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会霞;管建;江卫萍
一些医疗单位普遍重视经济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无形中制约和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 从而影响了单位医疗改革等工作的健康开展.作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来讲,必须深刻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抓住问题的核心,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人们易于接受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朱建林 刊期: 2010年第16期
关系的改变,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了压力感,护士应及时热情接待每一位新入院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病区环境,了解新环境中那些需要特殊注意的地方,讲解各种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主治医生和护士.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疾病.病理特点是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和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肝组织正常结构严重破坏引起肝功能衰退及门脉高压为主的一系列症状.
作者:祁永华;丁立晶;杨秀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采用集体授课式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和高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社区实施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使其积极采取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齐瑞玲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健康教育的特点、规律及应注意的方面.方法 总结笔者所正在医院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护理实施中的经验,介绍各个环节健康教育的做法.结果 使护理观察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强化术前的健康教育,是确保患者顺利手术和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
作者:马彩红;王秋红;蒋艳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我国在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宫内节育器成了广大育龄妇女受青睐的避孕工具,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随着国家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推进,宫内节育器的使用仍处于主要地位.放置宫内节育器虽然可以收到避孕效果,但并非能够一劳永逸.2009年笔者所在乡镇宫内节育器使用率占全镇育龄妇女采用避孕措施的61.07%.为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针对笔者所在镇育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情况,粗浅的谈一下宫内节育器的使用年限和不良反应.
作者:蒋珊珊;陈春燕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真菌性外阴阴道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复发性真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检测支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真菌与支原体在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的发病中极可能存在着协同关系,提示有必要在诊治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时应尽量做真菌的培养及药敏,同时检测支原体,便于指导治疗.结果 73例复发性真菌性外阴阴道炎检查支原体感染,一并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复发性真菌性外阴阴道炎检查支原体感染,提示有必要在诊治RMC时应尽量做真菌的培养及药敏,同时检测支原体,便于指导治疗,治疗中能更准确,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柳书勤;史莉;王培智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晚期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求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减少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确诊的晚期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例资料.结果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晚期肝病腹水患者的常见合并症,病死率达20.8%,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大多症状轻微,有的患者并无腹部体征.结论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确立诊断有赖于腹穿腹水常规检查、腹水培养、外周血检查等,并应结合病史、体征、个体情况综合分析.
作者:曹莉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由于隐源性脑脓肿现在临床较少见,故较易造成误诊,现在将笔者所在科室近期误诊的1例分析如下.
作者:焦绪章;张美玉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与探讨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4月~2010年4月的面神经炎患者55例,运用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5 d的治疗,55例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73%.结论 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发现糖尿病病程中血清胰岛素量的改变.方法 将150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中的血糖与同步进行的胰岛素分泌实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病程是从胰岛素过多开始的,是以胰岛素作用进行性降低,B细胞功能不断恶化以及胰岛素减少为特点.结论 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都威胁着人类健康,患者了解自己的病程,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治疗.
作者:史丽君 刊期: 2010年第16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血气分析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急救医疗中尤其重要.由于影响血气分析因素较多,特别是标本采集时误差和质控的不严密,往往会直接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作者:何亦龙 刊期: 2010年第16期
脑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常见原因[1],大约75%的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患者是脑动脉瘤破裂引发的,90%以上的人,在发病前无任何不适,是人体内隐藏的定时炸弹,脑动脉瘤的形成有先天或后天因素.
作者:王永霞;白洁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对原发性肝癌(PHC)与肝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4例原发性肝癌、48例肝良性肿瘤和52例健康对照者,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AFP和FER浓度;用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测定血清AFU和GGT.结果 PHC组血清AFP、AFU、GGT和FER水平与肝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FP、AFU、GGT和FER联合检测PHC敏感度和特异性增高,检测阳性率达94.4%与四项单独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AFP、AFU、GGT、FER联合检测能提高PHC的诊断阳性率,在临床应用中可以采用联合检测作为PHC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陈晓香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肝脏炎性假瘤(IPL)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16个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IPL病灶的声像学资料.结果 IPL的声像图表现大部分是实质性低回声不均质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病灶直径均为<50 mm,内部多无血流信号(11/16),少数可见低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3/16)和静脉型血流频谱(2/16),肝脏本身均无硬化表现.结论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可反映IPL的血供特点及一些病理特征,对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雄;周素娥 刊期: 2010年第16期
1 病例介绍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61岁,因大便带血1周于2009年11月3日入院.肛诊示距肛门6~7 cm触及一息肉样肿物.乙状结肠镜下取病理,回报直肠腺癌.患者身高148 cm,体重53 kg,HR 72次/min,BP 110/70 mm Hg.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综合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例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性干预及个案干预,干预期1年,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病情控制、就业、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的病情改善率上升;患者的就业率提高;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的水平.结论 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精神障碍患者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
作者:王伟 刊期: 2010年第16期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它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硬化或痉挛导致管腔狭窄,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的以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对冠心病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姚冬菊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葛根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与对照组丹参注射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纯中药制剂,副作用少,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使用.
作者:张征;李晓军;赵秀玲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常规抗病毒、维生素C、果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参麦注射液,体重<30 kg给10 ml,体重>30 kg给20 ml,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0~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及CKMB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彩霞;张国兰;宋业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电切术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95例前列腺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佳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95例患者术后1~12个月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由术前(25.6±5.4)分下降至(6.4±3.1)分;生活质量评分(QOL) 由术前(5.1±0.5)分下降至(1.6±0.5)分;大尿流率(Qmax) 由术前(6.7±2.5)ml/s上升至(23±2.8)ml/s;残余尿(RUV) 由术前(155±47)ml下降至(23±15)ml.经方差分析,患者各项指标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芙蓉 刊期: 201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