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林
目的 探讨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采用锁骨下深静脉导管装置,引流胸水至胸水引流量减少后给予B超或X线检查确定,用香菇多糖4 ml(2 mg)加生理盐水40 ml胸腔注入,夹管,每日引流量少于50 ml后拔管.结果 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结论 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简单、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思新;申佃京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孕32周前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孕32周前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30例,轻度子痫前期30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以孕32周以后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0例作为相应的对照组.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分别有66.7%、76.7%发展成重度子痫前期,三组严重并发症:子痫、心衰、肾功能衰竭、DIC、HELLP综合征、眼底出血、胎盘早剥的总发生率分别是13.3%、40%、60%,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0.05);胸腹水、低蛋白血症、24 h尿蛋白定量>5 g、血小板减少、血黏度增高的发生率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0.05).胎儿生长受限CFGR的发生率分别是13.3%、43.3%、56.7%,FGR总发生率为37.8%,与对照组比较,FGR的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围产儿死亡率分别是20%、53.3%、86.7%,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0.01).结论 发生在孕32周以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儿结局不良,早期诊断和治疗,开展预测和预防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刘清华;伊丽努尔·伊力亚斯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抗β2GP1抗体血清水平,探讨抗磷脂抗体与缺血性中风的相关性,揭示抗β2GP1抗体的检测在临床上应用的意义.方法 检测了51例缺血性中风及40例无血栓疾患的对照组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1抗体.结果 抗β2GP1在抗体在缺血性中风组及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抗β2GP1抗体可能为引起患者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之一.
作者:杨光照;汪宇;朱天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选取7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80 mg/d,如4周无效加至160 mg/d,至8周.每2周随访血压心率,观察服药前后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经8周治疗后,缬沙坦降压总有效率达93%,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及E/A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整个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缬沙坦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同时能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夏维海;王爱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金因肽及意可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门诊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0例(男47例,女73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60例,a组用金因肽治疗,b组用意可贴治疗,3 d为一个疗程,将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情况及溃疡的愈合天数进行对比.结果 金因肽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在疼痛缓解方面及愈合天数上均明显优于意可贴(P<0.01).结论 金因肽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一种很好制剂.
作者:秦春梅;杨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应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征象.方法 CT增强扫描25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评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胶囊样环,胰周线征,胰腺钙化,胰腺假囊肿,胆管壁增强,肾脏损害,胰管扩张与突然截断出现频率,确定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中诊断价值.结果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增强后胰腺呈弥漫性低密度17例(68%),胰腺局限性肿块且增强后呈低密度10例(40%),胶囊样环16例(64%),胰周线征15例(60%),胰周血管受累11例(44%),胰腺病灶钙化8例(32%),胰腺假囊肿3例(12%),胰管扩张5例(20%),胰管截断4例(16%),胆管扩张14例(56%),胆管壁增强19例(76%),腹膜后纤维化4例(16%),肾脏损害12例(48%).结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增强呈现弥漫性肿大且呈低密度,胶囊样环,胆管壁增强,肾脏损害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重要CT征象.
作者:范中华;陈双园;杜蕾;刘振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梗死面积、神经损害的关系,从临床方面探讨两者在脑梗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70例脑梗死患者第3天和病后14 d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进行不同时程和同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进行相关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70例脑梗死患者第3天时血清MMP-9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 水平CTV≥10 cm3,与CTV<10 cm3比较P<0.05.不同程度神经功能受损患者血清MMP-9水平CSS>30与CSS≤30之间比较P<0.05.结论 MMP-9参与脑梗死的病理过程,脑梗死急性期血浆MMP-9水平可作为判断梗死面积大小、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吴跃华;张茂林;周立社;杨巧莲;刘俊平;张红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复感宁方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55例复感儿随机分为两组,复感宁组30例和转移因子对照组25例,均治疗3个月.结果 复感宁组显效19例(60.3%),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复感宁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疗效.
作者:林莉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多以抗生素、退热剂治疗,不仅收效不佳,且浪费抗生素,也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根据多年医疗工作经验,笔者所在服务站试用中药复方板蓝根糖浆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一定疗效,较同期间应用西药组疗效为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冬雪;马树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长期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单纯静脉溶栓、静脉溶栓+延迟PCI以及未再灌注治疗患者,了解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对AMI治疗的几种方法作出评价,更好地指导基层医院治疗.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37例,分为再灌注治疗组108例(包括急诊PCI组29例,静脉溶栓组43例,静脉溶栓+延迟PCI组36例)和未再灌注治疗组29例,连续观察3个月至3年,对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再灌注治疗组远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组(P<0.05);LVEF≥50%者高于未再灌注组(P<0.05);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其中以急诊PCI组与3 h内溶栓远期效果佳.结论 AMI后行再灌注治疗与未行再灌注治疗远期疗效有显著差别.其中3 h内溶栓与急诊PCI组,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PCI与3 h内溶栓及急诊PCI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金建华;佘德宇;陈福生;王景峰;聂如琼;毛建华;戴江平;潘勇;罗明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初诊为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情况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明确诊断后根据白细胞减少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42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以白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甲亢临床常见,在进行系统检查的同时应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测定,以免误诊.
作者:孟君霞;栾春来;夏玉彬;李新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在社区健康教育中,预防传染病知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其教育的必要性亦越发受到重视,为更好的达到教育和引导的目标,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讲授中应该应用各种方法在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实用性、长期性上下工夫.
作者:陈兴;王丰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顺铂与IL-2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3 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胸液,并给予胸腔内注药,治疗组(n=12例)胸腔灌注IL-2联合顺铂;对照组(n=11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IL-2每次注入100 万U,顺铂每次注入40~60 mg,每5~7 d注射1次,连续注射2、3周,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5%,明显优于单用对照组45.45%(P<0.05).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顺铂与IL-2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有利于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
作者:尹红;陈凯;吴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笔者接待笔者所在医院1名Rh稀有血型的患者,自诉有两次不明原因的流产史,否认有输血史及生育史,此为第3次怀孕,疑为血型不合,前来咨询,同时告知其兄妹3人均有献血史,且为Rh阴性稀有血型,遂委托市中心血站对该家庭的三代共10人进行了家系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富;魏淑芳;高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使急诊科护士具备娴熟的抢救技能,提高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以急诊科22名护士为对象,对8项常见抢救技能掌握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急诊护士抢救操作技能及心理应对能力有待提高,及时制订了定期培训计划,对培训前后护士技术操作进行了考核.结果 经过1个月的培训, 急诊护士的常见抢救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及急救意识都比培训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定期对急诊护士进行抢救技能的培训,能使护士具备较好的应对能力,为抢救急救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机会.
作者:郭祥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几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PT),转铁蛋白(Tf)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2 mg/L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 心绞痛组(n=74)CRP,HPT显著高于对照组(n=80,P<0.01),T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组(n=34)CRP,HPT极显著高于对照组(n=80,P<0.001),Tf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不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CRP,HPT均升高,而Tf则降低.
作者:曹艳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不孕不育患者150例,妇科门诊术前检查患者150例,分为不孕症患者组和门诊患者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和细菌培养法对两组患者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进行检测.发现有UU、CT感染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复查结果证实感染治愈后,行输卵管造影.结果 (1)两组UU和CT感染率相比,不孕症患者组高于门诊患者组,有显著差异(P<0.01);(2)不孕症患者组未感染者和感染者输卵管阻塞发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说明UU和CT感染与输卵管阻塞呈正相关.
作者:张秋香;余静宜;万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鼻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以及在手术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同期修复的疗效.方法 分析近6年128例鼻面部恶性肿瘤,其中基底细胞癌88例,鳞状细胞癌38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术中彻底切除肿瘤,以切缘安全界定为肿块外缘5 mm宽;同时 128例选择了不同的修复方法(直接缝合 18例,邻近皮瓣78例,耳后复合瓣 5例和植皮23例).结果 93例患者目前无复发征象,失访25例,死亡10例(死于老龄和心血管疾病);124例同期修复的患者中5例对外鼻形态不满意.结论 在彻底切除恶性肿瘤时应重视安全界的概念,并尽可能应用各种方法进行I期修复.
作者:杜北红;钟奇珉;李玉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0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开展健康和功能锻炼,了解其病情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及呼吸道堵塞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痊愈67例,好转35例,死亡4例.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瑛;刘庆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数字化建设是各类医院降低成本、规范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新时期医院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加快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入手,在深刻剖析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张奕;朱剑 刊期: 2009年第20期