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凤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36例桡骨远端骨折波及关节面,按AO分类B1型4例,B2型3例,B3型3例,C1型11例,C2型7例,C3型8例.采用Henry氏切口显露,T型接骨板固定,配合克氏针固定.结果 本组36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平均13 5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及骨不愈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为6周.临床评价:优18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86 1%.结论 Henry入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金升;陈国治;张峥嵘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别应用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的改变,进一步分析两种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30)和利多卡因组(n=32),并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3天时胺碘酮组QTc由用药前(396±17) ms延长至(398±16) ms,利多卡因组QTc由用药前(395±25) ms减至(394±26) ms,但两组用药前后QT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3天时胺碘酮组QTd由用药前(34±12) ms减至(2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利多卡因组QTd由用药前(32±11)ms减至(29±14) ms,但前后QT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较利多卡因更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畅君毅;闫吉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人工流产手术简单,需时短暂,但由于人工流产手术时局部刺激过强,经常引起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无痛人工流产技术近年来受到普通关注.理想的无痛人流必须具备以下几项条件:(1)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2)镇痛效果确切,无记忆;(3)苏醒快,即术毕意识完全恢复,30 min内能自行离院;(4)不影响手术出血量和子宫收缩,恢复迅速.近十几年来临床中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方法逐步完善,现将无痛人工流产术开展以来的应用方法大致综述如下.
作者:左桂秋;范宝库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改良术式治疗多平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系统行改良腭咽成形术并Ⅱ期在鼻内镜电视系统直视下行舌根Repose手术治疗OSAHS患者10例.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观察12个月以上,并复查睡眠监测.其中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OSAHS患者围手术期危险性高,手术适应证选择应严格把握,围手术期处理得当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同时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湛;高林豫;佟欣;王鹏;王鑫;赵红;史蕊;杨永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足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将82例糖尿病患者在自愿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在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和行为习惯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早期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明显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作者:齐瑞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应用感动服务护理方案对产后忧郁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产妇分成感动服务组,即观察组(48例)和无感动服务组即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应用感动服务有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
作者:温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IST形态、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肿瘤位于胃部36例,小肠20例,大肠6例,肠系膜8例.单发66例,多发4例全部位于胃部.结论 CT对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和术前定位诊断有帮助,但特异性不大,故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定性诊断要依赖病理检查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作者:王惠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氧疗等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家属的照顾技巧,对患者的健康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结果 健康教育后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住院天数明显缩短,长期预后得到改善.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住院天数,改善长期预后,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阿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目的 提出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病情观察、伤口及造瘘口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的方法.结果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良好的术前准备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合理的术后病情观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 良好的护理是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人巨细胞病毒(CMV)DNA在儿科CM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65例临床疑诊CMV感染患儿分别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尿液CMV-DNA及血清CMV-IgM抗体.结果 FQ-PCR检测尿CMV-DNA的阳性率为42 83%,ELISA检测婴儿血清CMV-IgM抗体阳性率为20 18%.两种方法对CMV感染诊断符合率为76 46%,前者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χ2=33 59,P<0 01).结论 FQ-PCR检测尿液CMV-DNA是早期诊断婴儿CMV感染的敏感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伟明;何浩瑜;黄家亮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可造成多器官受害,其中大脑损伤尤应受重视.本文从行为学、病理学、血液生化学、影像学、脑电图、脑地形图几个方面的表现来阐述大鼠慢性酒精染毒的新研究动态.
作者:刘春红;吴鑑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利用护理学与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阿力腾格日来;张道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06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结果 1天内血糖高峰集中的时间段为6:30~10:30,次之为18:00~20:00;血糖低谷值集中的时间段为0:30~5:00,次之为11:00~13:00.随着治疗调整血糖控制理想比例由57 9%上升至84 3%,血糖≥10比例由38 5%下降至10 2%,血糖≤3 9比例随着血糖理想控制后有所上升.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刘莹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46例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39例,死亡7例.死于心力衰竭4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脏骤停1例,心室颤动1例.结论 加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原因,以提高警惕性.
作者:韩献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大脑梗死并脑疝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对23例急性大面积大脑梗死并脑疝患者进行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总结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结果 随访1~3年,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6例(占26 1%),轻残生活需要照顾者7例(占30 4%),重残5例(占21 7%),死亡5例(占21 7%),去大骨瓣减压治疗明显降低死亡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 急性大面积大脑梗死采用大骨瓣开颅的内外减压术治疗,减压效果满意,但要把握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才能提高救治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杨学;陈劲草;郭世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与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64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结肠、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卡培他滨1000 mg/m2口服,第1~14天;每3周为一个周期.对照组CF 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5天;5-Fu 300 mg/m2静脉点滴5 h,第1~5天;每3周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 5% (20/32)和34 4% (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0,P<0 05);治疗组有2例患者CR;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和神经毒性.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近期疗效较FOLFOX方案好,虽然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较重,但患者能耐受.
作者:邓玉军;梁健;邱泽成;李定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指征.方法 总结分析2004年4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1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结果 治愈53例,好转6例,治愈率为86 9%(53/61);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非常重要;单纯性小肠梗阻可先行保守治疗,而绞窄性小肠梗阻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顾劲松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产妇产褥期营养知识的需求情况,更好的对产妇进行营养指导.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86名产妇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62%产妇存在膳食搭配不合理,20%产妇体重增长过度;产妇对营养知识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以家人朋友的经验为主.结论 加强产妇产褥期营养科学指导,是产妇正常度过产褥期,有利于母婴的健康.
作者:郝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MPO水平.结果 ACS组MPO水平高于SAP及正常对照组(P<0 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外周血MPO水平的升高对ACS患者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王治中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笔者分析了护生对HIV/AIDS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认为对护生在医院实习期间从思想和行为上实施干预,能使护生对HIV/SIDS患者的恐惧心理明显消除,使其科学地运用护理知识为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传染病科实习的115名护生.其中本科生48名,专科67名;女生114名,男生1名.
作者:张宗云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