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玲
目的 探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大脑梗死并脑疝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对23例急性大面积大脑梗死并脑疝患者进行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总结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结果 随访1~3年,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6例(占26 1%),轻残生活需要照顾者7例(占30 4%),重残5例(占21 7%),死亡5例(占21 7%),去大骨瓣减压治疗明显降低死亡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 急性大面积大脑梗死采用大骨瓣开颅的内外减压术治疗,减压效果满意,但要把握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才能提高救治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杨学;陈劲草;郭世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就诊治疗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1年收治的6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口服药物不当和感染是DKA常见的诱因,其次为饮食不当、创伤、妊娠手术、应激、急性脑血管病例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口干、多饮、多尿、烦躁不安、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及电解质紊乱;经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5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尿酮体DKA均消失,pH值、电解质恢复正常,血糖控制良好.结论 DKA发病诱因复杂,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时早期诊断、恰当治疗是抢救DKA患者成功的关键.普及糖尿病知识教育是预防及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廖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6例上呼吸道不畅新生儿分析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本研究中鼻塞占75%,单纯性喉喘鸣占12 8%,后鼻道异常3 5%,囊肿5 8%,小下颌畸形占2 3%.予鼻内窥镜、摄胸片、直接喉镜、鼻-鼻咽轴位CT及喉部CT可作为诊断方法.上呼吸道感染及新生儿肺炎鼻塞、单纯先天性喉喘鸣予儿科常规治疗,预后好.后鼻道狭窄、鼻后孔闭锁、后鼻道囊肿、鼻前庭囊肿、会厌囊肿及舌甲状舌管囊肿病情重,需转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结论 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以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或鼻腔分泌物阻塞为主.但对伴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哺乳困难的患儿应考虑到鼻道的异常,喉喘鸣伴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或喉喘鸣长久不愈者,要注意咽喉部的发育异常,需及时诊治以挽救患儿生命.
作者:韩金粉;张兰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型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住院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疏血通和普通治疗.结果 在心绞痛缓解时间、心绞痛消失时间、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方面(P<0 01),治疗前/后ST段平均下移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甘油三脂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疏血通可安全有效的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
作者:刘琼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利用护理学与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阿力腾格日来;张道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下颌髁突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62例早期髁突骨折患者,其中手术治疗24例,非手术治疗38例.术后随访6周~1年,拍摄髁突正侧位X线片测量髁突角度和检查开口度、开口型及咬合关系.结果 术后1年X线片显示,手术治疗组髁突移位角度明显小于非手术组髁突移位角度,手术组的开口度大于非手术组,开口型亦好于非手术组.结论 对伴随有移位的髁突骨折手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作者:潘学锋;华择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50例,服用盐酸乙哌立松.两组均服用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 2%和82 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的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云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46例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39例,死亡7例.死于心力衰竭4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脏骤停1例,心室颤动1例.结论 加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原因,以提高警惕性.
作者:韩献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CPAP呼吸机治疗呼吸调节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 患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仪(PSG)监测、分析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巡视.CPAP呼吸机治疗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及监测期的护理.结果 CPAP呼吸机治疗能使呼吸调节障碍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经鼻持续正压气道装置(CPAP)治疗,结合心理辅导,护患配合,健康指导等全方位护理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侯香梅;贺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大咳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0例大咳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48 h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 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 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出现腹痛、面色苍白、胸闷、心悸、出汗、高血压不良反应率为55 6%,对照组为91 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大咳血比单纯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咳血疗效更加明显,且能减少垂体后叶素的用量及不良反应.
作者:彭慧群;林伟革;刘可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68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在病因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胸腔注入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10 ml,对照组胸腔注入20 ml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尿激酶在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时可起到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增厚粘连的作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对比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高频超声声象图与MRI影像特征,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17例经细针活检组织学检查证实的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均行超声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声像图和MRI图像特征.结果 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主要超声和MRI特征表现为颈部至颌下和(或)纵隔内蔓延生长的多房囊性肿块,内见细条状分隔,沿周围疏松组织间隙呈爬行性生长,境界清,有占位效应.超声诊断15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88%;MRI诊断17例,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高频超声和MRI检查可清晰显示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病变大小、形态、延伸范围,多数可做出定位、定性诊断;MRI更准确地显示病变的范围、毗邻、包绕的重要组织器官,以及病变性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作者:邓学文;雷海花;叶柏林;陈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曲阜市城区中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预防常见病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降低常见病的患病率.方法 2007~2010年对曲阜市城区学校的37678名学生进行健康查体.结果 2010与2007年不同性别学生常见病患病对比发现,视力低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沙眼、龋齿、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肥胖检出率相对稳定.结论 城区学校学生沙眼、龋齿、营养不良等常见病患病率明显下降,视力低下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纠正,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
作者:崔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规则的肝叶切除术12例,肝段切除18例,肝癌局部切除15例;手术中的出血量<1200 ml的患者:A组19例(占90 5%),B组10例(占41 7%);≥1200 ml者A组2例(占9 5%),B组14例(占58 3%).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选择科学的手术方法,抓住手术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喻新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加强骨科换药室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使住院患者手术后伤口在换药方面不发生院内感染.方法 将128例换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患者,换药按消毒隔离制度;对照组62例患者,换药按常规.将两组患者换药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伤口一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换药室的消毒隔离,为换药室创造了良好环境,减少了感染机会.
作者:刘学敏;王金幸;潘艳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胃肠内与胃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ICU)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价值.方法 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胃肠道营养组30例和胃肠外营养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等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胃肠道营养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胃肠外营养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清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胃肠内营养支持能较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危重患者的理想支持方式.
作者:姜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血塞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血塞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 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 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塞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
作者:薛群星;赵炳海;肖桂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CT定位,微创颅内定向置软管吸引术对颅内血肿引流.结果 术后恢复有效率为80 2%,手术致残率为26%,病死率为8%,再出血率为4%.结论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费用低,是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减少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
作者:陈良新;陈克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与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64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结肠、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卡培他滨1000 mg/m2口服,第1~14天;每3周为一个周期.对照组CF 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5天;5-Fu 300 mg/m2静脉点滴5 h,第1~5天;每3周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 5% (20/32)和34 4% (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0,P<0 05);治疗组有2例患者CR;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和神经毒性.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近期疗效较FOLFOX方案好,虽然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较重,但患者能耐受.
作者:邓玉军;梁健;邱泽成;李定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口服治疗血瘀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40例门诊就诊患者口服少腹逐瘀汤,水煎汤剂由本院煎药室代煎.每剂2袋,每袋100 ml.每次l袋,每日2次口服.经行前l周开始至经行结束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 40例患者,痊愈15例(占37 5%),显效14例(占35%),有效8例(占20%),无效3例(占7 5%),总有效率为92 5%.结论 少腹逐瘀汤治疗血瘀性痛经疗效良好.
作者:于邦寅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