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3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杜晓敏;杨学

关键词: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治疗, 护理
摘要: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3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通过有效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通过参与5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寻找及时观察病情,适时护理,杜绝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详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正确的洗胃、清洁全身,积极抢救并发症等方法 .结果 5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顺利康复.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及早洗胃、密切观察、适时护理是救治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建荣;付敏;刘培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配置及管理

    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配置及管理.方法 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示准(试行)>及<消毒管理办法>进行消毒室护理人员的配置,并制定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责以便于管理.结果 供应室人员要求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护士应占二分之一以上比例,并以中青年为主,消毒员需培训后方可上岗,并持有上岗证,一般80张床位设1名供应室护士.结论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合理的人员配置及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效率,为全院服务.

    作者:付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再发性腹痛关系的超声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再发性腹痛关系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反复腹痛而就诊的76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常规进行全腹检查后,重点扫查脐周及右侧腹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及数量.结果 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小儿再发性腹痛中68.42%(52/76)的病因,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生率为60.52%(46/76).结论 对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首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是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检查手段.

    作者:陈振;王艳丽;陈红岩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用PPH方法 治疗25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25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愈、好转、未愈)、复发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两组在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复发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作者:邵学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探讨改变其日常行为和控制血压的方法 .方法 对2006年11月至2008年7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126例1、2和3级高血压患者采取图文宣传、示范训练、个体化教育、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指导等干预措施.结果 健康教育3周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保持血压稳定.

    作者:段廷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阻塞性静脉疾病,治疗不当将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或造成严重并发症.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科有22例DVT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郑尧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术后低钾血症的预防

    术后低钾血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关键是及时预防.钾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细胞的代谢,心肌的收缩功能和神经、肌肉应激性的维持,以及酸碱平衡的调节,都与钾的正常代谢有关.术后出现低钾血症不但会造成误诊误治,而且可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作者:李兴荣;柴世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乳磨牙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乳磨牙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颗临床诊断为牙髓炎的乳磨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颗患牙,两组均用ZOE糊剂行根管填充.结果 一次法术后成功率为92%,常规法术后成功率为88%,两者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磨牙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可靠,能大大缩短疗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姚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工作配合的实践与探讨

    随着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士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工作中护士不仅要做好手术配合,更要配合好麻醉工作,其是全面评价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的一个方面,并且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

    作者: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整体护理与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

    科技的速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医学的不断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生殖健康的内涵已跨出医学的范畴,而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定义[1].整体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作者:杨赓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产房一线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调查与防护对策

    医院产房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中,产房一线工作人员经常面临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经调查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笔者所在医院产房接生的679例(不包括剖宫产)孕产妇中,乙肝35例,占5.15%;甲肝1例,占0.15%;梅毒2例,占0.29%;乙肝梅毒叠加1例,占0.15%;无任何传染病筛查报告单的急产36例,占5.3%.

    作者:怡珑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74例患者术前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术中与术后监测心电活动、血压、脉搏.结果 全部病例均安全渡过麻醉及手术期,所有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和脉搏稳定.结论 围手术期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能有效防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心律失常,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林巧;齐情义;杨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6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冲洗、引流,配合综合治疗.结果 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患者术后手术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简单、实用、效果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邓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上8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8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经一次性根管治疗,成功率为90%.结论 适应证选择正确,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采用一次性方法 治疗慢性牙髓炎方法 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作者:冯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口腔门诊选取87例患者,根管经过术后一次性根充治疗,通过术后疼痛功能及X线检查和诊治次数的情况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 1周后牙齿功能恢复,瘘管消失,1个月后X线片示根尖周稀疏区消失,根尖病变减少或消失,3例失败牙经再次治疗后治愈,成功率为96%.结论 用氧化锌碘仿糊剂一次性根充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复诊次数少,疗程短,疗效较为满意.同时节约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寿轶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取一段自身的正常血管,吻合在升主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端之间.这样,主动脉的血液就可以通过移植血管(桥血管)顺利到达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远端,恢复缺血心肌的正常供血,达到解除心绞痛、改善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王海玲;王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痫患者剖宫产的体会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痫患者剖宫产的优越性.方法 术前给予吸氧、降压、解痉、镇静治疗,同时给予利尿、扩容、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治疗,症状控制2 h后进手术室,常规经L2~3或L3~4直入法行腰硬联合穿刺,脊麻针穿刺到脑脊液后以0.1 ml/s速度注入麻醉药2.5~3 ml(含布比卡因10~15 mg),个别难置管可以不置硬膜外导管,麻醉平面上界至T8左右水平,术中行SpO2、HR、BP、ECG监测生命体征.结果 43例患者操作顺利,效果确切,起效较快,并发症少,肌松较好,并有效控制了血压,患者没有不适反应,腰-硬联合麻醉明显优越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或腰麻麻醉方法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行剖宫产的子痫患者,若能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处理,并加强术后镇痛镇静,是一种较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

    作者:张振春;倪凤;许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异位妊娠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检查结果 ,观察TVS诊断异位妊娠的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异位妊娠患者12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进行常规TAS检查,TAS后进行TVS检查,比较两组异位妊娠声像图表现(附件包块、胚芽、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子宫内假孕囊)及诊断阳性结果 .结果 TVS组各种声像图表现阳性率均高于TAS组,TVS组诊断阳性率95.8%(115/120)高于TAS组的70.0%(84/120)(P<0.05).结论 TVS分辨力高,图像清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予以大力推广,但腹部B超仍然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路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对比HER-2及性激素受体在乳腺癌原发灶及配对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

    目的 研究ER、PR、HER-2受体表达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42例复发转移乳腺癌病例中ER、PR、HER-2受体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ER和HER-2受体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表达的不一致率分别为28.6%(P<0.05)和38.1%(0.005关键词:乳腺癌性激素受体HER-2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傅芳萌;王川;康德勇;许国玺;陈勇武;黄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为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表现.12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42.85%),大肠埃希菌7例,克雷伯杆菌2例,肠球菌3例.结论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大多数典型,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抗感染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作者:蔡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