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芳萌;王川;康德勇;许国玺;陈勇武;黄建平
头晕不是一个病名,而是很多病的一个临床症状.头晕是一种临床的症状,在发病年龄、性别上没有显著特征,并且一般无季节差异,以反复间断性头晕、突发性头晕和持续不缓解的头晕三种形式为多见,同时有伴随症状.
作者:景江红;景江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士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工作中护士不仅要做好手术配合,更要配合好麻醉工作,其是全面评价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的一个方面,并且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
作者: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 对1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11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平均住院6 d.无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的病例.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后正确的护理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方法 分析消毒供应室具体的工作流程,并提出应注意的细节问题.结果 总结出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中的细节问题、供应室器械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中的细节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论 注重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可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率.
作者:方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Galectin-3;甲状腺微小浸润型滤泡癌;表达甲状腺微小浸润型滤泡癌(minimally 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MIFTC,简称MIC)与甲状腺腺瘤的区别在于有无包膜和脉管的浸润,故诊断困难、容易漏诊.
作者:王亦飞;崔俊生;韩继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外周血Tim家族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纳入哮喘组,哮喘诊断全部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共计47例.同时,选取性别和年龄与哮喘组匹配的健康查体儿童5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外周静脉全血,抽提总RNA,采用RT-PCR检测Tim-1 mRNA和Tim-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之间Tim-1 mRNA、Tim-3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哮喘组外周血细胞中Tim-1 mRNA相对表达值(0.104±0.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066±0.011)(P<0.01),哮喘组外周血细胞中Tim-3 mRNA相对表达值(0.250±0.042)显著高于对照组(0.109±0.014)(P<0.01).结论 哮喘患儿外周血Tim家族基因过度表达,Tim家族基因参与儿童哮喘的发生.
作者:于华凤;王广新;段春红;丁明杰;杨金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东菱迪芙(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奥扎格雷、银杏达莫、胞二磷胆碱治疗14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和东菱迪芙隔天10 BU、5 BU、5 BU治疗三次,疗程14 d,以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ND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东菱迪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优于传统抗血小板药物及改善脑代谢药物.
作者:刘宏;任剑锋;左文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疗法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外贴以加速骨质修复过程.结果 治疗组53例,治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结论 在简单的手术减压之后,配合中药的外敷和内服加速了骨质修复过程,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此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
作者:周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2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或者开腹手术取尽胆总管内结石,术中再应用输尿管硬镜,在鞘管的引导下对肝内外胆管结石进行取石和高压冲洗等操作.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结石取尽率为100%.术后无1例发生胆道大出血、胆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输尿管镜联合鞘管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不仅可以取尽肝内外胆管结石,还可以探查Ⅱ、Ⅲ级胆管和胆总管下段,较大地减少了手术盲区.此外,高压冲洗胆道,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术后结石的复发率和胆管炎的发生.
作者:张国然;罗翠松;林云;戴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 对1999年7月至200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发病急,症状重,体征明显,病情变化快,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超过72 h的并发症较多.结论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症状轻者可试行非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有术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
作者:曾传蓉;吴英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乳磨牙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颗临床诊断为牙髓炎的乳磨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颗患牙,两组均用ZOE糊剂行根管填充.结果 一次法术后成功率为92%,常规法术后成功率为88%,两者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磨牙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可靠,能大大缩短疗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姚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子宫全切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68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后的起效时间、肌松效果、阻滞程度等资料.结果 术中无疼痛,宫颈松驰,无牵拉反应64例;有轻度牵拉反应,手术尚能进行3例;术中有疼痛,宫颈紧,牵拉反应重1例.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中用药量少,疗效确切,肌松满意,牵拉反应轻,还可供长时间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等,是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汪胜梅;吴佩;王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和敏感药物.方法 运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假丝酵母菌并对培养出的菌种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128株酵母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94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6株,光滑假丝酵母菌5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株,克柔假丝酵母菌1株.假丝酵母菌对真菌敏感性高的药物只有两性霉素、氟胞嘧啶,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高.结论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常见致病菌是白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耐药情况严重,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对两性霉素、氟胞嘧啶敏感性高.
作者:张海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总结了1例低体重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管切开反复气道大量出血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循环的监护,正确的吸痰,气管切开套管的护理,严密观察出血先兆,气道出血的抢救配合等.
作者:皮静虹;陈文敏;付琼芬;皋娴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74例患者术前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术中与术后监测心电活动、血压、脉搏.结果 全部病例均安全渡过麻醉及手术期,所有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和脉搏稳定.结论 围手术期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能有效防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心律失常,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林巧;齐情义;杨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取一段自身的正常血管,吻合在升主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端之间.这样,主动脉的血液就可以通过移植血管(桥血管)顺利到达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远端,恢复缺血心肌的正常供血,达到解除心绞痛、改善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王海玲;王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盐酸吗啡片用于治疗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对2009年1至200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盐酸吗啡片的晚期癌痛患者79例,定期向患者或家属作疼痛评价咨询,作好记录.观察其止痛的疗效.结果 盐酸吗啡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79例中,镇痛有效率为93.6%(74/79),其中显著有效率为81.0%(64/79).结论 作为口服给药治疗晚期癌痛的盐酸吗啡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易于调整剂量,为治疗晚期癌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
作者:宋晓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紫黄生肌散外治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紫黄生肌散外敷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0.0%,且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紫黄生肌散外治体表慢性溃疡疗效较好.
作者:黎华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霉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 本组28例患者均行CT检查,提示病变部位.根据病变情况,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做病理检查.结果 28例均临床治愈,术后定期冲洗,在鼻内镜下换药、检查、对症处理.结论 术前CT检查,术中应用鼻内镜手术,术后病理检查是治疗霉菌球型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
作者:赵龙武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手术是一种应激源,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又可以影响手术效果.随着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因此,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各项操作技术,而且,还应针对不同文化、年龄和社会背景,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庞爱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