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对比观察

邵学芹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手术, 疗效
摘要:目的 比较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用PPH方法 治疗25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25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愈、好转、未愈)、复发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两组在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复发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取一段自身的正常血管,吻合在升主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端之间.这样,主动脉的血液就可以通过移植血管(桥血管)顺利到达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远端,恢复缺血心肌的正常供血,达到解除心绞痛、改善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王海玲;王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妊高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妊高征孕妇,正常孕妇与正常妇女之间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分别测定IgA、IgG、IgM含量,组间显著性比较用t检验.结果 妊高征孕妇组IgA、IgG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正常孕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IgM下降更明显,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因此,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对于妊高征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喻终利;贺素明;张利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探讨改变其日常行为和控制血压的方法 .方法 对2006年11月至2008年7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126例1、2和3级高血压患者采取图文宣传、示范训练、个体化教育、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指导等干预措施.结果 健康教育3周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保持血压稳定.

    作者:段廷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甘肃省2003~2005年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效价锥形抽样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质量(效价)变化情况.方法 按省、市、县、乡四级逐级抽样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脊灰减毒活疫苗,用脊灰效价微量细胞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 2003~2005年OPV检测除2004年古浪县疾控中心外,其余均达到≥3.50 Log CCID50/ml人群免疫有效标准.结论 脊灰疫苗效价检测是有效免疫的重要保证.

    作者:任为;史婧;何国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新生儿左侧大量胸腔积液1例临床分析

    1 病例介绍患儿,男,出生4 d,胎龄38周,剖宫产于当地医院,Apgar评分不详,生后出现面色青紫,吮乳及反应差,一直未有好转,后转笔者所在医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T 37.2 ℃,P 150次/min,R 60次/min ,SpO2 74%,体重3.7 kg,头围34 cm.

    作者:朱科研;范玉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颅内血肿碎吸术联合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碎吸术联合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颅内血肿穿刺碎吸,同时给药侧脑室穿刺引流、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与保守治疗患者意识状态以及肢体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组治疗.结论 颅内血肿碎吸术联合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明显好于保守治疗.

    作者:杨军;董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药配合洁牙术治疗牙周病性口臭65例临床观察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面颅部空腔如鼻、鼻窦和咽所散发出的令人不爽的气味,其发病原因较多,但临床主要以牙周病引起者较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记载,约有10%~65%的人受到口臭的困扰[1].据美国牙科学会的调查显示[2],约90%的牙科医师遇到过因口臭而就诊的患者,近50%的牙科医师每周接诊6名以上口臭患者.

    作者:梁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整体护理与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

    科技的速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医学的不断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生殖健康的内涵已跨出医学的范畴,而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定义[1].整体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作者:杨赓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阻塞性静脉疾病,治疗不当将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或造成严重并发症.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科有22例DVT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郑尧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鼻内镜下治疗霉菌球型鼻窦炎的几点体会

    目的 分析霉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 本组28例患者均行CT检查,提示病变部位.根据病变情况,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做病理检查.结果 28例均临床治愈,术后定期冲洗,在鼻内镜下换药、检查、对症处理.结论 术前CT检查,术中应用鼻内镜手术,术后病理检查是治疗霉菌球型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

    作者:赵龙武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直接、有效的手段,但对许多受检者来说,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个别患者甚至由于紧张、耐受力差等原因而中断检查,而部分患者也因听闻或曾经感受的痛苦而拒绝检查或复查,以致延误了病情.

    作者:苏美玲;卢颖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利普刀术与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

    目的 观察利普刀术与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利普刀术联合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患者56例.结果 经观察6~12个月,26例(46.4%)经一次利普刀术治疗痊愈,23例(41.1%)经二次利普刀术治疗痊愈,5例(8.9%)经3次利普刀术治愈,2例(3.6%)经4~6次利普刀术治愈.结论 利普刀术与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简便、经济、疗效确切.

    作者:江广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膝后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骨折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膝后内侧小切口暴露,骨折复位,并以锚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9~12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移位.术后6个月,有3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呈弱阳性,1例轻度伸膝受限,1例轻度屈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53±2.32)分.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作者:王伟;王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异位妊娠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检查结果 ,观察TVS诊断异位妊娠的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异位妊娠患者12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进行常规TAS检查,TAS后进行TVS检查,比较两组异位妊娠声像图表现(附件包块、胚芽、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子宫内假孕囊)及诊断阳性结果 .结果 TVS组各种声像图表现阳性率均高于TAS组,TVS组诊断阳性率95.8%(115/120)高于TAS组的70.0%(84/120)(P<0.05).结论 TVS分辨力高,图像清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予以大力推广,但腹部B超仍然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路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酮替芬加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仅用酮替芬治疗,疗程均为2~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且安全方便、顺应性和耐受性好.

    作者:刘锋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与专业护士培训的意义

    系统化整体护理专业人员的培训、模式病房的建设、新护理模式的实施逐步展开.模式病房实施和运行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和护理工作者观念更新不快,管理经验不足,护理知识面狭窄,加之护理人员缺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建设为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终目标不仅仅是建立模式病房,更重要的是普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病房.系统化整体护理个体化病房的建设是今后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

    作者:管霞;徐正梅;范群铭;徐晓璐;管剑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5年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远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 分析5年前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11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62个椎体行成形术后5年的疗效,通过VAS评分、骨密度检查来评价,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5年的随访,患者腰痛症状术后5年内均较术前明显改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术后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骨密度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骨密度在术后前3年改善明显,随后两年进展缓慢,统计学上术后骨密度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相关并发症中骨水泥渗漏较多,渗漏率达45.7%,有骨水泥肺栓塞、术后邻近椎体发生压缩骨折、穿刺节段错误等并发症发生,但总体上不严重.结论 椎体成形术虽有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率,但作为一种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它的中期疗效仍然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冯永洪;卢国樑;庄沙斌;李真;邓方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135例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的治疗、护理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经验,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35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并严格进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结果 100例患儿临床治愈,35例重症患儿转上级指定医院治疗.结论 掌握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避免交叉感染,控制疫情扩散.

    作者:王翠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

    目的 探讨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35例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负压引流、加压包扎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访1年以上.结果 症状有所改善或疼痛消失在4~6周,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有效.结论 膝关节滑膜炎应加强认识,滑膜切除术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早期诊治患者效果更佳.

    作者:番子加;刘富光;赵加联;姜兴道;王占福;李家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洗胃导致胃穿孔1例临床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6岁,汉族,已婚,农民.主因口服灭鼠剂后反复抽搐30 min急诊入院.查体:神志不清,抽搐状态,两眼凝视,四肢阵发性抽动.两肺呼吸音粗,心律整齐,腹软,四肢肌张力增高,巴宾斯基征阴性.

    作者:赵明世;赵沙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