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英;林国盛
目的 观察微管微创负压吸宫术与传统负压吸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本站门诊就诊,停经7周左右自愿要求人工流产妇女200例,按照负压吸宫术术前常规检查无异常后,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微管微创负压吸宫术或传统负压吸宫术,观察两者的疼痛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流产效果、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等临床效果.结果 微管微创负压吸宫术与传统负压吸宫术相比,疼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完全流产率均为100%,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微管微创负压吸宫术明显优于传统负压吸宫术,既减少受术者痛苦,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岳冬琴;周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为了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培养适应现代实际需要的检验人才,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和微生物检验教学特点,笔者尝试在2008级和2009级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模拟实际工作开展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模拟实际工作开展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作者:张宗建;何丽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在呼吸衰竭发生后,及时有效地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是重要的抢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导管的管理,及时有效的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抢救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首发为癫痫的脑动静脉畸形(CAVM)患者的畸形血管团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选择28例首发癫痫的CAVM患者,先行脑电图(EEG)检查,然后均以血管内介入法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AVM多位于幕上,共24例(占85 7%),其中以位于额顶叶者居多(20例,占83 3%),且累及范围较大,畸形血管团>6 cm者18例(占65%),多为毛细血管扩张型.所致癫痫多为部分性发作(24例,占85 7%).10例合并出血,其中4例表现为全面性发作.8例EEG棘尖波灶与CAVM位置不符.结论 本组病例CAVM范围大而弥散,血供丰富,其所致癫痫,多为部分性发作,CAVM位置与致痫灶大多相符.
作者:仲任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原则与护理指导.方法 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联合用药原则和护理指导,随访12个月,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血压控制达到正常标准55例,占91 67%.未达正常标准5例,占8 33%.结论 联合用药加护理指导,利于实现治疗目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杨德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规则的肝叶切除术12例,肝段切除18例,肝癌局部切除15例;手术中的出血量<1200 ml的患者:A组19例(占90 5%),B组10例(占41 7%);≥1200 ml者A组2例(占9 5%),B组14例(占58 3%).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选择科学的手术方法,抓住手术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喻新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通过74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术后观察与护理,讨论术后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应对的护理措施,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体会,通过护理手段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已发生的术后并发症实施准确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损伤降到低,提高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使护理能更好地配合医疗新技术的开展.
作者:杨笑媚;赵秀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脱出巨结肠根治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0月间应用经肛门脱出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32例的疗效与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并发直肠肌鞘内脓肿及吻合口瘘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余效果良好.结论 经肛门脱出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善春;王英俊;戴育坚;郑辉明;叶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CPAP呼吸机治疗呼吸调节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 患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仪(PSG)监测、分析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巡视.CPAP呼吸机治疗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及监测期的护理.结果 CPAP呼吸机治疗能使呼吸调节障碍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经鼻持续正压气道装置(CPAP)治疗,结合心理辅导,护患配合,健康指导等全方位护理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侯香梅;贺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以脑血管造影(CVA)为金标准,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2例疑似脑缺血疾病患者,分别行TCD、CVA检查,分析TCD对脑血管狭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2例患者共检测脑血管721条,TCD检出75条脑动脉狭窄,以CVA检查作为金标准,其中61条与CVA符合,假阳性14条,假阴性12条,TCD检测脑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3 6%(61/73),特异性为97 8%(634/648).结论 TCD经济性强,无创、快速、重现性好,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初步临床筛查.
作者:王艳红;朱双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骨科专科组的设立,实施合理的管理.方法 在手术室设立骨科专科组,按专科化模式进行管理.结果 骨科医生及患者对专科组的护理得到一定的肯定,适应了骨科发展的需求,对今后的工作起到推进作用.结论 骨科专科管理设置了专科组长和专科护士,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使手术室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形成了协调、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
作者:马建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本院手术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解剖钢板、螺钉、张力带等治疗踝部骨折30例.结果 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优22例,良7例,踝关节伸展活动较健侧略受限1例.结论 采用解剖钢板、螺钉、张力带等治疗踝部骨折操作简单易行,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减轻了致残率和患者的心理压力.
作者:钟其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99例重症创伤患者急救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99例患者进行认真的术前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扩充血容量,术中严密监护等措施的抢救及护理.结果 直接急诊进入手术室急救的99例重症创伤患者,抢救成功96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7%.结论 在短的时间内实施紧急救护措施、完善术前准备、快速补充有效循环容量及手术治疗是处理重症创伤手术患者的关键.
作者:何晓蓉;吴文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半球形髋臼假体和三翼髋臼假体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方法 建立半球形髋臼假体和三翼髋臼假体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公式计算在缺损髋臼翻修后,两种翻修假体在正常步态周期内的应力变化.结果 在不同关节力的作用下半球形髋臼假体与三翼假体的应力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 05),翼间夹角为15°的三翼髋臼假体所受应力要明显小于翼间夹角30°的三翼髋臼假体和半球形髋臼假体(P<0 05).结论 三翼髋臼假体与半球形髋臼假体之间的应力值比较虽然有显著增加但是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翼间夹角较小的带翼假体可明显减小假体各部所受的应力,从而可提高带翼假体的稳定性.
作者:谢红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本文分析了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提示儿科护理人员应转变观念,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王兰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高敏感度的血β-hCG测定,阴道B超及腹腔镜临床应用,使异位妊娠得以早期诊断.以往异位妊娠的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特别是对有生育要求的年青患者十分必要.目前,药物治疗和保守性手术治疗已成为可能.
作者:李艳君;郝凤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突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前作血液系统检查用纯音测听检查.长春西汀组给予长春西汀氯化钠注射液200 ml(10 mg)静脉缓滴,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ATP 100 mg,静脉滴注,1次/日,8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长春西汀组有效率45%(18/40),长春西汀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理想,应首选.
作者:张向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氧疗等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家属的照顾技巧,对患者的健康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结果 健康教育后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住院天数明显缩短,长期预后得到改善.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住院天数,改善长期预后,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阿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13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由护士负责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服药、康复活动、心理调整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对照组除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外,不再进行家庭干预.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再次住院次数.结果 观察组再次住院31人次,对照组再次住院46人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实施电话回访干预措施能降低患者再次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预防心力衰竭复发、延缓病程的发展、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玉娟;古丽娜·阿布都苏甫尔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笔者所在科室5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与临床护理进行跟踪观察,总结护理体会与心得.方法 (1)饮食管理;(2)注意观察用药反应;(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结果 8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愈,19%患者由于糖尿病比较重,对抗结核药敏感力下降,治疗后病情稳定,效果满意.结论 糖尿病护理和康复对患者十分必要,应根据疾病临床特点、不同的个体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及饮食计划,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促进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芝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