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目的 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6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CT示病灶呈低密度,边界不清.1例患者MRI显示双侧顶枕叶多发异常信号,在T1WI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随访CT显示所有患者病灶范围、数目逐渐变小、减少,甚至消失.结论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好发于顶枕叶脑白质,也可见于基底节、额颞叶.顶枕叶呈双侧对称性,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临床上均有血压突然升高.一般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影像学表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作者:曾晓春;杜二珠;张洪标;韩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细辛贴脐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方法 将疱疹性龈口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细辛贴于患儿脐部,对照组西瓜霜喷剂喷于患处.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辛贴脐更适合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
作者:宋楠;刘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手术是一种应激源,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又可以影响手术效果.随着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因此,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各项操作技术,而且,还应针对不同文化、年龄和社会背景,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庞爱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今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第二十二个世界无烟日.在世界无烟日到来前夕,为了检验近几年来开展禁烟工作的成效,笔者在永吉县城乡开展了一次不同人群的吸烟状况调查分析,其目的是号召各级公务员、医务工作者、教师要带头戒烟,为全县的禁烟工作树立榜样,从而达到减少危害,增强百姓健康的要求.
作者:吕英;高忠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6例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治愈12例,好转24例,死亡10例.抢救成功率78.3%.死亡病例出血量均超过20 ml,且均破入脑室.结论 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丘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量的大小、血肿的发展方向、是否破入脑室、脑干是否受累等相关.
作者:马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医用输液瓶口贴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30瓶待接液体,分别用两种方法 封存输液瓶口,将获取的两组时间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差异有无显著性,同时对实验组封存瓶口后30 min、2 h、24 h分别做细菌培养.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用输液瓶口贴能明显节约时间,实验组细菌培养符合标准.结论 在各种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安全可靠,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作者:张宝芝;吴云云;潘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紫黄生肌散外治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紫黄生肌散外敷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0.0%,且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紫黄生肌散外治体表慢性溃疡疗效较好.
作者:黎华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现代手术室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频电刀也作为一种现代的科技产品,在各种手术的操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麻醉期,而且在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问题上,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燕;张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大量脑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臧利;王付玲;高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碎吸术联合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颅内血肿穿刺碎吸,同时给药侧脑室穿刺引流、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与保守治疗患者意识状态以及肢体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组治疗.结论 颅内血肿碎吸术联合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明显好于保守治疗.
作者:杨军;董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 对1999年7月至200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发病急,症状重,体征明显,病情变化快,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超过72 h的并发症较多.结论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症状轻者可试行非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有术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
作者:曾传蓉;吴英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疗法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外贴以加速骨质修复过程.结果 治疗组53例,治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结论 在简单的手术减压之后,配合中药的外敷和内服加速了骨质修复过程,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此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
作者:周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膝后内侧小切口暴露,骨折复位,并以锚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9~12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移位.术后6个月,有3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呈弱阳性,1例轻度伸膝受限,1例轻度屈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53±2.32)分.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作者:王伟;王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阻塞性静脉疾病,治疗不当将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或造成严重并发症.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科有22例DVT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郑尧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痫患者剖宫产的优越性.方法 术前给予吸氧、降压、解痉、镇静治疗,同时给予利尿、扩容、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治疗,症状控制2 h后进手术室,常规经L2~3或L3~4直入法行腰硬联合穿刺,脊麻针穿刺到脑脊液后以0.1 ml/s速度注入麻醉药2.5~3 ml(含布比卡因10~15 mg),个别难置管可以不置硬膜外导管,麻醉平面上界至T8左右水平,术中行SpO2、HR、BP、ECG监测生命体征.结果 43例患者操作顺利,效果确切,起效较快,并发症少,肌松较好,并有效控制了血压,患者没有不适反应,腰-硬联合麻醉明显优越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或腰麻麻醉方法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行剖宫产的子痫患者,若能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处理,并加强术后镇痛镇静,是一种较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
作者:张振春;倪凤;许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头晕不是一个病名,而是很多病的一个临床症状.头晕是一种临床的症状,在发病年龄、性别上没有显著特征,并且一般无季节差异,以反复间断性头晕、突发性头晕和持续不缓解的头晕三种形式为多见,同时有伴随症状.
作者:景江红;景江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3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通过有效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杜晓敏;杨学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利普刀术与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利普刀术联合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患者56例.结果 经观察6~12个月,26例(46.4%)经一次利普刀术治疗痊愈,23例(41.1%)经二次利普刀术治疗痊愈,5例(8.9%)经3次利普刀术治愈,2例(3.6%)经4~6次利普刀术治愈.结论 利普刀术与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简便、经济、疗效确切.
作者:江广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纵观当前医务人员执业环境状况,医患关系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转型转制医院的医患关系不和谐更为严重,笔者所在医院为典型的转型转制医院,且时间短,但经过笔者所在医院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更新观念,增进医患间的理解与支持等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以化解、缓和、疏导医患矛盾,近3年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笔者所在医院医患关系越来越融洽.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所做的努力和同行分享以求共勉.
作者:代群仙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