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贵珍;罗秀红;李晓琼;杜艳梅;李晓东
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比较手术病理确诊的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显像,分析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前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89%,单纯性阑尾炎比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低.结论 超声检查可较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且能根据影像图特征分型,给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宋丁;刘莹;叶楠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常规抗病毒、维生素C、果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参麦注射液,体重<30 kg给10 ml,体重>30 kg给20 ml,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0~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及CKMB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彩霞;张国兰;宋业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骨折的早期由于疼痛刺激、出血、内脏损伤等原因,应进行积极地中西医临床抢救.一旦经妥善处理,全身症状基本改善,骨折局部经过整复、固定或手术治疗后,就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此时的康复护理措施是让患者尽快恢复的关键之一.
作者:彭江兵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葛根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与对照组丹参注射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纯中药制剂,副作用少,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使用.
作者:张征;李晓军;赵秀玲 刊期: 2010年第16期
探讨不同年龄组慢性HBV感染者HBeAg定量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别测定1039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eAg定量和HBV DNA载量.按≤20、21~40、41~60、≥61岁分成四个年龄组,对结果进行年龄组间比较.结果 表明,随着年龄的升高,HBeAg阳性率逐渐降低,HBV DNA阳性率变化不明显.≤20年龄组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龄组(P<0.01),而其他三个年龄组间HBV DNA载量无显著差异(P>0.05).HBeAg定量与HBV DNA载量(对数)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由此可见,不同年龄组HBeAg定量与HBV DNA载量(对数)相关性不同,两者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
作者:黄富登;雷树勇;陈海云 刊期: 2010年第1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70岁,65 kg,右侧股骨颈骨折7 d,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患者一般状态中等,神清合作,有高血压病史,血、尿常规化验值均在正常范围,ECG电轴左偏,ST段低下,非正常心电图,术前血压160/100 mm Hg,HR 78次/min,呼吸16次/min.
作者:王宇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讨论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及观察.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昏迷时间、后遗症及死亡情况.结果 治疗组平均昏迷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后遗症及死亡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能够加快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苏醒,缩短昏迷时间,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金娥;黄训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肝脏炎性假瘤(IPL)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16个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IPL病灶的声像学资料.结果 IPL的声像图表现大部分是实质性低回声不均质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病灶直径均为<50 mm,内部多无血流信号(11/16),少数可见低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3/16)和静脉型血流频谱(2/16),肝脏本身均无硬化表现.结论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可反映IPL的血供特点及一些病理特征,对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雄;周素娥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和探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完善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选择住院的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的护理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Barthel指数、患者满意程度及医疗费用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
作者:文爱玲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发现糖尿病病程中血清胰岛素量的改变.方法 将150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中的血糖与同步进行的胰岛素分泌实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病程是从胰岛素过多开始的,是以胰岛素作用进行性降低,B细胞功能不断恶化以及胰岛素减少为特点.结论 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都威胁着人类健康,患者了解自己的病程,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治疗.
作者:史丽君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粉针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粉针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25.6%,总有效率94.4%;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1.7%,总有效率6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栓通粉针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吴刚 刊期: 2010年第16期
1 病例介绍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61岁,因大便带血1周于2009年11月3日入院.肛诊示距肛门6~7 cm触及一息肉样肿物.乙状结肠镜下取病理,回报直肠腺癌.患者身高148 cm,体重53 kg,HR 72次/min,BP 110/70 mm Hg.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6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血气分析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急救医疗中尤其重要.由于影响血气分析因素较多,特别是标本采集时误差和质控的不严密,往往会直接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作者:何亦龙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外支架固定术后的护理方法与要求.方法 对2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外支架固定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整理并分析其工作方法及相关特殊要求.结果 患儿经过治疗与相应护理,痛苦与并发症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结论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外支架固定术后护理应结合小儿护理与外固定术后护理特点进行.
作者:段莉香;易红;肖江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下应用间接喉钳摘除较大声带息肉的方法.方法 对32例较大声带息肉患者,经鼻腔、咽喉黏膜表面麻醉后,在电子喉镜下应用间接喉钳摘除声带息肉.结果 32例中,31例一次摘除息肉,1例经第二次手术摘除.结论 电子喉镜下应用间接喉钳摘除较大声带息肉,手术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节约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贵昌;张百莉;曾秋英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物复方糊剂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预防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7例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A组56例,试验B组57例,对照组54例.试验A组采用中西药物复方糊剂加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牙槽;试验B组采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对照组常规拔牙后牙槽窝内不做药物填塞.按临床疗效和干槽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试验A组干槽症发生率8.92%,试验B组干槽症发生率22.81%,对照组干槽症发生率24.07%,试验A组与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药物复方糊剂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疗效满意.
作者:王佩;陈德福;池宇峰;刘月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经胃镜确诊为RE的患者口服吗丁啉片10 mg,3次/d.连续治疗8周.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55例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3%.结论 吗丁啉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并对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其中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彻底治愈73例(84.8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自发性气胸有一项治愈,或两项症状均有所缓解的好转出院11例(12.79%);因基础疾病严重、呼吸道严重感染,同时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积极抢救仍治疗无效死亡2例(2.33%).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易造成延迟诊断和漏诊,临床应警惕气胸发生的可能,一经确诊,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沈悦 刊期: 2010年第16期
克林霉素为第三代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笔者所在科发生1例静滴克林霉素而出现酱油色血红蛋白尿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丽;刘光月;尹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65例住院高血压脑病患者应用硝酸甘油降压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应用硝酸甘油治疗30 min后,所有患者血压均开始下降,65例患者显效19例,有效43例,无效3例.结论 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脑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贵珍;罗秀红;李晓琼;杜艳梅;李晓东 刊期: 201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