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乳腺数字化钼靶作为乳腺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中具有其他检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1],但仍有误诊和漏诊的发生.现将16例数字化钼靶误诊和漏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王凤;黄爱苓;杨华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专业人员的培训、模式病房的建设、新护理模式的实施逐步展开.模式病房实施和运行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和护理工作者观念更新不快,管理经验不足,护理知识面狭窄,加之护理人员缺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建设为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终目标不仅仅是建立模式病房,更重要的是普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病房.系统化整体护理个体化病房的建设是今后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
作者:管霞;徐正梅;范群铭;徐晓璐;管剑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炎治疗,治疗组另给予罗红霉素口服治疗,150 mg/次,2次/d.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与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结论 罗红霉素可用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辅助治疗,能降低住院的时间和费用.
作者:刘家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6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CT示病灶呈低密度,边界不清.1例患者MRI显示双侧顶枕叶多发异常信号,在T1WI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随访CT显示所有患者病灶范围、数目逐渐变小、减少,甚至消失.结论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好发于顶枕叶脑白质,也可见于基底节、额颞叶.顶枕叶呈双侧对称性,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临床上均有血压突然升高.一般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影像学表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作者:曾晓春;杜二珠;张洪标;韩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35.3%,有效率为58.8%,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显效率为23.5%,有效率为47.1%,治疗总有效率为70.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独特优势,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义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颈性眩晕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100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患者效果满意,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丁雅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细辛贴脐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方法 将疱疹性龈口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细辛贴于患儿脐部,对照组西瓜霜喷剂喷于患处.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辛贴脐更适合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
作者:宋楠;刘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疗法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外贴以加速骨质修复过程.结果 治疗组53例,治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结论 在简单的手术减压之后,配合中药的外敷和内服加速了骨质修复过程,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此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
作者:周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4岁,因体检发现左肾肿块,于2006年11月来笔者所在科治疗.病程中无腰痛,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明显消瘦.查体:神志清,精神好,无贫血貌,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双肾区无饱满及隆起,无扣击痛,双侧输尿管行径区无压痛,膀胱区不胀.
作者:陈育标;郑长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采用单纯氟康唑治疗,B组60例采用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疗效好优A组,且复发率较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徐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ER、PR、HER-2受体表达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42例复发转移乳腺癌病例中ER、PR、HER-2受体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ER和HER-2受体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表达的不一致率分别为28.6%(P<0.05)和38.1%(0.005关键词:乳腺癌性激素受体HER-2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傅芳萌;王川;康德勇;许国玺;陈勇武;黄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继发孔房间隔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的处理.方法 共手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67例,其中男24例,女43例,年龄1.5~64岁;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32例.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采用直接缝合、心包或涤纶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合并畸形均同期手术矫治.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随访1~15个月,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式、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对有肺动脉高压增加手术危险者加强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高毅;王大成;李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紫黄生肌散外治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紫黄生肌散外敷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0.0%,且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紫黄生肌散外治体表慢性溃疡疗效较好.
作者:黎华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医用输液瓶口贴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30瓶待接液体,分别用两种方法 封存输液瓶口,将获取的两组时间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差异有无显著性,同时对实验组封存瓶口后30 min、2 h、24 h分别做细菌培养.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用输液瓶口贴能明显节约时间,实验组细菌培养符合标准.结论 在各种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安全可靠,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作者:张宝芝;吴云云;潘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1岁.摔伤致右肩部肿痛、活动受限2 h.患者2 h前在奔跑时不慎摔倒,右肩部外侧着地.患者即感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右肩外侧有皮肤擦伤,少许渗血,局部逐渐肿胀,急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就诊,经查体拍X线片拟右锁骨外端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
作者:梁志勇;滕加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子宫全切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68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后的起效时间、肌松效果、阻滞程度等资料.结果 术中无疼痛,宫颈松驰,无牵拉反应64例;有轻度牵拉反应,手术尚能进行3例;术中有疼痛,宫颈紧,牵拉反应重1例.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中用药量少,疗效确切,肌松满意,牵拉反应轻,还可供长时间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等,是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汪胜梅;吴佩;王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42例只用青霉素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内服,其余两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5.2%,对照组有效率为71.4%,经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延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第8位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化学致癌物及环境因素等所造成的慢性肝脏损害均可诱发原发性肝癌,其恶性度高,容易复发及转移,预后差,而且早期诊断较困难,易延误佳治疗时期.原发性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监测肿瘤进展、疗效判定、复发和存活率的判定十分重要.因此,寻找有效的原发性肝癌生物标志物是医学工作者多年以来的努力方向,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除了甲胎蛋白外,近年来a-L-岩藻糖苷酶、γ- 谷氨酰转肽酶、铁蛋白、血清胆碱酯酶等肿瘤标志物,由于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可能不久以后会成为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重要依据.现将其作一综述.
作者:雷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为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提供经验与依据.方法 选取2001年3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3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胸穿抽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治疗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有优势,两组比较(P<0.05),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治疗中,细致的观察及借助相应辅助检查对于诊断有较高意义,而在治疗中,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效果优势较为明显,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刘永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吉妮宫内节育器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102例与同期放置T型宫内节育器38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12个月带器妊娠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UD下移、脱落、出血、疼痛、累计终止率和续用率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吉妮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好,脱落率低,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吉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