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和措施的建议

裴晓伟;于润吉

关键词:卫生服务体系, 政策和措施
摘要:从2004年起,国家通过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对全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大规模改造.其投资之巨,改造数量之多,建筑面积之大开创历史先河.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蕨麻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蕨麻是青藏高原一种特有的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它的药用价值正广泛被应用.

    作者:白术杰;吴莉莉;赵春霞;蔡光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河南省部分地区基层卫生培训班学员学习心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基层卫生人员的心理状况,为培训班学员的教育指导、技能提高和心理咨询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建议.方法 采用SCL-90自测量表对566名河南省基层卫生培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结果 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三项与全国常模比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但人际关系敏感与全国常模相比分数超低于常模(P<0.001).结论 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应因材施教,引导其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全面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周金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观察

    目的 探索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方法 观察两组,A组:给予红核妇洁洗液冲洗阴道后复方莪术油栓阴道上药连用8d,下次月经干净1d后重复使用,连用3mo.B组:给予红核妇洁洗液冲洗阴道后复方莪术油检阴道上药连用8d,停药1d后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连用10d,下次月经干净d1后重复使用,亦连用3mo.结果 两组治疗后1mo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为86.11%,B组为94.59%,但治疗后3moA组的复发率为11.11%,而B组为0;治疗后6moA组的复发率为16.67%,B组的复发率为5.40%,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mo复发率的比较中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复方莪术油栓阴道用药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满意.

    作者:王美莲;王桂红;赵立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右下腹痛与阑尾炎

    本文通过对1000余例患者的临床研究,阐述了右下腹痛与阑尾炎的关系,并对存在右下腹痛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有意的探讨.

    作者:王文慧;赵颖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为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硬外镇痛泵(PCEA)的镇痛效果、副作用以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术后采用PCEA方法 作为研究组,100例术后常规使用度冷丁止痛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记录40小时内伤口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肛门排气、排尿以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且首次成功母乳喂养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但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方法 镇痛效果满意,无明显副作用,且促进乳汁早泌,使首次母乳喂养时间提早,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何丽铿;王小言;陈霞;付立晶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脑积水治疗方法,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据报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8%~58%[1].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顺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观察

    目的 观察顺铂(PDD)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组成的PH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PDD(25mg/m2d1~d3)加HCPT(6mg/m2d1~d3)治疗晚期食管31例.结果 CR2例,NC15例,PD2例,总有效率45.2%;中位TTP2.5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29.0%,Ⅱ~Ⅲ度恶心呕吐54.8%,Ⅱ~Ⅲ度腹泻12.9%.结论 PDD联合HCPT治疗晚期食管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性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元鹏;孙淑娟;赵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从新的房颤治疗指南看心房颤动抗凝治疗适应证的变迁

    根据2006年8月ACC/AHA/ESC更新的房颤治疗指南,除了孤立性(Atrial Fibrillation,AF)或存在禁忌证外,其他所有AF患者均应使用抗栓药物预防血栓,该指南还推荐了一系列具体的卒中危险分层作为选择抗栓药物的标准:建议具备年龄(≥)75岁、高血压、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受损(LVEF≤35%或左室短轴缩短率<25%)、糖尿病之中任一项的AF患者为血栓栓塞中危,选用阿司匹林(81~325mg/d)或华法林(INR 2.0~3.0)均可;

    作者:马长生;何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术中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妇科恶性肿瘤32例结果分析

    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可提高抗癌药物在肿瘤组织中及子宫、附件、阴道及临近组织的浓度,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药物的全身反应.

    作者:黄秀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香丹注射液20 ml加入5%GS或0.9%NS250ml中静滴,qd,疗程10天.对照组49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10~20mg加入5%GS或0.9%NS250ml~500ml中静滴,每日一次,疗程10天,一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9.3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香丹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方法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用药期间不依赖实验室监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东;白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新型中药颗粒饮片的前景与应用探讨

    本文通过对中药颗粒饮片的产生、临床应用等综合分析,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的改进方法 与观点,为减少药剂工作人员在调配处方时的劳动强度,在改变传统的中药配方模式、改革中药饮片应用形式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需要,发挥祖国医药学的传统特色与优势,更好地为病员服务,为医疗工作服务.

    作者:文友模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特点和死亡原因,提高防治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0年~2005年14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死亡组死亡原因(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心外因素)等.结论 AMI患者住院病人女性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死亡率,男、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死亡直接原因主要的是泵衰竭(53.84%),心肌梗死梗死部位主要是前壁(包括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86.92%).

    作者:刘文斌;方快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脂的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为临床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对B超检查出的69例脂肪肝患者及76例健康者,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测定分析.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ALT、GGT、CHE、TBA、TBil、TG、T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既有血脂代谢紊乱,又有肝功能的异常及肝细胞的损伤.

    作者:李德新;赵明泽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脑电图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脑电图对于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在入院3d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分别进行脑电图、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其中有48例确认为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分析病人的头颅CT、磁共振(MRI)以及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几率,并进行比较.正常或轻度异常及电图在1wk后进行复查.结果 头颅CT的异常率为12.50%(6/48),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为66.67%(16/48),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脑电图与两种影像学方法 (头颅CT、MRI)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电图16例轻度异常者1wk后有4例转为中度或重度异常.讨论脑电图对急性病毒性及炎所致精神障碍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比头颅MR等影像学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另外,脑电图轻度异常不能排除急性病毒性及炎所致精神障碍.

    作者:钟古华;廖君兰;陈志雄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新生儿惊厥78例病因分析

    目的 为了更有效的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新生儿颅内出血(NIH)的发生,减少其所导致的病死和致残率.方法 选择新生儿惊厥78例进行病因分析.所有病例均做了头颅影像学和血钙血糖检查.结果 HIE和NIH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其中HIE排在首位,多在出生后3d内发病.结论 明确HIE和NIH的致病因素,避免窒息和产伤,及早治疗是有效降低其病死和致残的关键.

    作者:莫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早发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1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早发型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发展变化与治疗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7年来我院收治的128例早发型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诊治和妊娠结局,分组包括22~32孕周前43例,32~34孕周前85例,34孕周后331例,分析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并发症和合并症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较晚发型治疗时间长(P<0.01)、分娩孕周早(P<0.01)、围产儿结局差(P<0.05)、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多(P<0.01).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预后不良,围产期并发症多且严重,应根据母儿情况适当选择病例进行合理的保守治疗,严密监护母儿变化.

    作者:曹呈国;谷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优化术式治疗踝关节骨折

    目的 观察采用优化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症和手术方法 进行分析.方法 随访采用优化术式治疗的63例踝关节骨折(2003年1月~2006年10月),推荐各类型骨折所采用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步骤,对男性41例(2例为双足踝关节骨折),女性20例;平均年龄42.5岁(年龄15~77岁)的这组患者术后结果 评估.根据Danis-Weber分类,B型33例,C型3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h~7d.内侧采用标准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腓骨后缘纵行切口显露外踝骨折,后踝采用跟腱内缘、外缘或内踝后侧弧形切口.下胫腓关节固定:以螺钉自外踝拧入,穿过下胫腓联合至胫骨远端.外踝固定:克氏针;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解剖钢板;丝线;钢丝.内踝固定:螺钉(1~2枚);解剖钢板.复位满意的标准为:(1)踝关节的正常关系恢复.(2)关节面的外形轮廓光滑.结果 随访时间2mo~2.8a,平均26mo.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Kofoed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85~100分)29例;良(75~85分)24例;及格(70~74分)8例;差(低于70分)2例;优良率为84.1%.本组病例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1例发生下胫腓固定螺钉断裂,1例外侧钢板断裂.结论 采用优化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重点涉及双踝)效果好,方法 简单,符合当今微创要求.内踝相对简单固定(小切口),合用外踝解剖钢板可使手术简单有效.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效果可靠,生物相容性好.踝关节多处骨折时,优先固定效果牢固的一侧会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作者:云才;朱建华;何京生;杨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谈不同干燥方法对黄柏质量的影响

    黄柏为常用中药材,其饮片的干燥方法,很多古本草和现代炮制专著都采用晒干法[1];笔者认为黄柏饮片晒后颜色改变,外观及质量起了变化,应以阴干为宜,阴干后的黄柏饮片外观颜色鲜艳[2];

    作者:吕海云;陈国锋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意义及药物治疗原则.方法 108例CHF并V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常规抗心衰治疗.B组加用Ⅰ 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C组加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结果 三组心律失常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87.5%、89.3%、89.7%,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61.8%、94.1%.结论 CHF并发VA与心衰程度有关,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胺碘酮明显优于心律平.

    作者:余德奎;李国标;许佩群;谢荣迪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16层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方法 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外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及MPR、VR后处理重建,并结合常规DR平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图像可以显示X线难以观察清楚的细小骨折、隐性骨折、关节内骨折、颞颌关节骨折、复杂部位的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结论 16排螺旋CT及MPR、VR后处理图像对外伤性骨折的显示具有绝对优势,是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愈后评价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谢新琳;谢新红;何国满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