝合.结果 本组155例伤口无一例感染及液化,局部无一例存在牵拉及揪扯感.随访5个月到4年,4例复发,复发率2.58%.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能明显降低传统修补手术10%~15%的高复发率[1],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张庆德;王鹏;曹秋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醒脑对急性脑出血所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出血量在5~30毫升急性脑出血患者80名,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名.根据SIRS的诊断标准,观察各组出现SIRS的例数及反应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出现SIRS 15例,发生率37.5%;对照组27例,发生率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醒脑可减少急性脑出血所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孙晓峰;王福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我科65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病人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成功率98%,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 游离皮瓣以前臂为优越,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其疗效较好.
作者:程祖斌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survivin在肺癌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肺癌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应用兔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在104例肺癌的表达,其中鳞癌46例、腺癌33例,小细胞癌10例、其他类型癌15例.结果 survivin在104例肺癌组织中有67例呈阳性表达(64.42%),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的survivin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检测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吴璇;沈金辉;曾绍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R组静注瑞芬太尼1μg/kg,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30秒钟后均静注丙泊酚2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记录麻醉效果满意率,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生理参数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R组的意识力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1).结论 丙白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均可为人工流产手术提供较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但瑞芬太尼停止输注后作用消退时间比芬太尼快,苏醒迅速,并发症少,更有利于病人的早期恢复,但须加强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白金俊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及组织胃动素的影响,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不同药剂复制胃肠动力紊乱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为P<0.05),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龙牡壮骨颗粒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组织中的胃动素水平实现的.
作者:杨磊;罗燕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317例经病理确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WHO(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观察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317例病人中发生于腮腺232例,颌下腺43例,腭部41例.手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瘫15例,味觉出汗综合征6例,涎瘘5例,复发12例.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腮腺,首次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对并发症的防治是关键.
作者:李德超;车笑非;魏云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手术(Leep术)在治疗宫颈糜烂中应用及疗效,并与药物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将来我院门诊治疗的30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 .随机分为Leep手术组(150例)和药物治疗组150例,两组均在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结果 Leep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Leep手术组有效率为100%,药物治疗组为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Leep手术为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较好方法 ,并逐渐为广大患者认同和接受.
作者:龙金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情况及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ELISA检测乙肝五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检测HBVDNAl33例综合分析.结果 HBVDNA>1.00×103拷贝(COPY/ml)者133例,其中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HBsAg,HBeAg阳性71例,占52.7%.HBsAg,抗-Be,抗-HBc阳性34例,占25.7%.抗-JBs,11例,占8.3%,抗-HBs、抗HBe、抗-HBc阳性4例,占3%,HBsAg阳性2例,占1.5%抗-HBs,抗-HBe阳性1例,占0.75%,HBsAg、抗-HBc 5例,占3.8%,抗-HBe,抗-HBc阳性1例,抗-HBc阳性2例.HBsag,抗-libs、抗-HBc阳性1例.乙肝五项全阴者检出一例HBVDNA阳性.结论 乙肝五项11种阳性模式HEVDNA阳性检出.乙肝五项全阴者,亦可检出HBVDNA.
作者:申林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改进方法 --钻孔扩大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及其疗效.方法 将同期80例涉及颞部CSDH病例随机抽签分为A、B两组.改良手术组A组40例采用血肿钻孔外引流加颞肌贴敷术;对照组B组40例采用常用的钻孔引流手术.两组病例均经6~12个月随访.结果 A组40例治愈,癫痫2例,无死亡、血肿复发、脑内血肿形成、张力性气颅、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术后一年复查无复发.B组40例治愈,出现张力性气颅2例,血肿复发3例,脑内血肿形成3例,硬膜下积液3例,癫痫6例,脑脊液漏1例.术后一年复查复发5例.结论 A组病例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B组.提示改良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
作者:马珊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