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忠才;赖朝蓬;郭履平;曾灶娣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AFP、CA125、CA19-9、CEA、β-hCG组合测定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以60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正常组,35例术后病理报告为良性肿瘤者为对照组,35例术后病理报告为恶性肿瘤者为测定组.三组分别测定五项肿瘤标记物,并对三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测定组中三项以上升高者18例占51 4%,对照组中仅有一项升高者6例占17.14%,两项升高者2例占5.7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测定可以显著提高卵巢癌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张福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肝脏是人体大的腺体.肝脏接受门静脉和肝静脉的双重血液供应.丰富的血液供应和独特的形态结构使其代谢及为活跃,而且具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转化功能.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与非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7,8,9,10月共19052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观察TPPA法和ELASE法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有无差别;对梅毒检测结果阳性的153名献血者和随机抽取126名合格献血者,根据献血档案进行统计分析非病理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献血次数、血型分布、职业、婚姻观察与梅毒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共检出梅毒阳性者153例,阳性检出率为0.804%,两种检验方法对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梅毒阳性发生率与非病理因素中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在24~35岁之间的青壮年较高,文化程度高中中专教育及大学以上者较高,以高中中专教育者为主,从事服务业者高于其他职业,已婚者高于未婚者.结论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梅毒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梅毒阳性献血者与非病理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有关,与ABO血型、民族及献血次数无关.
作者:邹文涛;何子毅;贝孟辉;费亚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在软体动物壳体是由有机质调节而形成的,因此对壳中有机质的研究是了解贝壳形成的关键.为了阐明有机基质在珍珠层文石晶体沉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者已将目光主要集中在对有机基质中蛋白质序列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作者:富晶;石宏晏;李智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4年6月~2005年5月在我站门诊及育龄妇女健康查体中发现的宫颈糜烂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给予纳米银外用同时内服妇科千金片的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患者共145例,治愈142例,治愈率达97.9%,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 纳米银与妇科千金片联合应用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治愈率高,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医院管理干部队伍的现状,提出了医院管理者职业理念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阐述了医院管理者职业化是卫生体制改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作者:赵宁志;刘文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我们自2003年2月~2007年2月用脑血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满意,优于步长脑心通,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洁;关新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目前,在我们发展中国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尽快诊断病情,及时救治心肌梗塞病人,挽救濒死的心肌,预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和评价都依赖于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可见这项检验极为重要.
作者:孙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熟练掌握疝外科的手术操作,可以为相当多的病人解除疾病的困扰.面对日益增多的疝外科手术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微创疝修补术等,年轻的普外科医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作者:李国杰;陈慕华;石玉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本文总结了利用激励理论进行手术室管理的体会,人为在工作中,利用竞争激励、奖罚激励、成就激励、感情激励、目标激励、培训进修激励等手段和方式方法是搞好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前提和根本.
作者:刘素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栓性外痔的发病机理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0年~2006年8月共治疗458例患者.结果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2.2:1,平均发病年龄33.6岁.87例患者行保守治疗,12例患者局麻下行混合痔+血栓性外痔切除术,患者术后7~10天恢复正常工作;其余患者均在局麻下行血栓剥除术,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4天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局麻下血栓剥除术简单有效,去除病因,减少损伤为原则.
作者:李振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恶性肿瘤能浸润其他组织并形成瘤块,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了解肿瘤侵袭转移过程将有助于新的治疗方案的确定.目前认为肿瘤侵袭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的表达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文有;张海伶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无偿献血者,男、24岁.2004年11月参加街头无偿献血活动,现场正定型O型.血液回到站内,我站检验科进行血型复检,发现正反定型不符,血样送血型室进行多项试验,仍不能确定其血型.
作者:郭超群;田宗斌;李运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检测鼻咽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6、p130/Rb2、nm23-H1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p16基因mRNA检测采用生物素标记RNA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p130/Rb2、nm23-H1基因先提取鼻咽癌及鼻咽慢性炎症患者鼻咽部活检组织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130和nm23基因mRNA含量.结果 30例NPC标本原位杂交阳性13例,p16 mRNA阳性表达为43.3%,3个高发家系的NPC标本无阳性表达,20例对照(鼻咽炎患者的标本)全部有p16 mRNA阳性表达.鼻咽癌组p130和nm23-H1基因mRNA含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值<0.05,p130和nm23-H1基因mRNA在癌组织中表达与慢性咽炎组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鼻咽癌有无转移者其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表明p16、p130/Rb2、nm23-H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提示p16、p130/Rb2、nm23-H1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可能对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行为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鑫苹;符生苗;邓立群;蔡俊宏;马志超;王一鸣;李冬娜;梁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紫花地丁中总黄酮的含量和测定方法,为今后深入进行紫花地丁的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 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8mm处测定各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结果 紫花地丁总黄酮含量平均为21.79mg/g.平均加样回收率99.58%,标准偏差为2.31%,(n=6).结论 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花地丁的总黄酮含量,准确、可靠、简便、重现性好.可为利用紫花地丁生产黄酮类药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马密霞;鲍平秋;孙燕峰;胡文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我们自2004年11月~2006年10月应用国产奥曲肽(吉林省一心制药有限公司产)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32例并与垂体后叶素治疗36例做对照.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崔君柯;王洵;张德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门诊抗高血压处方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抽取2006年3~6月的门诊处方,选出含降血压药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在6339张含抗高血压药处方中,含1或2种抗高血压处方占90%,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545张占8.6%.结论 门诊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基本符合控制血压、个体化用药方案,但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因为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很多,病理、生理改变复杂,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因此做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合理使用降高血压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张瑞萍;宋均亮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通过对本院急诊科近14年(1993年1月~2006年12月)通过急诊通道收治的急诊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研究,对呼吸通路进行分级管理,以期探讨急诊患者呼吸通路的阶梯管理.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喜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浸润型胃癌是指自黏膜层发生后向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浸润的一种特殊生物学类型的胃癌.分局部浸润和弥漫浸润.弥漫性浸润又称革袋状胃.浸润型胃癌发病隐袭,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临床发现多属晚期,生存率低.重视临床症状及病情演变,采取联合检查手段,能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徐秋花;黄贺勋;赵蓝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女性居民的吸烟现状及吸烟的原因.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资料来源于对广东省社区居民吸烟调查的调查结果.结果 女性吸烟问题日催严重,吸烟率逐步升高和吸烟的年轻化的趋势逐渐显露出来.而且是由多个因素导致,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因素对女性是否吸烟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楚慧珠;邹宇华;汤捷;巫小佳;苏胜华;李丽霞;陈瑞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