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61例手术时机分析

顾劲松

关键词:粘连性小肠梗阻, 手术指征, 手术时机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指征.方法 总结分析2004年4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1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结果 治愈53例,好转6例,治愈率为86 9%(53/61);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非常重要;单纯性小肠梗阻可先行保守治疗,而绞窄性小肠梗阻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对1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46例患者,ADL 1级30例;2级36例;3级26例;4级12例;5级4例;死亡38例,死亡率为26 0%.结论 血肿量大、脑疝等急需降低颅内压的情况下,大骨瓣开颅手术可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宏国;胡涛;左俊;李敏;祝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早期下床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下床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符合条件的单纯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脱离助行器行走的时间、药物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早期下床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香;张耿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与FOLFOX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与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64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结肠、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卡培他滨1000 mg/m2口服,第1~14天;每3周为一个周期.对照组CF 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5天;5-Fu 300 mg/m2静脉点滴5 h,第1~5天;每3周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 5% (20/32)和34 4% (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0,P<0 05);治疗组有2例患者CR;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和神经毒性.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近期疗效较FOLFOX方案好,虽然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较重,但患者能耐受.

    作者:邓玉军;梁健;邱泽成;李定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68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在病因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胸腔注入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10 ml,对照组胸腔注入20 ml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尿激酶在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时可起到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增厚粘连的作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思美泰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思美泰(腺苷蛋氨酸)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所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所致梗阻性黄疸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用思美泰加常规清肝利胆、护肝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结果 (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指标ALT、TBIL、DBI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 05);(2)对照组治疗后肝功指标AST、TBI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 05),而ALT、DBI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值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 05).结论 思美泰(腺苷蛋氨酸)能显著改善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引致的梗阻性黄疸.

    作者:刘建红;李艳芳;李晓莺;刘向红;李晓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急腹症伴精神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精神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有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需迅速处理的外科急腹症,多数需要手术治疗.精神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糖尿病,转氨酶升高,过度镇静反应迟缓,肠蠕动缓慢便秘及肠麻痹,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因此给围手术期处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所致脏器毒性反应及不良受体反应.

    作者:陈豪;何若斌;郭建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现状与原因,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特点,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9年1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为1 12%,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早产儿、低体重儿、娩出时窒息的新生儿院内感染率高于正常新生儿(P<0 01).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儿易发生院内感染.建立院内感染监控网络,加强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防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西萍;熊丽娟;赵祥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及转运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据报道,60%以上的AMI死亡者发生在起病1 h之内,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若在发病初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1].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从2006年9月~2010年9月共对100例AMl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并取得了成功经验,现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郄俊兰;李素青;马宪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及整体护理观念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术室,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也常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躯体和精神创伤.因此,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具体表现为业务面广,技术性强,洁净度要求高,无菌操作严格,工作量多,风险性大,工作节奏快,意外情况多等,这些特点决定了手术室护理是一个具有高强度压力的专业.

    作者:孙妍;翟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胃肠道肿瘤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目的 提出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病情观察、伤口及造瘘口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的方法.结果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良好的术前准备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合理的术后病情观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 良好的护理是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如何减少和消除护生对HIV/AIDS患者的恐惧心理

    笔者分析了护生对HIV/AIDS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认为对护生在医院实习期间从思想和行为上实施干预,能使护生对HIV/SIDS患者的恐惧心理明显消除,使其科学地运用护理知识为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传染病科实习的115名护生.其中本科生48名,专科67名;女生114名,男生1名.

    作者:张宗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防范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分析和总结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护理风险的防范、管理方法.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及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使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可行,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董梅;贺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振动和喷射雾化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COPD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使用振动雾化器和喷射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振动雾化器和喷射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各项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治疗前后pH、PaO2、PaCO2、SaO2的变化.结果 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使用两种雾化器治疗后呼吸力学及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都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振动雾化疗效明显优于喷射雾化(P<0 05).在雾化过程中,两组呼吸机及患者呼吸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O5),A组患者在呼吸力学方面优于B组;治疗前后pH值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雾化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OPD患者机械通气使用雾化辅助治疗时,使用振动雾化器在患者舒适度、呼吸力学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喷射雾化器.

    作者:唐湘枝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7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表现分析

    目的 探讨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IST形态、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肿瘤位于胃部36例,小肠20例,大肠6例,肠系膜8例.单发66例,多发4例全部位于胃部.结论 CT对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和术前定位诊断有帮助,但特异性不大,故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定性诊断要依赖病理检查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作者:王惠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24例甲亢伴低钾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颈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者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甲亢伴周期性麻痹低钾主要以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2010年收治甲亢伴低钾血症患者24例,现将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孙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AMI患者65例,按发病前是否因心绞痛、血脂异常服用过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5周;对照组35例,未服用阿托伐他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血浆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作者:皇甫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酒精性肝炎14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酒精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44例酒精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144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安验室检查均无病毒性肝炎史,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亦阴性.经对症治疗后显效80例,有效50例,总有效率为90 28%;转为肝硬化者12例,死亡2例.结论 长期大量饮酒是引起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原因,每天饮酒100 g以上,持续5年以上,90%有脂肪肝,10%~35%有酒精性肝炎,1 5%~8%有酒精性肝硬化.严格戒酒是其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兰克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公共场所公用物品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本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找出薄弱环节,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抽检本市公共产所物品的卫生情况,空气检测主要是仪器法,饮具和公共用品用涂抹法.结果 本市旅店业公用物品合格率为91 13%,洗浴行业公用物品合格率为80 65%,理发店公用物品合格率为79 83%,美容院为84 64%.结论 本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总体卫生状况较好,但是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王建慧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规则的肝叶切除术12例,肝段切除18例,肝癌局部切除15例;手术中的出血量<1200 ml的患者:A组19例(占90 5%),B组10例(占41 7%);≥1200 ml者A组2例(占9 5%),B组14例(占58 3%).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选择科学的手术方法,抓住手术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喻新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本文分析了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提示儿科护理人员应转变观念,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王兰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