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玲;卢颖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膝后内侧小切口暴露,骨折复位,并以锚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9~12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移位.术后6个月,有3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呈弱阳性,1例轻度伸膝受限,1例轻度屈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53±2.32)分.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作者:王伟;王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供应室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供应室护士不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者,要求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思维能力,现就笔者所在医院供应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模式探讨如下.
作者:丛玲滋;刘霞;刘遂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酮替芬加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仅用酮替芬治疗,疗程均为2~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且安全方便、顺应性和耐受性好.
作者:刘锋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辅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83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美多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硫酸镁静滴.疗程为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后行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评分,并且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UPDR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口服美多巴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静滴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彭佳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现代手术室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频电刀也作为一种现代的科技产品,在各种手术的操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麻醉期,而且在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问题上,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燕;张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转院的佳时机.方法 统计88例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时的院前处理.结果 在衰竭发生早期转上级医院患者的存活率为84.85%,未转院患者的存活率为7.27%.结论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在衰竭失代偿期前转院是转院的佳时机.
作者:李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高征孕妇,正常孕妇与正常妇女之间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分别测定IgA、IgG、IgM含量,组间显著性比较用t检验.结果 妊高征孕妇组IgA、IgG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正常孕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IgM下降更明显,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因此,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对于妊高征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喻终利;贺素明;张利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 对1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11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平均住院6 d.无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的病例.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后正确的护理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方法 分析消毒供应室具体的工作流程,并提出应注意的细节问题.结果 总结出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中的细节问题、供应室器械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中的细节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论 注重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可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率.
作者:方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74例患者术前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术中与术后监测心电活动、血压、脉搏.结果 全部病例均安全渡过麻醉及手术期,所有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和脉搏稳定.结论 围手术期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能有效防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心律失常,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林巧;齐情义;杨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硅油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管消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2008年到笔者所在科就诊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228例230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根管预备后,试验组在根管内封入硅油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照组在根管内封入甲醛甲酚(FC).1周后复诊,观察封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并完成根管充填.结果 试验组根管封药后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封药后急症的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P<0.01).结论 硅油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根管消毒,临床疗效肯定,且与FC相比能有效减少封药期间急症的发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根管消毒用药.
作者:屈博;郭大红;冯晓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ER、PR、HER-2受体表达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42例复发转移乳腺癌病例中ER、PR、HER-2受体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ER和HER-2受体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表达的不一致率分别为28.6%(P<0.05)和38.1%(0.005关键词:乳腺癌性激素受体HER-2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傅芳萌;王川;康德勇;许国玺;陈勇武;黄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HO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通常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造成动态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主要特征,导致部分患者进展性心力衰竭和猝死.
作者:王亮;王晖;张寄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愈创宁液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制愈创宁液伤口换药,对照组38例采用0.5%甲硝唑注射液伤口换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4.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伤口疼痛、肛缘水肿、创面渗液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愈疮宁液用于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医疗设备不仅是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的必备条件,而且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物资基础和先决条件[1].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对于医疗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此,医疗设备配置是否合理、管理是否科学成为关系到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
作者:刘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纵观当前医务人员执业环境状况,医患关系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转型转制医院的医患关系不和谐更为严重,笔者所在医院为典型的转型转制医院,且时间短,但经过笔者所在医院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更新观念,增进医患间的理解与支持等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以化解、缓和、疏导医患矛盾,近3年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笔者所在医院医患关系越来越融洽.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所做的努力和同行分享以求共勉.
作者:代群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紫黄生肌散外治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紫黄生肌散外敷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0.0%,且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紫黄生肌散外治体表慢性溃疡疗效较好.
作者:黎华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用PPH方法 治疗25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25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愈、好转、未愈)、复发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两组在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复发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作者:邵学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乳腺数字化钼靶作为乳腺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中具有其他检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1],但仍有误诊和漏诊的发生.现将16例数字化钼靶误诊和漏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王凤;黄爱苓;杨华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招募是一个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笔者所在血站于2006年初结束了有偿机采血小板的历史,实现了全部自愿无偿采集.
作者:林宏;刁爱仁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