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轩;李真斌;邹斌;易向军
目的:了解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过程中出现宫缩过频后不同取药时机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使用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生宫缩过频后的处理结果将其分为立即取药组(立即取出欣普贝生)54例和继续放置组(继续放置至宫颈成熟再取药)34例,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继续放置组的药物放置时长长于立即取药组,放药至分娩时长短于立即取药组,24 h内阴道分娩比例高于立即取药组,剖宫产率低于立即取药组,羊水污染程度轻于立即取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阴道分娩的产道及会阴裂伤情况、新生儿体重、入住NICU比例、产后2 h出血量、血红蛋白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过程中出现宫缩过频时,在严密监测下继续放置直至宫颈成熟再取出欣普贝生,能提高24 h内阴道分娩比例,减少剖宫产,且不增加分娩的母婴并发症.
作者:童美和;于海微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胃癌化疗患者运用4R模式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4R模式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营养指标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前白蛋白(PAB)、血清白蛋白(ALB)以及转铁蛋白(TRF)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理、家庭、照护体力、社会、情感以及经济负担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胃癌化疗患者基于4R模式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阮淑芳;袁兰;罗念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预测重症患儿预后效果的价值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本院PICU进行治疗监护的99例患儿,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上述患儿进行分组,分别是普通组32例、危重组46例、极其危重组21例,比较三组之间的患儿好转率的差异并对D-二聚体与危重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两者对重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普通组、危重组与极其危重组的好转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3、4.48,P<0.05),而危重组与普通组之间的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普通组、危重组、极其危重组(不包括危重单项指标)的PICS的平均值分别为(93.06±3.12)、(83.09±4.18)、(66.00±3.20)分,普通组、危重组、极其危重组的D-二聚体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别为0.60(0.40,2.00)、0.85(0.60,2.20)、1.00(0.50,3.90)mg/L.D-D二聚体与危重评分之间具有极强的负相关性(r=-0.546,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与血清D-D二聚体浓度检测,可以较好地判断重症患儿的预后效果以及病情发展,可以针对性地对极其危重组的患儿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和更为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病情好转率,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
作者:叶韶勤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无菌操作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器械准备、消毒处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缺陷、意外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34).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心理、环境、社会、生理各项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了高风险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使护理质量提高,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作者:谢可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手术成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4周后,两组ALT、AST及TBIL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86.67%(26/30),两组手术成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P=0.389).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加速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对患者肝脏功能影响小,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曹健;赵新华;熊少敏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桥小脑角(CPA)区肿瘤患者病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CPA区肿瘤患者80例,患者均进行CT和MRI诊断检查,比较CT、MRI对肿瘤的检出情况,分析肿瘤患者MRI特征性表现,比较患者及家属对CT、MRI诊断结果的满意情况.结果:MRI对三叉神经瘤、脑膜瘤、蛛网膜囊肿、胆脂瘤及听神经瘤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MRI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符合率高;本组三叉神经瘤的MRI特征为囊变、跨中后颅窝、幕上脑室积水;脑膜瘤MRI特征为内听道扩张、周围蛛网膜下腔扩张、DWI高信号、跨中后颅窝、幕上脑室积水;胆脂瘤MRI特征为囊变、DWI高信号、跨中后颅窝;蛛网膜囊肿MRI特征为囊变;听神经瘤MRI特征为囊变、内听道扩张、周围蛛网膜下腔扩张、幕上脑室积水;患者及其家属对MRI诊断结果的总满意度显著优于CT(P<0.05).结论:MRI肿瘤影像学表现特征性高,可准确显示人体CPA区肿瘤的位置、信号、形态与周围组织结构,与CT相比该方式显示肿瘤边界清晰,检出率高,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鉴别检查CPA区肿瘤时应优先选择MRI检查.
作者:张敏;张海青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性骨折(OPF)的患者临床数据,分析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标准确立客观化量化指标.方法:选取气滞血瘀型OPF患者241例为A组,肝肾阴虚型OPF患者107例为B组,均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理化指标,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B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A组,10年髋部骨折及主要OPF发生概率比较均高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临床理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肾阴虚型OPF患者相比较,气滞血瘀型OP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正常或较高,10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与10年主要OPF发生概率较低,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也要及时、针对的治疗具体病症.
作者:赵相征;于波;韩铭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整体护理延伸服务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医院整体护理延伸服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降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于医院整体护理延伸服务临床效果显著,能使患者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远程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试验组则在围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47,P=0.0050).结论:肺癌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缓解,改善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吴一帆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用于翼状胬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40例(259眼)翼状胬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0例(131眼)、对照组120例(128眼).对照组采取单纯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角膜缘干细胞方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95%较对照组88.28%高,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1、2周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术后1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随访2年后,观察组复发率3.05%低于对照组19.53%(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强化泪膜稳定性,且疼痛程度较轻,还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永新;阴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精细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予精细护理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PET-CT检查时间、图像合格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PET-CT图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T-CT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T-CT检查满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精细护理配合心理干预的观察组SAS评分低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非小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效率、质量和满意度,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肖萍香;田华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究肝内胆管细胞癌应用螺旋CT动态扫描的结果以及相关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T平扫、CT动态增强扫描结合乙型肝炎全套检查,其中20例予以甲胎蛋白(AFP)检查、10例予以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以及CA242的检查,对各项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7例显示存在肿块,且病灶直径3~12 cm,其中13例位于肝左叶、11例位于肝右叶、2例位于肝门区、1例为多发病灶.CT增强扫描显示,22例出现典型表现,其中存在胆囊切除或胆管探查手术史者8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10例,乙肝检查结果阳性患者5例,20例予以甲胎蛋白检查结果均提示阴性;10例予以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以及CA242的检查结果显示3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具有特征性,通过结合对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等,能进行准确诊断.
作者:侍作亮;邱正才;蓝春雨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脂联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2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2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脂联素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并分析脂联素浓度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脂联素浓度为(3.23±1.2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7±3.08)ng/mL,TNF-α水平为(125.29±52.2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3±15.9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2、P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FEV1%值明显低于对照组,R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联素浓度与FEV1%值呈正相关(r=0.448,P<0.05),与RV%值、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368、-0.392,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TNF-α水平升高、FEV1%值降低,脂联素参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过程,在其中可能发挥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曾利恒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情绪(SAS、SD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6.67%(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杨书娇;上官琴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感染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90例.A组参照临床经验配制治疗药物,B组施行微生物检验后结合检测结果配制治疗药物,比较两组的感染严重程度、感染控制及满意度情况.结果:A组中、重度感染的占比分别为30.0%、22.2%均明显高于B组的16.7%、11.1%,轻度感染的占比为47.8%明显低于B组的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感染的总控制率为68.9%明显低于B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70,P=0.0136).A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0%明显低于B组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55,P=0.0340).结论:施行微生物检验,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秀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颅骨钻孔血肿穿刺置软管引流术治疗出血量大于60 mL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213例出血量大于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105例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为108例骨瓣开颅治疗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指标,术后再出血,术后感染,术后神志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2年GOS预后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神志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再出血率大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微创术后再出血9例转开颅,5例有脑疝形成迹象的转开颅,观察组GOS评分5分0例,4分43例,3分59例,2分1例,1分死亡2例;对照组术后再出血7例,硬膜下积液16例,脑梗死12例,术后颅内感染1例,对照组GOS评分:5分0例,4分29例,3分64例,2分6例,1分死亡9例;(4)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量大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较传统骨瓣开颅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微创治疗优势,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治疗效果好且术后生活质量高,在满足适应证情况下可优先考虑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微创手术后再出血、脑出血有脑疝形成或脑疝形成迹象的患者选择开颅治疗更有优势.
作者:黄斌;廖智;谭智灵;白桂斌;姜志远;罗忠平;邓仁富;陈家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究早期治疗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3月接收并确诊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的产妇50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并未接受早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TSH、FT3、FT4、总三碘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率32.00%,低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FT3、FT4、总三碘甲状腺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治疗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各项甲状腺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夏芳;张春年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小肠CT造影对克罗恩病肠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临床确诊的克罗恩病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小肠CT造影,对所得图像进行重组分析,并采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析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对克罗恩病的征象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分析,并与小肠镜及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23例克罗恩病患者中共38段小肠受累,正确诊断29段,敏感性76%.23例患者中发生不同程度肠梗阻者8例,肠内瘘者3例,肠外瘘者2例,腹腔脓肿者3例,肠穿孔并蜂窝织炎1例,均得到正确诊断.CTE检查诊断克罗恩病肠道并发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3%和94%.克罗恩病并发症的主要CT征象: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8/23),瘘管(5/23)、肠周环形强化病灶(3/23)、肠外气体(1/23)及肠系膜斑片状高密度影(1/23)等.结论:CTE能够显示克罗恩病不同并发症的影像学特点,在评估克罗恩病肠道并发症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春静;张吉林;王贤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LVEF、HR、LVEDD)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2周后,观察组LVEF均高于对照组,HR、LVEDD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身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AMI患者时,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邵伟萍;唐映莲;孙国敏;欧阳莲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腘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情况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auschning和Lindgren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次治愈率81.82%(45/55)、总治愈率96.36%(53/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1次治愈率58.18%(32/55)及总治愈率83.64%(46/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5/55)明显低于对照组23.64%(1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1,P=0.039).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穿刺治疗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琼;江敏 刊期: 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