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波
癫痫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由大脑神经细胞群反复超同步放电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脑功能紊乱,属于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脑功能失常性疾病.癫痫发作可导致脑神经元选择性损伤,甚至死亡,从而引起胶质细胞增生、苔藓纤维出芽、突触重建等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变化;而大脑这些可塑性变化在形态上又使得癫痫更加反复发作,是癫痫频发和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周俊香;陈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并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2次/d,14 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 2%,对照组为61 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3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均有改善,血肿均缩小,但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 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在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桂青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输液结束时以传统方式拔针,许多患者虽然按压了很长时间,但仍有皮下淤血,且按压时患者感觉疼痛.笔者通过改进拔针方法,使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减少,按压时无明显疼痛.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淑玲;刘国芬;李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和准备,治疗中的密切观察和护理配合,治疗后的健康宣教和随访.结果 2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经CPAP治疗消除了患者睡眠时的打鼾情况,呼吸暂停症状及白天嗜睡、困倦、头晕、头痛等OSAS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并发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经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方法是直接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无创性、无痛苦、效果好等特点,结合治疗过程中的优质护理服务,对OSAS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国梅;贺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50例,服用盐酸乙哌立松.两组均服用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 2%和82 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的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云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档案管理工作是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活动的总称.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的同时开展好利用工作.
作者:林国英;林国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脱出巨结肠根治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0月间应用经肛门脱出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32例的疗效与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并发直肠肌鞘内脓肿及吻合口瘘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余效果良好.结论 经肛门脱出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善春;王英俊;戴育坚;郑辉明;叶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氯雷他定糖浆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过敏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加氯雷他定糖浆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 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 69%,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糖浆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边红恩;单海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COPD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使用振动雾化器和喷射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振动雾化器和喷射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各项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治疗前后pH、PaO2、PaCO2、SaO2的变化.结果 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使用两种雾化器治疗后呼吸力学及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都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振动雾化疗效明显优于喷射雾化(P<0 05).在雾化过程中,两组呼吸机及患者呼吸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O5),A组患者在呼吸力学方面优于B组;治疗前后pH值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雾化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OPD患者机械通气使用雾化辅助治疗时,使用振动雾化器在患者舒适度、呼吸力学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喷射雾化器.
作者:唐湘枝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精神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有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需迅速处理的外科急腹症,多数需要手术治疗.精神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糖尿病,转氨酶升高,过度镇静反应迟缓,肠蠕动缓慢便秘及肠麻痹,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因此给围手术期处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所致脏器毒性反应及不良受体反应.
作者:陈豪;何若斌;郭建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研制芦丁缓释片并考察处方工艺对释放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芦丁缓释片释放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工艺.结果 优选工艺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量为15%)、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为10%)为缓释骨架材料,采用酒石酸(用量为25%)为酸化剂,乳糖为填充剂.释放度研究结果表明,芦丁缓释片释放度指标符合规定.结论 处方工艺简便可行,易于操作,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何建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病情平稳后出院,2例死亡.结论 AAD发病急,病情凶险,易误诊为心肌梗死、心绞痛、急腹症等.早期快速诊断,正确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尹行善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所选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同时修补破裂的关节囊及肩袖及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58例访0 6~4年,平均2 3年,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6%.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李向涛;张天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指征.方法 总结分析2004年4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1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结果 治愈53例,好转6例,治愈率为86 9%(53/61);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非常重要;单纯性小肠梗阻可先行保守治疗,而绞窄性小肠梗阻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顾劲松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分析和总结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护理风险的防范、管理方法.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及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使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可行,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董梅;贺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酒精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44例酒精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144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安验室检查均无病毒性肝炎史,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亦阴性.经对症治疗后显效80例,有效50例,总有效率为90 28%;转为肝硬化者12例,死亡2例.结论 长期大量饮酒是引起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原因,每天饮酒100 g以上,持续5年以上,90%有脂肪肝,10%~35%有酒精性肝炎,1 5%~8%有酒精性肝硬化.严格戒酒是其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兰克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半球形髋臼假体和三翼髋臼假体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方法 建立半球形髋臼假体和三翼髋臼假体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公式计算在缺损髋臼翻修后,两种翻修假体在正常步态周期内的应力变化.结果 在不同关节力的作用下半球形髋臼假体与三翼假体的应力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 05),翼间夹角为15°的三翼髋臼假体所受应力要明显小于翼间夹角30°的三翼髋臼假体和半球形髋臼假体(P<0 05).结论 三翼髋臼假体与半球形髋臼假体之间的应力值比较虽然有显著增加但是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翼间夹角较小的带翼假体可明显减小假体各部所受的应力,从而可提高带翼假体的稳定性.
作者:谢红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别应用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的改变,进一步分析两种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30)和利多卡因组(n=32),并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3天时胺碘酮组QTc由用药前(396±17) ms延长至(398±16) ms,利多卡因组QTc由用药前(395±25) ms减至(394±26) ms,但两组用药前后QT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3天时胺碘酮组QTd由用药前(34±12) ms减至(2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利多卡因组QTd由用药前(32±11)ms减至(29±14) ms,但前后QT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较利多卡因更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畅君毅;闫吉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目的 提出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病情观察、伤口及造瘘口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的方法.结果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良好的术前准备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合理的术后病情观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 良好的护理是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IST形态、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肿瘤位于胃部36例,小肠20例,大肠6例,肠系膜8例.单发66例,多发4例全部位于胃部.结论 CT对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和术前定位诊断有帮助,但特异性不大,故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定性诊断要依赖病理检查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作者:王惠方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